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故事——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松巴村,小村庄迎来大商机

孙海玲 张多钧 咸文静

2020年10月28日10:08  来源:青海日报
 

①黄河岸边松巴村。 本报记者 殷之皓 摄

②农家院里的葡萄熟了。 本报记者 孙海玲 摄

 

③邓邓见展示酿酒的酒曲。 本报记者 孙海玲 摄

④原来的荒山上种出经济林。 本报记者 孙海玲 摄

  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松巴峡东北侧,坐落着贵德县海拔最低的一个村——松巴村。

  松巴村四面环山,面朝黄河。碧绿的黄河从群山峡谷间蜿蜒而来,在松巴村形成了一个河湾小湖,哺育着世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

  松巴村紧挨着黄河,曾经,每年七八月份黄河涨潮,村民便受洪涝之苦。“黄河水涨了我们就往上搬一点,黄河水下去了我们就往下一点,汛期最严重的时候常常淹没农田和住房。”村党支部书记角巴才让介绍,松巴村紧邻黄河,春天来的最早,每到三月中下旬,漫山遍野的梨花杏花已经开了。

  盖新房、打庄廓、修公路,松巴村换了新颜。2013年政府每户补助9.8万元修建了崭新的安居房,全村搬迁到了距离黄河一公里外的地方。正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秀丽的早春美景和古村落建筑逐渐被人们熟知,也让“幽居深处”的小山村准确地捕捉到了发展乡村游的时机。

  农家乐

  金秋时节的松巴村相比春夏两季的繁华热闹,多了一份寂静,游客已慢慢减少。走进村里,村口的蒙古包吸引了记者的目光。

  这间蒙古包是村民仁青才让的饭馆,取名“松巴饭馆”。仁青才让说,这个蒙古包是临时的饭馆。这几年,随着乡村游升温,家里的农家乐正在扩大规模,所以才临时在村口上搭建了蒙古包。

  夫妻俩放下手里的活,热情地邀请记者进屋喝口水。“今年‘五一’,吃饭还要排队咧!”仁青才让说,今年“五一”期间,他家的蒙古包一个月收入过万元,游客多的时候,一天能有50多个人,他们夫妻俩人顾不过来,就叫上亲戚帮忙。

  “以前家里种着4亩地(1亩约等于0.067公顷),一年到头也就只有几千元的收入,三年才能攒一万元钱,现在开着农家乐,家门口就能挣大钱,过上好日子。”仁青才让告诉记者,他家开了全村第一家农家乐,刚开始游客并不多,后来随着村子的名气越来越大,游客也越来越多,一年下来收入大概在3万元左右。这两年,村里游客激增,他把之前赚的钱全做投资,翻修农家院、扩大规模,提升硬件设施。

  群山环绕、开窗见景,走进仁青才让的家,干净的庭院里,秋菊怒放,房屋装修上除了传统的藏式家具,还增添了一些新式的简约风格。“等明年开春,我家的农家乐就能开门迎客了。”仁青才让坐在炕上,喜悦之情洋溢在脸上。

  人勤客来。近些年村里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产业蒸蒸日上,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这个大山深处的村庄吸引了不少外来客。

  “前些年,村民只能靠一亩三分地生活,种的小麦、青稞产量也不高,收入也仅仅能糊口。”村党支部书记角巴才让介绍,这几年,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富有特色的古村落,他们找到了脱贫致富的好办法——发展乡村旅游。

  仁青才让就是乡村游的受益者之一。

  今年“五一”期间,松巴村共接待游客累计2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00余万元。2019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1.06万元,是2014年的2.5倍。像仁青才让一样靠着吃“旅游饭”致富的农家乐主人已有20余家。

  酩馏酒

  曾当过十几年党支部书记、今年65岁的邓邓见,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家酿造的酩馏酒竟然卖到了村子以外的地方。“每年来我这买酒的除了固定的老顾客,还有省内西宁、海东,省外的甘肃、陕西、北京的游客。”

  邓邓见一家四代做酩馏酒,曾经,家里经济困难,酿酒用来卖钱,他家的酒在街坊邻居中有一定名声。近年来,随着乡村游的逐步发展,他家的酒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并购买。在脱贫攻坚产业扶贫大潮中,这一坛酩馏,成为村里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扶贫酒、致富酒。

