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点亮”牧民新生活

2020年11月19日11:04  来源:青海日报
 

  前不久,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上红科、下红科、莫坝、满掌四乡党委书记驱车4小时赶了300公里的路,为青海果洛供电公司送来四面写着“电力扶贫惠民生,国网真情暖民心”“情暖百家解民忧,真诚为民送光明”字样的锦旗。

  “十三五”以来,国家电网公司在青海省投资实施了一系列强网扶贫工程,相继建成玉树联网、果洛联网等重大工程,实施青海牧区农网改造升级,加快推动深度贫困地区电网提档升级,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共同迈入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电力支撑。

  上红科、下红科、莫坝、满掌四乡位于果洛州南部,平均海拔4200米,属高寒半湿润气候,以前生产生活供电一直依靠离网光伏供电,动力用电等负荷无法接入,牧民群众的用电质量难以保证。

  为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2018年,青海果洛供电公司统筹规划“三区两州”电网建设,申请资金1.54亿元,扩建35千伏变电站3座,35千伏线路140.32公里,10千伏及以下线路87.4公里,惠及2200户牧民,7600余人。

  满掌乡:有电的房子就是不一样

  奶茶在电灶上升腾着雾气,火红的“小太阳”在客厅里映照出暖色调的光芒。今年年初,在国家电网青海电力(果洛黄河源)共产党员服务队的帮助下,达日县满掌乡布东村牧民才让加搬进移民安置点新居,开启了电气化新生活。

  “原来我总觉得住在哪里都一样,但是有电就不一样了。”才让加说道。

  2018年6月,35kV满掌变电站在满掌乡正式开工建设。每次路过这里,乡党委书记尕藏当智都要过来问问施工进度怎样了,有没有需要协调的问题。

  尕藏当智说,近年来,为保证牧民能住上房,乡上在三个村子里建造了移民安置点,每个村子至少能住60户,但是之前怎样做工作,牧民就是不愿意住过来,现在好了,通电了,前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入住率不断往上长。

  莫坝乡:电给了我们一双眼

  “政府给他们修路,是给了一双脚,国家电网给他们通电,是给了一双眼。从酥油灯到光伏电再到大电网,这里的牧民真正享受到了发展的成果。”莫坝乡乡长更智说。

  近年来,莫坝乡野生动物数量逐年增长。每当夜幕降临,在山脚下,只有星星点点昏暗的光点,大部分地区几乎一片漆黑。此时狼群就会出来活动,每年全乡的牲畜死亡都比较严重。

  “现在夜幕一降临,村里就亮了,牧民家中的门口总有一盏灯亮着,狼也不来村里了。后期我们准备在村里规划建路灯。”更智说。

  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传来孩子们的阵阵笑声,原来今天上的是电教课,老师正在给孩子们教色彩辨识。

  “现在电力供应特别稳定,比起光伏电用着放心。过去电脑就不敢开,就怕突然停电烧坏电脑,所以就一直没用过。现在用电,不担心突然停电的问题,电教课开起来了,投影仪也可用了,方便了很多。”教师索贵德说。

  目前,莫坝乡的学校采用电暖器进行供暖,宿舍里也告别了小炉子,更智介绍,下一步,莫坝乡寄宿制小学将采用电锅炉来进行供暖,改善学校取暖条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学校170名师生温暖过冬。

  上红科乡:电为牧民带去便捷的生活

  格桑花盛开,百灵鸟欢唱,正是高原最美的季节,一支长长的马帮队伍正在沿着陡峭的山路艰难前行。

  放倒阻拦马帮前行的网围栏,再看看眼前热闹的施工场景,上红科乡乡长才昂尼玛的脸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上红科乡通电工程开工以来,他每天都奔走在乡里、村里和各个施工点之间。

  才昂尼玛说,他现在的主要工作就是协调好民族团结、环保施工这些事,高原上能干活的日子少,所以一天也不能耽误。

  而最让才昂尼玛感动的,还是电网建设者对当地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尊重。

  为了保护好三江源地区优美的自然环境,青海果洛供电公司的建设者从四川、贵州等地请来了多支马帮队伍,古老的党项故道上再次响起了马铃的声音。

  “有电了,家家户户都买了冰箱,我的大冰柜都空了。”才昂尼玛指着现在空置的大冰柜说道。原来,在未通大网电之前,乡镇府有一个柴油发电机,每天打开发一段时间的电,就可以为大冰柜供电,用来冻肉。当地的牧民买了肉后,为了让肉不坏,就冻在大冰柜里。

  “有了冰箱,吃的都是新鲜的,有了电灯,晚上再也不会两眼一抹黑了。”上红科乡尼勒村的谢吾说道。

  下红科乡:电能激发致富活力

  “有了大电网就是好,现在在家门口就可以修车、磨面,再也不用花费一天的时间跑去四川了。”周洛说道。

  下红科乡位于达日县南部,距离县城160公里,南部与四川省色达县泥朵乡相连,沟谷交错,巴颜喀拉山从西向东横穿,是达日县最南部的一个乡。

  今年3月初,周洛申请了动力电,准备自己开一个修理厂,专门做汽车修理。

  当时的修车场景,周洛依旧历历在目:“光拆轮胎就废了好大劲,借车将轮胎拉到四川省色达县泥朵乡,修好,在回来自己装,一天的时间就没了,现在好了,有电了,我准备自己开一个修理厂,服务村里的牧民。”

  周洛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大电网接通后,利用草补和各项扶贫款项积攒的钱采购了汽车修理设备,在乡政府的帮助下申请营业执照,开起了自己的修理厂,改善自家生活质量的同时,还解决了4名当地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带动周边群众共同富裕起来。

  “牧民群众现在每天都要看电视,通过看新闻了解外面的世界。也开阔了眼界,转变了思路,激发了致富活力,这些都得益于大网电的接通,真真做到了人民电业为人民。”乡党委书记关确太说。

  有了充足的电能,乡里准备开展生态畜牧业养殖,主打藏羊与牦牛的养殖,近百名村民也就在家门口有了新的就业机会,曾经沉寂的乡村如今充满了活力。

 

(责编:刘沛然、陈明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