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县探索创建祁连山国家公园首所“自然学校”

2020年11月05日11:29  来源:人民网-青海频道
 

祁连县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依托县域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禀赋,充分借助祁连山国家公园已建成的管护站、投入的科技设施、拍摄的宣传片等基础条件,以拓宽中小学校素质教育、加强公众生态文明教育、提升全民生态保护素养为目的,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创建祁连山国家公园首所自然学校,积极引导全社会参与生态保护工作和国家公园建设,对传承生态保护事业、推动国家公园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因地制宜,打造有层次有布局的自然学校。按照“以点带面、分步拓展、全面覆盖”原则,根据全县管护站资源、地理位置分布,创建“1个中心4个片区15个营地20个基地”的自然学校格局。1个中心:以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冰沟基地作为综合教学中心;4个片区:围绕中心把全县划分为八宝镇中心区,峨堡镇、阿柔乡东部区,央隆乡、野牛沟乡、扎麻什乡西部区,默勒镇南部区,依托每个片区独特的自然生态资源,对辖区内学校机关实施自然教育;15个营地:充分利用各乡镇湿地以及冰沟林海、卓尔山等自然景区,设立15个种植、体验、观察营地,满足自然学校课外教学实践需求;20个基地:依托祁连山国家公园20个管护站,实现与全县14所中小学“一对一”“点对点”共建开发利用。6月18日,八宝镇中心区黄藏寺管护站自然学校揭牌开学,其它基地将按计划、分批次、规范化创建后投入使用。

二、因材施教,形成有理论有实践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祁连山国家公园自然学校生态文明教育主阵地作用,通过“基地参观+现场教学+全景展现+观摩讲解+专题党课”形式,着力打造“五维”绿色教学模式,促进学员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一是基地参观。按照“就近就地”原则,组织中小学生和干部职工前往设立自然学校的管护站进行参观学习,主要了解设立祁连山国家公园的重要意义、基地建设、功能职责以及管护区内的动植物情况。二是现场教学。编发具有祁连自然资源特色的中小学生态读本《美丽祁连我的家》,开设“室内授课+室外体验”现场教学活动,为学生系统讲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祁连山水林田湖草有关常识,引导青少年从小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三是全景展现。围绕生态建设、绿色发展和环保科普,在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冰沟基地着力打造全县生态展示大数据中心,采用多媒体、数字化手段,全景展现祁连生态环境现状及动植物保护的监测情况,传递倡导生态环保的理念。四是观摩讲解。设立山水林田湖草项目小八宝废弃石棉尾矿库生态修复等2至4个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现场教学点,通过专业人员现场讲解,进一步了解环境破坏的危害性及生态修复的必要性,感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五是专题党课。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紧紧围绕“五个示范省”建设,结合打造“美丽祁连、幸福祁连”的目标要求,党校教师为全县党员干部讲授生态教育专题党课《国家公园体制建设与实践》,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将生态文明理念厚植于头脑、扎根在心灵、落实到行动。

三、注重实效,筹建有专业有乡土的师资队伍。从县直单位、学校及社会三个层面,筹建一支专职与兼职相结合、专业与乡土相结合、外聘与内培相结合的自然学校教师队伍人才资源库,确保自然学校课程全面有效落实。一是专职与兼职相结合。优先聘用中小学生物、自然科学、物理、化学等学科教师担任自然学校“专职教师”,从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牧水利科技、气象等单位抽调专业技术人员承担自然学校“兼职教师”,根据自然学校课本教材内容,结合实际辅导讲解县域内动植物、地理环境、矿产资源、气候气象等基本情况。二是专业与乡土相结合。邀请省内外生态、动物、植物、地质水文等知名专家学者到自然学校授课,定期开展讲座、讲学、科研活动,以专业角度解读祁连山生态环境现状。聘用熟悉当地自然环境、了解当地人文地理的一线生态管护员、村“两委”负责人和老党员、老干部、乡贤能人充当自然学校教师,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方式,讲述本县社会发展情况,使自然教育更有针对性、更具实效性。三是外聘与内培相结合。邀请社会环保组织共同开展节约资源、垃圾分类、救助物种等生态实践活动,外聘社会环保组织人员作为自然学校“校外辅导员”,指导全县中小学生参加更多社会实践活动。选派专兼职教师赴外地自然学校进行短期学习培训,适时组织县域内教师开展教学研讨交流活动,稳步提升自然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四、科学定位,建立有目标有保障的体制机制。立足自然学校“亲近自然、认识自然、感知自然、保护自然”的功能作用,打造“全省生态文明成果展示中心”。一是成立祁连山国家公园自然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祁连山国家公园“自然学校”创建实施方案》,逐一明确各单位各学校目标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二是建立创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不定期召开会议,统筹谋划创建工作。三是建立督查考核制度,将创建工作纳入县级“大督查”考核内容,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强化工作衔接和职责联动。四是建立激励机制,每年对创建工作中认真履职、积极作为、有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评选表彰,在学生中组织开展“环保小使者”“优秀绿色监督员”“绿色之星”等评比活动,进一步调动大家的热情和积极性,切实增强自然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来源:青海省委改革办)

(责编:刘沛然、陈明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