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七十载 创一流红色学府
党校的明天更加美好!

【编者按】
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同时也是中共青海省委党校建校70周年。70年来,青海省委党以培训和轮训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宣传马克思主义等党的基本理论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培养和培训公务员及公共管理人员和政策研究人员;开展公共行政理论和政府管理创新研究;提供政府决策咨询;培训民主党派、无党派和统一战线其他方面人士等工作为己任,在青海省内进一步扩大了“一流红色学府”“新型高端智库”的影响力。
未来,青海省委党校将大力弘扬“登高望远、自信开放、团结奉献、不懈奋斗”新青海精神,为推进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谱写好中国梦的青海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党校的美,是含蓄的。
她有山,有水,有亭,有桥,山静而水动,山如仁者安泰,水如智者渊深,山豪迈而水秀丽……这一切都包含在校园中,远近各异,四季不同,绚丽多彩。
宽敞明亮的办公楼、教学楼、报告厅和学员宿舍楼,掩映在花丛中,像掩卷沉思,像累了小憩片刻,又像静静等待着什么……连着教学楼和宿舍楼的回廊是开放式的,“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你一边走一边可以欣赏郁郁葱葱的绿树、路边绚烂的花朵,除此之外,在这学员每天上课的“必经之路”上,还有一幅幅激昂的画面,一声声豪气干云的吟唱,那是跨越时空的精神和信仰铸就的刚毅的语言——革命先辈留下的红色家书。徜徉在“红色长廊”,你会感到这所学校的不同,虽然这种感觉很细微,但能让人回味良久。
党校的美,也是生动的。
这所学校毕竟不同于机关,里面除了严肃的气氛,还涌动着活泼的气息,这活泼的气息来自方方面面,有学员和教师在课堂里交流心得、畅所欲言的愉快;有教职工每日上下班的身影,有学员来往于课堂、食堂、图书馆的忙碌和充实;有工作、学习的人们在校园里健步如飞的身影……这一切,让党校如此富有生机和活力!
面对她的美,就像一位诗人深情的表白那样:“我走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的云,喝过许多种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如果你把青春留在这片热土,与她共同成长,那么,你也会有这样的感受,会爱上这所历尽70年发生巨变的学校,久久凝视着她。
于我而言,不管是或喜或悲、或苦或乐、或浓或淡、或梦或痛,都是生命中的一次洗礼,一次历练、一抹绽放、一道风景。如果现在还有人问我:你觉得党校怎么样?我会坚定地告诉他:我深深爱党校!为党校人感到骄傲,为党校事业感到自豪,为党校未来感到自信!党校已在我的心里深深地扎根了,融入了血脉,铸入了灵魂……
实事求是,是党校的校训,也是党校人永远的价值追求。
党校因党而立、因党而兴、因党而强,姓党是党校与生俱来的基因。党校崇高的政治地位、特殊职能、特定的培训对象,要求党校人必须具有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更加深厚的理论功底、更加高尚的道德品行、更加积极的人生追求。进入党校工作,并不仅仅意味着拥有了一份工作、获得了一份职业、,甚至得到了一个职务,更意味着接受了一项特殊使命、承担着一份重大责任。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我深深感到:幸福不会从天降,幸福是靠奋斗出来的。党校事业的发展,哪一个不是靠艰苦创业、日积月累,最终实现凤凰涅槃的?哪一个不是用汗水、用心血、靠拼搏成就事业的?哪一个不是历经坎坷、困难、挫折,跌倒了再爬起,爬起来再奋斗?世界上的事,想做,总会有办法,不想做,总会有借口。关键是:一要有坚定的信念,百折不饶、矢志不移;二要奋斗,靠勤奋、作为、担当,咬定青山不放松,一步步向目标靠近;三要坚持,不达目的不罢休,不达目标不瞑目!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展未来征程路漫漫。这些年,有太多的片段将成为我记忆中最为珍重的收藏:神圣的环境,丰富的课堂、纯洁的友谊,既洁净了我的心灵,又抚平了我内心的躁动。课堂上,专家教授老师们的滔滔不绝、旁征博引、循循善诱的风采,展现了知识的无穷魅力;培训中,学员们如饥似渴,认真聆听,深刻领悟,思想碰撞,灵光闪耀,增知长见;党性锻炼时,感慨我党之不易,感受革命之艰难,先烈之浩然正气,坚定之理想信念.....……太多太多的情景值得去回味,这些或温暖或震撼的记忆都将铭刻在我内心深处。
这些年,有太多的收获将成为我一生中弥足珍贵的积淀:让我的内心慢慢趋于平静,少了些心浮气躁,多了些潜心静心;让我的精神沐浴了阳光,我在愉悦中拓展了视野、丰富了阅识、增长了才干、提升了素质;也让我对“德”有了更深的认识,做官先做事,做事先做人,感恩组织,责任担当;忠诚公正,清正廉洁;从容淡定,理性清净。
我想这是我的一道护身符,会保我一生平安,我将永远铭记。
这些年,有太多的情谊将成为我一生中极为温馨的回忆:领导的厚爱关怀、谆谆教诲、点拨指导;班子的团结协作、不设防线、同甘共苦;师生的交流思想、坦诚相待、彼此尊重;学员的互吐心声、真诚相助、关心呵护;兄弟党校的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不带功利……这些同志之间的深厚的友谊、温暖、纯洁、真诚、缘分等等,值得我一生珍惜、一世珍藏。
《礼记》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我觉得党校给我的最大财富,不是枯燥的理论,也不是有限的知识,而是一种对远大理想的执着信仰和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得了“道”,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同时在做事的过程当中,也解决了做人的问题,在做事和做人上都有了新的提升。这也许是我今后最应该把握的一点。
《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虽处党校,但学无止境,必须矢志不渝,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一把钥匙解一把锁。这一点,我没有什么“老本”可吃,必须常“补钙”、常“健脑”、常“充电”,方可与时俱进。不管将来从事什么行业,担任什么职务,都应始终秉承“在热爱中成长、在事业中成熟、在追求中完善”那股自强不息的精神、开拓创新的勇气。这或许是我最应当坚持的一点。
《论语》曰:“吾日三省吾身。”不论走到哪里,都要时刻警醒自己,挺腰做人,诚信做人,把品格和党性作为智慧的导向和根本,尽力去做拥有智慧并富有激情的人、胸怀大志并脚踏实地的人、富有责任并敢于担当的人、勤政务实并清正廉洁的人,不畏艰险、追求卓越。这亦或是我最必须坚守的一点。
我坚信:党校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
(作者单位系青海省委党校学员工作处)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