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源:“便民服务存折”存储“党群情”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湟源县城关镇党委把服务“一老”作为党史学习教育中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之一,着力打造“一对一”精准服务,点对点破解老年群众难题的服务模式。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阵地,以8个社区为试点,开展“便民存折”服务,为75周岁以上的空巢老人或患有重大疾病的独居老人提供志愿服务,并对其实行志愿服务实名制管理,即由一名社区党员志愿者“一对一”进行包联,提供日常服务。
党员全明兰是城关镇南小路社区居委委员,是“便民服务存折”的首批储户,也是78岁老人何桂英的爱心志愿者。“6月4日,上门了解基本情况。”“6月9日,陪同老人去买药。”“6月15日,上门为老人打扫卫生。”……在党员全明兰的手中这本特殊“存折”里面,详细记录着与何桂英老人的每一次便民服务时间、内容等信息。为了老人的安全,她还经常加入小区“义务巡逻队”,了解社区每户居民情况,谁家有事都愿意找她,居民都称她是“社区老年人的贴心服务员”。
“我年龄大了出门不便,采买日常生活用品这些都是党员志愿者帮我们去买,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我们就可以直接打电话。”说起“便民服务存折”的好处,城台社区73岁老人尚月兰连连夸赞。一个“便民服务存折”让一系列好事儿“落户”到居民群众心上,老人们可以随时“提现”暖心服务。社区就是“银行”,志愿者就是“储户”,“存款”就是爱心,小小“存折”不仅记录着党群一家亲的温馨点滴,也带动了更多党员群众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截至目前,共发放“便民服务存折”141本,为老年群体提供便民服务125次。
一本小小的册子记录的不仅是志愿者的爱心,而且也记录了一件件为“老人”办实事的决心。已解决的群众“难心事”被记录在“存折”中,不仅存下了志愿者与服务对象一家亲的点滴,而且书写了共产党员“红色代跑”纪实。群众对党员干部的信任感增强,党群关系更加和谐,真正做到了党群一家亲,服务聚人心。(来源:湟源县委宣传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