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千黄河儿女,和衷共济实现新跨越

2020年10月16日09:02  来源:青海日报
 

  黄河水电公司依黄河而生、依黄河而长,黄河水电人来自五湖四海,他们聚集在青海,回首海南州特高压外送通道配套电源点建设历程,黄河水电人和青海各族人民一起,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一项任务一项任务地落实、一件事情一件事情地实干。

  项目实施统一领导、工程职能部室总牵头、四大建设管理单位分标负责、全系统支持协作、全员配合参与的规模化建设、集团化作战新模式。工程大到光伏和风电项目提前实现并网发电目标,小到半年多时间始终坚守工程建设现场的建设者,大大小小的收获,正是几代黄河水电人和衷共济、共克时艰,换来清洁能源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突破和跨越。

  “再难,硬着头皮也得上”、“共产党员就是要在关键时刻往前冲”,沈有国、芦彪、宋山茂等一位位在戈壁滩上奋战多年的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就像一面面飘扬在荒漠建设现场的红色旗帜,以最快速度下活了防疫复工先手棋。

  “到现在我还有点缓不过劲来”,黄河水电公司工程技术部的祁斌说,他直到并网的那一刻才看到部室同事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沈德、汪洋、王伦等一大批技术人员,从特高压电源项目的投标准备工作起,一年多来历经大规模组织人员施工、大规模组织设备供货、顽强克服新冠疫情影响直至电源项目投产发电,工程技术部只有特定的上班时间,没有下班时间。

  所有人员放弃假期、搁置了亲情,为了协调各方,部分工作人员月度手机对外打出时间稳定在1800分钟以上,全力拼搏在特高压配套电源项目工程建设的每个环节中。

  陕西黄河能源公司50岁的老党员李丙寅运用自己多年风电建设经验,将拌合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电机容量进行优化调整,缩短搅拌时间,不仅提升了拌合能力,还将风机浇筑时间缩短至8小时;

  工程建设分公司副总经理许建军,用20余天的时间,组织现场踏勘近万公里,与同事合作完成6版投标书、1千余页技术方案、1百余页投标图册,近五十余万字的文件资料编制工作;

  电力检修公司的史兴文作为工程创优组组长,带领组员从钢管桩的轴线控制到平单轴支架的螺栓力矩,从接地扁铁的制弯角度到电缆敷设的绑扎工艺,在每一道工序的每一个施工环节,都提出了具体的施工要求和质量控制要点,力争将这个项目干成国家级优质工程;

  甘肃新能源发电公司副总经理、乌图美仁项目部经理芦晓军带领团队在无路无水无电无通讯的沙漠地带打造出一片光伏蓝海……

  2月12日收到复工批复,成为全省首批复工企业;3月复工人员陆续解除隔离;4月18日首台风机吊装完成;5月30日首个330千伏升压站主体浇筑施工完成;6月30日首批光伏子阵具备并网条件;7月10日风机基础土建工程全部完工;8月4日乌图美仁20万千瓦项目光伏组件全部安装完成;9月26日海南220万千瓦光伏项目一至五标段并网发电;9月27日海南130万千瓦风电项目一标段并网发电;9月29日海西诺木洪35万千瓦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

  挂图作战、倒排工期,每一个项目重大节点的实现展现出的不仅是能源铁军的“黄河速度”,更是后疫情时代推动青海经济发展的“加速度”。

(责编:甘海琼、陈明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