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青海频道>>青海要闻

让宪法精神根植高原大地

——写在“12·4”国家宪法日暨宪法宣传周之际

于瑞荣
2021年12月04日10:13 | 来源:青海日报
小字号

“我宣誓,坚决忠于宪法法律,维护法律尊严,依法行使权利,忠于履行义务……”12月2日,黄南藏族自治州“12·4”国家宪法日暨宪法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现场,刚刚接受完授旗的同仁红旗法治宣讲队的才项闹日代表黄南州15支法治宣讲队宣誓。

向法治宣讲队授旗,为普法志愿者代表配发服装、颁发志愿证,向群众代表赠送宪法、民法典等法治书籍……当天的宪法宣传活动将青海省“宪法宣传周”宣传推向高潮。

12月4日是第八个国家宪法日,伴随着第四个“宪法宣传周”,连日来,全省各地各部门围绕“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一主题,创新形式,开展丰富多样的宪法宣传系列活动,普及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让民众学习宪法、感悟宪法,把宪法精神浸润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掀起了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热潮。

高位推动,宪法宣传“动”起来

“在我国,具体负责刑事赔偿争议的是?受委托实施行政处罚的组织必须符合哪些条件?”11月29日至12月3日,2021年度全省国家工作人员网络普法考试如期举行。在国家宪法日及“宪法宣传周”期间举办网络学法用法考试已成为全省国家工作人员每年的“必修课”。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长期以来,青海省高度重视宪法宣传教育和全面贯彻实施,把宪法宣传摆在全面依法治省的突出位置,高位推动,不断深化和加强全社会对宪法的政治认同、法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和事实认同。

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率先垂范,中心组学宪法制度全面落实。省人大及时修改《青海省实行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制度办法》。“12·4”国家宪法日暨宪法宣传周活动及国家工作人员、青少年、宗教教职人员、社会群众学宪法常态化开展,宪法学习宣传实现制度化常态化。

今年“宪法宣传周”期间,青海省各地各部门更是统筹使用各种传播手段,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与宪法学习宣传结合起来,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12月3日,省人民检察院组织宪法宣誓仪式,省检察院各部门负责人、新提拔任用人员、职级晋升人员、新进人员参加宣誓。省检察院相关负责人领诵誓词,和全体宣誓干警作出了忠于宪法、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庄严承诺,表达了公正司法、恪尽职守、廉洁奉公的坚强决心。

在西宁,国家税务总局西宁市税务局组织2021年新录用公务员举行宪法宣誓仪式,16名新录用公务员面对国旗,进行庄严而又神圣的宣誓,增强了新录用干部宪法观念,增强税务干部履行职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在海东,市司法局开展“宪法宣传周”赠书活动,向市委各部门、市直各单位赠送《宪法》《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共计四千余本。

形式新颖,宪法宣传“活”起来

西宁开通全省首条“宪法宣传公交专线”,格尔木打造首个环形法治宣传大屏,独创微信朋友圈“宪法宣传广告”,创新打造“法治花儿”,以最接地气的形式演法唱法,弘扬宪法精神……多年来,在宪法宣传中,青海省注重普法实效,不断创新普法形式,形成了如法治大篷车、马背法治宣讲团、摩托车法治宣讲团、法德大舞台、感恩宣讲团等一些特色普法品牌,受到群众欢迎。

针对青海多民族聚居的特点,青海省着力开展国家通用语言和少数民族语言“双语”普法,持续巩固和提升普法宣传的实际效果。为让宪法宣传接地气、入心入脑,青海省各有关部门还通过地方曲艺形式,制作推出法治宣传作品,通过网络平台、工作微信群向基层单位和群众推送。

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今年青海省“宪法宣传周”主要采取以线上宣传活动为主。为此,全省各地各单位根据实际,充分运用新媒体手段进行宪法宣传,推出向全省手机用户推送公益普法短信,播放宪法、民法典公益宣传片,在微信朋友圈发布宪法、民法典置顶公益广告、开展全民普法答题等五项活动,确保宣传活动启动有声势、组织有力度、开展有亮点,引导全社会积极响应并取得显著成效。

“‘蒙、藏、汉’三种语言同步发声,朗读宪法、学习宪法,传递最强法治声音。‘你当宪法达人 我送手机话费’,学宪法、答题目、赢奖品,优秀如你,小伙伴们快来挑战自我吧……”这几天,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普法公众号新颖的宪法宣传活动吸引了不少群众关注、参与,海西州委全面依法治州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州司法局组织策划海西州“宪法宣传周”线上宣传系列活动,以“听看读答秀”相结合的形式普及宪法知识,增强了宪法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在西宁市城北区,大堡子司法所采取的丰富多彩的线上宪法宣传活动受到“追捧”。大堡子司法所为弘扬宪法精神,让宪法精神走近群众生活,运营网络指尖推送、线上竞答、广播普法等形式,掀起了宪法学习宣传热潮,进一步增强了广大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意识。

措施有力,宪法宣传“沉”下去

“你了解宪法吗?宪法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从出生到年老,从婚姻到职场,身为中国公民的我们,这一生都有宪法的保护。”

“这本宪法单行本可以帮你更好地学习运用宪法,还有这本民法典可帮你守护你的生命安全、财产权利、人身权利……”这是12月3日在省委办公厅组织开展的“宪法宣传周”宣传活动现场,省委办公厅机关干部在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普及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时的场景。

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群众真诚的信仰。如何才能让人民群众既感受到宪法权威和宪法尊严,又感受到宪法温暖和宪法魅力,这是各部门在宪法宣传中特别思索与探索的问题。

在推进宪法实施学习宣传中,青海省抓住重点人群和关键环节,在突出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的基础上,将青少年学生、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企事业职工、农民工等群体作为宪法学习宣传的重点对象,在抓好“规定动作”的同时,各地各部门大力抓好“自选动作”“创新动作”,以点带面,带动全体公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推动宪法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省司法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七五”普法期间,青海省抓紧抓实关键少数和重点对象学法用法工作,大力加强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学习宣传,着力强化民法典学习宣传教育,深入推进基层普法与依法治理,推动培育全社会法治信仰,为全面推进依法治省营造了良好法治环境。据司法部统计,我省群众对“七五”普法工作满意率名列西北第1位、全国第12位。经第三方评估,全省普法成效群众满意度较“六五”普法末增长5.75个百分点,达到90.75分。

记者了解到,今年全省“宪法宣传周”宣传活动采用“主场活动+专题活动+主题日”方式进行,并设立宪法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进军营、进网络、进宗教活动场所8个主题日活动。活动中,全省各地各部门按照青海省2021年“宪法宣传周”活动方案要求,同向发力、同频共振,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宪法学习宣传活动。

11月30日,在武警青海总队训练基地,广大官兵通过举办法律知识大讲堂、观看法治警示教育片、开设专题电子橱窗、进行法律知识竞赛等,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活动,大力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弘扬宪法精神。

12月2日,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下藏科乡组织开展宪法进牧区活动,司法调解员为广大牧民群众重点介绍了《宪法》的重要意义和具体内容,并对公民享有的权利和义务作讲解,进一步形成尊崇宪法、学习宪法、运用宪法的良好氛围。

守法者顺,奉法者强。一项项强有力的宪法宣传举措,推动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向基层延伸、“沉”下去,使宪法精神走进日常生活、走进人民群众、走进千家万户,在百姓心中落地生根。

(责编:陈晶、刘沛然)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