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推进湟水流域水质持续向好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记者近日从海东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海东市统筹湟水流域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等生态要素,抓好大保护、推进大治理,累计投入资金11.84亿元,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确保湟水流域水质量持续向好。
今年,海东市重点抓好湟水流域生态修复、农业面源阻隔、人工湿地建设、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规范化整治的同时,结合农村环境整治“全覆盖”,实施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建立农村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处理等机制,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县)为契机,推进生态县村建设;累计投入资金5.2亿元,重点实施乐都引胜沟、互助塘川河等流域治理和水生态修复项目,确保湟水河流域水质持续向好;投资6.64亿元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完成90个村庄提档升级和1587个行政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目前,平安白沈沟、祁家川,民和巴州河,循化清水河等流域治理项目和乐都、民和、互助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已建成并发挥生态效益;开展多轮污水处理厂、医疗机构、水电站、规模化养殖场、酿酒等涉水企业专项检查、饮用水源地环境隐患排查、城市黑臭水体排查整治行动;实施流域水环境精细化管理,从严落实考核断面水质预报预警,市域19家水电站均落实生态基流,16家医院均配套医疗废水处理设施并正常运行,50余家畜禽养殖、屠宰、酒酿等企业未发现偷排、超标排放。
海东作为黄河上游重要生态功能区、青海东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在全省生态格局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海东市立足“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坚定不移做“中华水塔守护人”,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黄河、大通河、湟水河等18条河流26个断面水质达标率自2018年至今持续保持100%;水质优良率自2019年至今持续保持100%;Ⅴ类水质自2018年全面消除。今年上半年,黄河出省断面水质为Ⅱ类,湟水河出省断面水质为Ⅲ类;其他断面水质达到省级水质考核目标要求。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青海大通、平安两地登上水利部“红榜”
- 人民网西宁12月17日电 (杨启红、谈林明)近日,本网从青海省水利厅获悉,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海东市平安区登上全国第二批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市、区)名单。 据了解,大通县通过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了适合县情实际的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机制,探索创建专业化管理和社会化维养结合的工程管护模式,提升水库管护效率和质量,组建高效稳定的水库巡查管护队伍,人员工资纳入财政预算,提高管护效率。…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