人民网
人民网>>青海频道>>州县动态>>西宁

2021城东区大盘点——在勇毅笃行中创造“东区首个”

2021年12月31日10:16 | 来源:人民网-青海频道
小字号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从2021年到2022年,时间再次刻印下我们前行的坐标。过去这一年,在西宁市城东区委区政府的带领下,全区各族人民一起奋斗,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

青海省首个“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

10月15日,城东区“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揭牌运行。中心遵循治理理念现代化,治理体系现代化,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要求,按照“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调解,结果及时反馈”模式设立信访接待、矛盾纠纷调处、公共法律服务、心理咨询疏导等功能区,以“区级统筹主导、中心赋能提效、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思路,通过全区域覆盖、全天候运行、全功能集成、全链条解决,实现“多中心”变“一中心”,为辖区群众提供“一揽子”社会治理服务,让群众少跑路,切实解决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成效。

青海省首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展馆

城东区围绕“一品两融”发展战略,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各部门各行业各领域,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围绕历史沿革、和合共生、美美与共、同心向党、同心共筑五大主题,打造“西宁市城东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展馆”,通过政策理论及法律法规展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频展播和实物展陈等形式,教育引导全区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理念,切实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根基。

青海省首个营商环境监督系统“第一网”

城东区深刻把握信息时代“数字赋能”的重要意义,深入商户和企业进行实地问卷调查,零距离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及对政府的诉求,通过“营商环境监督”系统,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政府效能、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职能。各职能单位通过PC端和手机端上报行政审批、服务流程、管理服务事项、管理制度等四项责任清单,以在线化、数据化的方式来提供“店小二”一站式企业服务,帮助企业解决矛盾困难,实现政务服务的精细化、准确化、便捷化。

青海省首个“云上办”联盟单位

2月8日,城东区政务服务监督管理局参加昆明市政务服务管理局牵头组建“云上办” 联盟签约仪式,云南省、甘肃省、陕西省、湖北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广东省、山东省、贵州省等10省区153家单位同时在线,圆满完成线上加盟签约仪式。城东区作为全省第一个参加“云上办” 联盟的区县,将积极发挥跨省通办窗口作用,为群众提供申请受理、审查决定、颁证送达等全流程全环节网上服务,并通过异地收件、邮件寄送等方式为身处两地申请人提供办理服务,推行“收受分离,异地可办”服务模式,让异地企业和群众“进一扇门、办两地事”,实现群众办事“就近办、随心办”。

青海省首家智慧生态教学厅

1月11日,城东区“弘扬生态文明,共建绿色校园”生态教学厅启动。园山学校生态教学厅的开启,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学生在特殊的教学环境中以自我探索为主,了解生态文明建设,集科普、环保、教育为一体,寓教于乐。通过生态环保发明台、海绵城市的模型沙盘、动力发电自行车、VR体验垃圾分类等多功能区,将教育与生态融合在一起,让孩子们走进生态,体验教学。教学过程充满趣味,极大地激发学生兴趣和热情,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传递绿色生态理念,使学生树立绿色低碳、环保健康意识,提高科学文明素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更好更快发展。

青海省首辆“流动疫苗接种车”

8月29日,标有“国家免疫规划 智慧移动平台”字样的青海省首辆“流动疫苗接种车”在城东区小商品市场接种点,为来往群众提供疫苗接种服务。该疫苗流动接种车由大巴士经过规范改装完成,增设疫苗接种信息系统、存放疫苗的医用冰箱、空气消毒仪等设施设备一应俱全,并设有1个预检登记台、1个咨询台、3个固定接种台,配备专业的接种人员和医疗保障队员、标准的设备、规范的技术流程,接种信息全程可追溯,各区域均有工作人员及志愿者进行引导,与各定点接种点条件相同。真正做到了“让群众少跑腿,让疫苗多‘走路’”,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欢迎及点赞。

