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地北西宁人·云端故事会

我眼中的西宁古城变迁

讲述人:马钫

2020年09月16日15:43  来源:人民网-青海频道
 

马钫:生于1940年,改革开放后,曾担任西宁市城东区友谊弹花厂厂长,西宁市政协委员,现为城东区政协文史史料专员。

西宁古城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挥军直指湟水流域,在湟水中游修建西平亭,正式将西宁纳入西汉版图。公元1104年改为西宁州,治所西宁,取“西陲安宁”之意。自此,“西宁”一词始见于青海史籍,至今,已有900多年历史。

西宁古城不但是一个军事战略重镇,也是一个茶马古道南丝绸之路的要冲。俗称“海藏咽喉”。唐代大诗人王昌龄留有绝句: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固执地认为,西宁似乎就是那片“孤城”,通过西宁可以西达西藏,南至四川,北通新疆,东及河西走廊,可见青海西宁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青海自然资源丰厚,横跨汉藏文化的地理位置交接处。赤岭(今日月山)就是明显的分界线,西部的游牧民族经常掠夺边疆人民的财产,但也有互补的自然作用。湟源和西宁在古代形成了茶马互市,文化和货易的友好往来,拉近了与中原政权的联系,也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共同发展。唐代文成公主,与吐蕃松赞干布的美好姻缘,构成了西部社会的安宁与稳定,形成了祖国大统一的和平江山,把西北的少数民族入到祖国的怀抱。

由于西部的社会稳定,到了明清时代,西宁的发展以及社会和平进步,已成为西北的经贸重镇。清末民初,西北的山陕商人和五花八门的手工艺源源不断的涌入到西宁及湟源、湟中、大通等地。青海主要的特产畜产品、矿产、药材,流入内地,或出口国外。青海各族人民所需要的生活必须品,也运到西宁和广大牧区。到了解放初期,西宁人口增加到五万人,在那个年代人口的增长也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

纵观西宁历史,明朝洪武十九年(1386年),修建了西宁卫城,明朝嘉靖年间,修建了东关厢城,按城池计算,西宁总面积约6平方公里,一直到解放时,城区建设没有变化,几百年间全城除了低矮的土平房,就是尘土飞扬的沙石路。加之气候恶劣,自然条件恶劣,西宁的百姓始终生活在落后的城市环境中。当时有一段童谣“西宁的山上不长草,西宁的房上能赛跑,西宁的姑娘不洗澡,西宁的风沙能埋脚。”道尽了西宁的自然环境之差。

1949年以后,西宁人口急遽增加,特别是来自河南、山东、四川等地的建设者和开拓者使西宁的人口飞涨。西宁这座古老的城市容纳不了这么多人口的压力,交通设施落后,生活必须品亏缺,从兰州到西宁唯一的交通渠道只有西兰公路,交通运输业发展滞后。好多物资难以及时的运往西北重要的城市兰州。

解放初期政府压力不少,也影响了城市的发展和百姓的正常生话。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直到1959年,西宁的经济建设突飞猛进,兰青铁路开通,火车首次驶入青藏高原;泥泞不堪的街道拓宽了,街道也变样了,公共汽车也有了,像样的商店百货公司也出现了,各种剧院、电影院有好几家了,街道虽然比不上大都市那么宽广,但也开始繁华了。人们的精神面貌也变了,旧社会的大棉祆,大裆裤子也少了。慢慢的有人穿起了皮鞋,骑上了自行车,留风头的也不少。扬州的理发师远赴西宁,把江南的仪容装扮带上青藏高原,让西部远陲青年的着装打扮直追内地大都市,在西宁街头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改变和影响了西宁街头的风采。交际舞和新歌曲也成为西宁街头巷尾的时代风尚。

在改革开放后的前十年,国家逐渐摆脱贫困,走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行道。从整体来说,我国的国防力量、航天工业有着飞速的发展,青海成为两弹一星的重要基地。时代在变,高原人艰苦奋斗的精神没有变。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迅速提高,超越了任何一个时代。特别是我们这座古老的西宁城发展突飞猛进,让人难以置信。旧时的西宁,从仅有的老照片上看,城池内一片土色平顶平房,鲜见高楼大厦。从内地大都市来的人,都说西宁就是个大村庄,与城市相距很远。但近年来,西宁城内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城市高架路横空出世,机动车辆川流不息,商业网点层出不穷,形成了青藏高原上最大的中心城市,山川秀丽,灯火辉煌,交通四通八达,高速公路的发展和高铁的畅通,以及航空事业的高速发展,把西宁与内地紧密联系成为一个整体,发展带给我们这座古老的城市翻天复地的变化。

多年的南北上绿化和城市绿化,改变了气候和自然环境,使西宁先后获得“全国园林城市”“全国环保绿化模范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旅游示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一系列荣誉称号。人民的生活水己超越以往。随着“一带一路”和西部大开发等战略的提出,更使加强了西宁与国际的联系。

看着我们国家和我的家乡西宁如此之变化,我不禁想赋诗一首,以表心怀:

西平古城茶马道

驼背搭起欧亚桥

马蹄嘶越赤岭山

天路通途国更强

(责编:陈明菊、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