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七十载 创一流红色学府
牢记使命 砥砺奋进

【编者按】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同时也是中共青海省委党校建校70周年。70年来,青海省委党校以培训和轮训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宣传马克思主义等党的基本理论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培养和培训公务员及公共管理人员和政策研究人员;开展公共行政理论和政府管理创新研究;提供政府决策咨询;培训民主党派、无党派和统一战线其他方面人士等工作为己任,在青海省内进一步扩大了“一流红色学府”“新型高端智库”的影响力。
未来,青海省委党校将大力弘扬“登高望远、自信开放、团结奉献、不懈奋斗”新青海精神,为推进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谱写好中国梦的青海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党校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党校是我们党的独特政治优势。党校作为党领导的培训各级党员干部的主渠道、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阵地、党和国家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重要智库,她的建立发展顺应着党的事业发展。七十年来,她坚持党校姓党,按照党的重大决策部署,以学习、研究、宣传党的科学理论为己任,全面推进党校建设,为青海建设和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党员干部和优秀人才。
我在中央党校函授学院青海分院读完了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有幸多次参加中央党校、省委党校的进修、轮训、培训。在党校系统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党的基本理论,系统学习了党史党建、哲学、社会学、领导科学、行政管理等基本理论知识,系统学习了当代政治、经济、科技、法制、民族宗教等一系列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理论知识,参加了党校组织的党的生活、党性分析活动和多种课题调研。“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成为在党校学习生活的主题。这些重在培养、提高领导干部的理论基础、战略思维、党性修养、知识储备和工作能力的培训,使我与广大学员一样,坚定了理想信念,夯实了理论功底;开阔了视野,拓宽了知识面;理清了工作思路,提高了履职能力;党性得到锻炼,增强了使命责任意识;养成了善于学习的习惯,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党校的学习过程,是汲取营养、振奋精神、自我升华、凝聚力量和增长智慧的过程,也是造就健全人格、训练独立思考能力和培养爱国爱党爱人民价值观的过程,为自己走好人生旅程和干好事业奠定了坚实而丰厚的精神基座,使我终身受益。我深切地体会到,党校是一所培养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干部队伍的红色学府。
2005年9月17日,本人就任中共青海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在这一岗位上工作近11年。由于青海特殊的省情,党校建设发展面临着许多新课题、新矛盾、新困难,做好工作非常不容易,必须付出百分之一百的努力。我和校委的同志们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不敢有任何懈怠,团结带领全校教职工在历届校委领导班子工作基础上继续前行,坚定把握政治方向,谋大事抓根本打基础,始终把求实创新作为实施党校发展的主旋律。全力推进各项工作创新发展,为发展提供方向的战略创新、为变革奠定基础的观念创新、为提升办学水平的教研创新、令校园充满活力的组织创新、使校园充满和谐的文化创新……将近11年的岁月里,我和党校的同志们一起工作、一起战斗、一起努力,有拼搏的艰辛,也有收获的喜悦,还留有许多未能实现既定目标的遗憾。近些年,党校的发展进入快车道,以主业主课为中心的各项事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教研设施和校园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主阵地和智库作用更为凸显,影响力不断扩大。
苏格拉底说过:“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青海省委党校将坚定地高扬党的旗帜,充分发挥干部培训、思想引领、理论建设、决策咨询作用,以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为主要目标,突出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主业主课地位,使广大学员更加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素养,锤炼道德操守,提升思想境界,激发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使党校成为党员干部学习工作的“灯塔”和“助推器”。“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未来,青海省委党校将更加注重质量立校、改革创新,不断推进以教师为主体的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全面提高教学、科研、咨询和管理水平,涵养风清气正的校风,更好地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更好地为青海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推动新时代党校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