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街:“一村一品”奏响产业兴旺“交响曲”

咸文静 张多钧 孙海玲

2020年10月26日09:39  来源:青海日报
 

中藏药材种植成为新街回族乡村民致富的新产业。

在丰收的田野里,菜农难掩收获的喜悦。

新街回族乡新街村村民马德忠和家人正在制作特色酱菜。

“大葱马尕文”,新街回族乡老虎口村的一块金字招牌。 青海日报记者 黄灵燕 摄

  本报记者 咸文静 张多钧 孙海玲

  丰收的田野,一条宽阔的柏油路在铺展,道路两侧,农民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

  这里是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新街回族乡,几年间,新街乡立足“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基础,按照特色化发展、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植的思路加快转型升级,绿色蔬菜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成为当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

  最近,几乎每隔几天,乡党委副书记、乡长马林圃和几个干部就会到地里来看看,跟种植大户聊聊蒜苗的产量,跟莴笋地里务工的老乡算算一天的收入……这个秋天,“一村一品”奏响的产业兴旺“交响曲”让他的心中荡漾起新的激情:“要继续扶持农业发展,培育壮大特色产业,通过打造区域化品牌建设、形成集约化生产的发展格局,使蔬菜种植成为乡村产业振兴、带动农户增收的重要支柱。”

  第一乐章:蒜苗

  种蒜苗?

  几年前,乡上决定调整种植思路时,鱼山村不少村民觉得意外。这也难怪,祖祖辈辈种小麦、油菜,改种蒜苗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思路的转变缘于专业的检测。之前,经过多方调研对比,发现鱼山村无论是气候还是土壤条件,都适宜蒜苗生长。此外,作为新街乡海拔最高的一个村,多少年来,鱼山村有粮食几乎没熟透过。

  “收好的菜籽拿去榨油,颜色都是绿的。”眼瞅着群众靠种地吃不饱肚子,2012年,马林圃做通了村上十七八个党员干部的思想工作,你2亩(1亩约等于0.067公顷)、我5分……大大小小加一起,一共种了3.33公顷蒜苗。丰收时节,平均亩产达到了5000公斤。相较于过去,一亩土地的收入增加数千元。

  第二年村上的七名干部带头成立合作社,种植面积一下子扩大到12公顷。紧接着,27公顷、40公顷……几年下来,曾经发展垫底的鱼山村靠着小小的蒜苗一跃成为全乡发展的佼佼者,被认定为第八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我在这儿种蒜苗三年了,今年种了2公顷,平均亩产5000公斤。”来自西宁的李富军有20多年的种菜经验。几年前,听说鱼山村蒜苗丰收的消息后,他果断把握机遇,在鱼山村种起了蒜苗。虽然今年亩产没有多大提升,但相比去年,蒜苗市场价格翻了好几番,他的收入也跟着水涨船高。

  “我这些蒜苗主要销往甘肃,去年1公斤蒜苗能卖0.8元,今年上3元了。”看着眼前绿油油的蒜苗,李老板喜上眉梢。

  今年51岁的张得菊是村里较早种植蒜苗的人。家里地不多,可蒜苗行情越来越好,给她带来了另外一条增收渠道——种植老板流转土地后,给像她这样的留守妇女提供了务工机会。

  “我家种的蒜苗已经卖出去了,卖了2万多元。”张得菊一边麻利地将刚拔出来的蒜苗捆好,一边笑着说:“在这儿干活是按小时发工资,一天能挣80元左右。”

  从蒜苗产业受益的不仅仅是鱼山村的村民。

  看到喇永明时,他正开着拖拉机把蒜苗从地头拉到路边。60多岁的喇永明家住不远处的藏盖村,看到鱼山村乡亲靠蒜苗发了家,他也动了心。

  “我今年只种了1亩,收了5000多公斤。谁知道行情这么好,亏了亏了!我都在这儿干了好几天了,一天咋说也能挣100元。”老喇拍了拍大腿,笑着打趣道。

  第二乐章:莴笋

  正值丰收时节。吃过早饭,上卡力岗村的山秀莲就连忙出门了。最近,她的工作是去地里采收莴笋,一天下来能有上百元的收入。

  站在地边放眼望去,一株株青翠欲滴的莴笋把整片土地染得绿意浓浓。收购莴笋的车辆停靠在路边,等待装货。去叶、打捆……按照分工,山秀莲和几个姐妹一起把莴笋码在一边。忙碌之余,她和记者“码了码”自己的收获。

