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尔木市妇幼保健院绩效激励机制初见成效

2020年12月02日09:12  来源:人民网-青海频道
 

人民网格尔木12月2日电(刘沛然)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诊疗能力和服务水平,提高格尔木市妇幼健康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全力保障全市母婴安全,格尔木市妇幼保健院建立了“公益一类保障与公益二类激励相结合”的运行新机制。

自格尔木市妇幼保健院二级妇幼保健院达标以来,各项工作逐步规范化。但是由于编制限制,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医疗服务工作开展缓慢。为保证医疗保健工作的顺利运行,同时进一步激励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全员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和成本意识,提高人员待遇,留住人才,稳定医疗服务队伍,该市妇幼保健院率先实行绩效工资改革,打破了大锅饭的分配模式,绩效把医院管理重心向工作量大、工作风险高、技术性强的临床一线岗位倾斜,实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良性分配机制。自实行以来,不断改革完善妇幼保健院运行机制和医务人员激励约束机制,加强人员队伍建设,实行绩效激励机制并落地见效。

实施绩效工资的实施是医院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改革逐步形成合理的绩效工资水平决定机制、完善的分配激励机制和健全的分配宏观调控机制,对于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高公益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有效地克服了平均主义,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体现了多劳多得、按劳取酬、优岗优薪的原则,充分发挥了激励作用,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

二是提高了医护质量,医院综合实力得到加强,由于绩效工资的发放与工作数量、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挂钩,使广大医务人员牢固树立了“质量第--”的思想观念,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努力提高医疗水平,积极开展优质服务,成为职工的自觉行动,杜绝了差错事故的发生,让患者以较低廉的费用,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三是增加了医院收入,绩效工资的实行促进了职工的积极性,提高了医护质量,吸引了较多的患者前来就医,门诊及住院病人较前明显增多,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医院经济收入逐年增加,进一步增强了妇幼保健院发展的后劲。

(责编:刘沛然、陈明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