青海省首个区级青年联合会

为全面推进青联改革建设,更好地凝聚辖区各族各界青年深入推进“一优两高”,积极融入“五个示范省”建设,以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引领高质量发展,聚力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东区新篇章贡献青春力量,城东区率先成立全省首个区级青年联合会,建设城东区青联委员联络站,分设医疗卫生界别、教育界别、文体艺术界别、法律界别、科学技术界别、经济和金融界别、新兴领域和社会组织界别,实行团代表联系青联委员、青联委员联系团员青年和团支部制度,有效延伸城东区青年工作的手臂,进一步团结凝聚全区各界青年,为城东区的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青海省首个“两新组织”网上团委

城东区积极探索“互联网+共青团”工作新模式,推动辖区青海网团支部建设全省首个两新组织网上团委,有效扩大团组织网上覆盖面,提升城东区共青团组织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提高共青团服务大局贡献度。团区委联合新兴领域团组织充分发挥互联网企业和大数据平台的优势,聚焦青年需求、瞄准青年痛点,依托网上团委开展“青创行动”“青恋行动”“青念行动”“青志行动”和“青帮行动”等服务项目,搭建青年与团组织的联系纽带,在实干中浇注共青团工作的坚实基础,推进城东区团组织提标扩面。

西宁市首个日常监督“三色预警”办法

城东区纪委监委制定全市首个日常监督“三色预警”办法。“三色预警”立足于早着眼、早提醒,通过四项监督贯通及作风督查巡查,坚持问题导向,注重问题整改,做到监督关口前移,防微杜渐。按照问题情节由轻到重,采取《绿色履责提醒单》《黄色督促整改函》《红色告诫督办函》进行预警。“三色预警”梯次递进、层层设防,其预警结果作为年度考核、评先评优、提拔任用、“十佳”“十差”单位评比的重要依据,增强预警的实效性。同时,通过预警,帮助相关单位和个人补短板、找差距,坚决纠正作风顽疾,促进广大党员干部更加担当尽责有为,更加务实高效服务,更加严守纪律规矩。

西宁市首笔“扶社贷”

7月15日,西宁市首笔“扶社贷”花落东区。城东区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局牵头促成西宁华都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天边骄金谷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与西宁市农商银行签订贷款合同意向书。督促农商银行人员到辖区企业现场调研,双方见面沟通,提供上门服务,简化申报流程,全面落实“扶社贷”政策,今年以来,城东区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局以“三乡工程”为指引,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落脚点,积极组织召开金融扶持农民合作社“扶社贷”会议,主动做好辖区各村、农牧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市农商银行的衔接沟通工作,着力在“三强化,三跟进”上出实招,解难题,办实事,打通农民合作社融资难问题。

西宁市首个残疾人康复机构联合体

4月2日,为促进残疾人康复健康发展,满足残疾人群体日益增长的保健康复需求,促进残疾儿童全面发展,西宁首个残疾人康复机构联合体——城东区残疾人康复机构联合体(以下简称城东区康联体)成立。城东区康联体由青海红十字医院、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青海省福利慈善医院、青海省康复医院、西宁市中医院等省、市、区多家康复机构为成员单位共同组成。将现有的康复联合体的运营方式进行大胆创新,健全细化救助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康复工作协调发展、共同发展,旨在满足残疾人康复救助需求,让残疾人就近就便得到更高水平的康复救治,推动康复救助定点服务机构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推进残疾人康复工作高质量发展。

城东区首份“企业兴乡”合作协议

4月,城东区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局主动牵头,与辖区龙头企业多次沟通对接,促成韵家口镇泮子山村委与辖区农牧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青海江河淀粉有限公司签订“企业兴乡”合作协议,迈出“企业兴乡工程”助推乡村振兴第一步。引导辖区农牧业龙头企业尽好社会责任,以“企业+就业”的模式,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带动周边农民就近就业。双方达成企业方提供的车间操作工、包装工等8个岗位近60人的用工协议,并对用工时间,岗位要求及报酬等做了明确规定。

城东区首张增值税电子专用发票

1月,城东区税务局成功开具出东区首张增值税电子专用发票,增值税专用发票以电子化形式应用于企业财税实践,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节约社会资源,为纳税人营造健康公平的税收环境,是税务机关推进税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同时,采用数字化手段全面实现发票监管,以票查税、以票控账、以票审计,让减税降费措施惠及企业,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增值税专用发票电子化的成功推广,在税收发票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来源:西宁市城东区委宣传部)

(责编:陈晶、张莉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