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吹来的时候……

——青海省财政资金助力攻克深度贫困堡垒纪实

王祥奎

2020年09月09日09:08  来源:青海日报
 

泽库县和日镇搬迁新村全貌。

搬出穷山窝安居又乐业。

齐心协力共商今后发展之计。

  图/本报记者 王伟才

  又是一年丰收季。金风吹来的时候,我们走过城镇乡村,走过草原牧户,处处都能感受到财政扶贫资金在脱贫攻坚中所发挥的强有力支撑作用,感受到广大农牧民群众发自内心的喜悦之情。

  自从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一笔笔财政资金的投入,犹如久旱的土地上洒遍了甘霖,贫瘠的山乡呈现出勃勃生机!

  补齐民生短板:

  易地搬迁天地宽

  “2017年,我在公路沿线开办了流动补胎点,生意好时一年能挣4万元左右。2018年,靠着‘530’贷款和到户产业发展资金,又买进了60多头牦牛,找到了增加收入的新路子。去年,我借着村里发展乡村旅游的契机办起了‘农家乐’,收入又增加了2万元。”湟源县日月乡本炕村脱贫光荣户沈生福激动地对记者说。

  为切实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问题,按照“山上问题山下解决”的扶贫思路,2016年,对本炕村107户实施了易地搬迁,在驻村工作队的引导下,搬迁下来的本炕新村依托交通便利等优势,打造“农家驿站”,实施牛羊繁育及外出务工等项目,解决了部分村民的就业。据了解,去年本炕村共有9户将牛羊育肥作为后续产业发展,每年收入共计14.02万元,平均每户增收1.56万元,全村25户农户吃上了“旅游饭”,每户年增收4000元。

  在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民族传统用品开发有限公司创办人三智扎西是一个从放羊娃成长起来的经营户。说起身份上的转变,三智扎西感慨道:“是政府的易地搬迁政策改变了我的命运。”

  三智扎西说,以前我以放羊为生,没走出过大山,更不知道什么是民族传统用品开发。搬迁后我参加了县上组织的民族用品开发培训班,并成立了泽库县民族传统用品开发有限公司,去年年产值就达到了130多万元,而且为村里35户贫困户提供每年帮扶资金500元……说话间,三智扎西自信满满。

  “2016年以来,省财政共拿出66亿元全力推动落实38个县、266个乡镇、1249个村、11.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易地搬迁工作。同时,为稳得住、有发展,立足贫困村自然人文资源,投入资金5.73亿元,对具有旅游资源的208个村,按每村300万元补助标准,支持实施乡村旅游扶贫项目,成功打造了大通边麻沟、湟中卡阳、互助油嘴湾、乐都卯寨、平安袁家村等一批乡村旅游示范村,发展农(牧)家乐3111家,12万农牧民吃上了‘旅游饭’,两万多贫困人口通过旅游实现了脱贫。”省财政厅副厅长张善明说。

  培育特色产业:

  格桑花开分外妍

  黄河岸边,金风拂面。德吉新村,游人如织。记者走进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德吉村青海引福五谷画开发有限公司看到,残疾人拉措吉、夏吾尖措、南吉卓玛正在埋头作画。“我们公司是青海唯一的五谷画研发以及制作企业,也是黄南州残疾人扶贫就业基地。公司通过‘产业+扶贫’的发展模式,为11名残疾人、18名贫困户提供了工作岗位,带动他们投身手工艺品加工事业,手把手扶持困难群众脱贫致富。这期间,政府资金支持为我们公司的发展帮了大忙啊!”青海引福五谷画有限公司总经理索南本说。

  “2016年以来,财政累计投入8731万元新建德吉村,对县域内浅脑山区生存条件恶劣、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7个乡镇30个村2551户946名贫困群众进行了安置。投入资金2.98亿元,大力发展扶贫产业园区,实施了三江源一期、二期扶贫产业园。其中,一期扶贫产业园区于2017年底运营,通过发展扶贫产业、安置工作岗位等方式,扶持坎布拉镇等6个深度贫困乡镇的343户1164人低保兜底户,聘用20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增收近2500元,实现了贫困户的稳定增收。持续发展村集体经济,实施34个贫困村光伏扶贫(7.8兆瓦)项目,建成全省首家扶贫环保砖厂等项目,通过‘入股分红+就业’、购买优良资产、发展农家乐等方式,实现了产业提质增效,贫困户脱贫增收,全县村集体经济实现全部‘破零’。扶持全县86个行政村2379户9103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发展种植、养殖业等特色产业项目,全县贫困群众年人均增收850元。”尖扎县副县长海洋谈起全县脱贫攻坚取得的成效时说。