  山秀莲家住上卡力岗村。前些年,一家六口靠种地维持生计。后来,家里的地全部流转给了外来老板种植莴笋,儿子儿媳外出打工,她在家照顾小孙子。

  “今年我从四月份出来干活,锄草、打药……反正每个月都有活干。工资也有保障,月底结清,从不拖欠。”家门口就能挣钱对于山秀莲来说是件特别好的事情,“除了挣点零花钱,每天跟这几个老姐妹在一起心情好得很!”

  山秀莲的老家有272户889人。因为地处偏僻,交通不便,那些年,村民大都以种地为生。有些人家人多地多,但粮食产量不高。苦大、收入少。收成不好的时候,买化肥都得贷款。

  “2012年,村上成立了合作社,种了几年洋芋。因为销路不畅,亏了不少,我们也渐渐没了兴头。”村党支部书记魏录璋回忆道:“2015年,通过实施高原美丽乡村,村里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提升。村民开始外出务工,收入来源一下子变多了。”

  2017年开始,陆续有不少来自甘肃、河南等地的老板到村上流转土地种植莴笋。原来,莴笋喜冷凉,怕高温,需要光照充足。而这里的气候、土壤条件恰恰合适。试种成功后,种植面积一年年扩大了。

  “今年,村里的莴笋种植面积达到54公顷,其中,我们合作社跟外地老板合种了27公顷。对方负责种植、技术指导,我们组织村民到地里务工。一年算下来,少说也有上百人能在家门口挣钱。”魏录璋说。

  地还是那块地,可如今上卡力岗村地里的收入却翻了几番。种植莴笋成功后,人们的思路一下子活跃起来,除了莴笋,村里还种了33公顷的中药材。

  “2015年,村民收入不足3000元,如今已经翻了一番。”村委会主任孙录俊说。

  第三乐章:大葱

  在不少行家眼中,“大葱马尕文”是一块金字招牌,买大葱找他总没错。“马尕文”本名马忠良,是地地道道的老虎口村人。他跟蔬菜的“交情”,少说也有20年。

  原来一直在西宁、贵德做些蔬菜批发的买卖。时间一长,马忠良渐渐摸出些门道,这里的气候、土壤适合种植大葱,相比其他地方的产品,口感好、品质佳,运到张掖等地,供不应求。

  一来二去,马忠良动了自己种菜的念头。可看别人种容易,自己动起手来一缺经验二缺技术。2016年,流转了上百亩耕地的他一下子赔了47万元。

  正发愁,政府的学习机会就找上门来,先后几次去山东寿光等地“取经”。有人教技术,自己懂销售。心里石头落地,马忠良又去银行贷了款,一头“扎”进地里。

  经过几年摸索,马忠良逐渐适应了从销售到种植的身份转变,种植模式也变得专业起来。

  “就拿种植大葱来说,需要大量的人工作业,劳动强度大不说,工作效率非常低,10多个工人一天只能种一亩地。一算账,人工成本太高。”

  去年,马忠良在当地农牧部门的指导下,从山东购买了一套设备。就拿收获来说,大葱深埋地中,要用劲去挖,还要松土,不然就把葱拔断了,仅“松土”这个环节就十分费时,所以往年要从七月初一直干到十一月。如今,有了机器一个月就能完成。

  随着政府推广力度的不断加大,马忠良这“一亩三分地”的知名度越来越高。

  “今年大葱收成好,价格也不错。在外地市场上,我的大葱能比其他地方的大葱多卖好几毛钱。”同样,作为产业带头人,他的种植基地给不少村民提供了稳定的就业机会。

  忙着操作大葱收割机来回作业的马忠龙是基地的务工者之一。记者看到,随着机器的驶过,一排排大葱顺势翻出土,倒在一侧,可以轻松把葱拔出来。不远处的操作台上,他的媳妇韩玉梅正跟其他工人一起将刚刚挖出的大葱捆扎、装车。

  “我家的地都流转给了马老板,现在我们两口子在他这打工,照顾家里的老人孩子十分方便,一年下来能有5到6万元的收入。”

(责编:甘海琼、陈明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