  还未进邓邓见家门,就有一股浓郁的酒香味扑鼻而来,干净的小庭院,坐北朝南一栋带着封闭阳台的新房子供一家人居住,西边的老房子是与邓邓见每天相伴的酿酒坊。

  “先做好酒曲,再煮上青稞,发酵45天,一次能酿5公斤左右的酒。青稞的精华酿造成酒,青稞的糟粕用来喂猪,既不浪费,又环保生态。”邓邓见说,烧酒的灶台早已换了好几个,但这些酿酒工具却一直没有变。他之所以坚持这样做,是因为用这些传统工具酿造出来的酩馏酒才会有“记忆”的味道,在他看来这样的效果是现代酿酒器具难以实现的。

  今年到九月底,他们家一共酿了400公斤酩馏酒。“自家酿酒不需要太多的人力,也不是很费事,我们老两口酿的酒足够过上富裕的好日子。一年下来,收入在2万元到3万元左右,卖得最好的时候,一年卖了4万元。”邓邓见说。

  “就在自家酿,纯手工的,味道好着呢!”邓邓见的家门口摆着一个小摊位,远方的客人来了,他就斟满酒,让大家尝一尝自己的手艺。

  做酩馏酒对温度有一定的要求,太热了酿不出好酒,因此每年秋冬季节是邓邓见酿酒的最好时间。他们家里种着3亩地,全部用来种植青稞,每年收获500多公斤,今年酩馏酒销量好,他还从外面购买了400公斤青稞。

  以前村里没有路,即使“酒香”也走不出去,现在村里乡村游火了,路修通了,自己家的酩馏酒也卖出去了。这几年,在他的带动下,村里以前会酿酩馏酒的人们又开始重拾旧业,在一滴滴清甜的酩馏酒中过上了好日子。

  “挣钱不能一个人挣,也要带着全村人一起挣。”邓邓见打算明年扩大酿酒规模,做大做优产业,传播酩馏酒文化,带动更多村民脱贫致富。

  焜锅馍馍

  边烧草灰做着馍馍边忙着打包装箱,还不断接听打进来的电话,电话不是订购馍馍的,就是催着送货的……这个头顶红色头巾正在忙碌的藏族妇女是才项卓玛。

  戴上手套,扒开草灰掀开锅盖的瞬间,焦香的焜锅味扑鼻而来,这外脆内软,颜色金黄,看似普通的焜锅馍馍,成了游客争相购买的“香饽饽”,一家人的新希望。

  才项卓玛是土生土长的藏族妇女,精明干练、心灵手巧的她有着一手好厨艺,她“焪”的麦香焜锅馍馍更是远近闻名。

  “以前是自己家里做着吃,谁能想到,这馍馍还能成了香饽饽。”每年春夏季节,游客一多,馍馍经常卖到“断货”,才项卓玛一人忙不过来,丈夫也来搭把手。

  用麦子秸秆烧出来的焜锅馍馍,是青海人记忆深处家的味道,正因为这种传统无添加的手工馍馍,让她的馍馍出了名、卖得好。

  2018年,她每天做10个,一个10元钱,每天也有100元的收入,后来,游客不断增加,今年五月份,她每天要做80个。靠着卖馍馍,钱包更鼓了,精气神也更足了。这几年,夫妻俩还开了一家小超市,夫妻俩边打理超市,边卖馍馍,日子越过越滋润。

  “幸福生活是靠勤劳的双手奋斗来的。”订单多了,才项卓玛的积极性也更高了。夫妻俩每天凌晨四时许就起床了,和面、揉面、烧制,每一道工序都是纯手工。“面一定是要自己家种的麦子磨的面粉才香,酵头也是亲手做的,不能用发酵粉。”才项卓玛说,这几年游客多了,馍馍供不应求,去年,夫妻俩购进了一台电子烘焙机,若遇到下雨天或者订单特别多的时候,就用烘焙机。

  才项卓玛高兴地说:“订单多了是累些,可是心里高兴,现在我们一家人就想把馍馍做好,这样日子才能越来越好啊!”

(责编:甘海琼、陈明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