  从输血到造血,着眼长远发展,产业扶贫是脱贫致富的根本出路,是长远之计,更是深度贫困地区群众实现持续稳定增收的主渠道。

  “为了做大做强扶贫产业,我省持续推进牦牛、青稞产业,与农业银行签订10亿元贷款协议,与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联合实施‘十万头牦牛产业扶贫示范项目’,签订1000万份扶贫大礼包推广销售协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青海牦牛公用品牌发布会,努力把牦牛、青稞产业打造成脱贫增收的‘新极点’;扎实推进光伏扶贫项目实施,全省累计落实光伏扶贫指标721.6兆瓦,每年发电预期收入5.7亿元,直接带动8.74万户贫困户增收;结合‘三区三州’旅游大环线推介,对已实施的208个村乡村旅游扶贫项目进行提档升级,带动贫困人口1.63万户5.54万人;全力打造以刺绣、唐卡、藏毯、银铜器等为主的高原‘青’字号民族手工艺品牌,带动全省近8万贫困群众增收脱贫。此外,为防止贫困村与非贫困村之间的‘悬崖效应’,在全省2358个有贫困人口的行政村每村投入100万元,扶持发展村集体产业。截至目前,全省4146个行政村中,已有91.3%的村实现集体经济收入‘破零’。”省财政厅副厅长张善明如数家珍。

  推动绿色共赢:

  青山绿水助脱贫

  近年来,泽库县根据深度贫困情况,聚力打造省级精准扶贫产业园和县级产业扶贫车间,解决贫困劳力就业岗位270个,人均工资2000元;创建了“企业+合作社+贫困户”产业化经营模式,成功引进大型企业3家,培育地方企业2家,解决贫困群众无技术,产品无市场、无销路等难题,推动泽库品牌走出去,促进泽库特色产品外销。

  泽库县财政局副局长谢安邦说,泽库县人均可利用草场面积小,草畜发展不平衡,呈现出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返贫现象严重等特征。扶贫不但需要授人以鱼,更需要授人以渔。县上把城镇化发展、有机生态畜牧业、劳动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就业、公共卫生服务、教育扶贫等政策和资金捆绑整合,解决了贫困户搬迁后的后续产业发展问题,这样,搬迁户顺利完成转产就有了好路径,牧民乐业安居就没有了后顾之忧。

  宁秀乡拉格日村,以前是泽库县生产生活条件最差的村。2010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仅为3449元,是典型的深度贫困村。

  泽库县扶贫局负责人告诉记者:“2011年初,我们向大家提出了组建合作社的构想,牧户以草场和牲畜折价入股,每股500元。大家将27.47万元的草原奖补资金借给合作社,用于投入畜产品销售的周转,成立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后,草场没有增加一分,牧民的收入却翻了几番。”

  如今的拉格日,已构建起设施养畜、科学养畜、草畜平衡、协调发展为主要内容的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拓展二、三产业增收空间,连续八年分红,全村牧民收入实现了快速增长,2018年已实现整村脱贫,人均收入15330元。2012年至2019年,合作社累计现金分红2369.87万元,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资金变股金、牧民变股东、社员变职员”的六变经营理念,成为乡村振兴的样板。

  说起如今的幸福日子,脱贫户朝加本竖起大拇指说:“感谢共产党,现在我们的日子实话好!”

  格洛是拉格日村合作社的放牧员,放牧着350只羊。进入夏季,勤快的格洛每天清晨5点就起床,收拾打扫羊圈,再赶着羊去牧场放牧。“没有入社前,因为家里人口多,草场少,孩子小,我和妻子又时常生病,缺少劳动力,生活很贫困。现在我们两口子在合作社放牧,一年的收入有六七万元,生产指标完成后还有奖励,我和妻子的病也治好了,致富奔小康的精气神更足了!” 格洛说。

  “脱贫攻坚战以来,我省积极探索生态扶贫新路子,全省共组建961家生态畜牧业合作社,6.5万户入社群众实现了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牧民变股东;培育扶持380家造林(种草)专业合作社,全年各类营造林工程务工带动农牧民群众8.2万人;省财政投入5.46亿元,设置2.9万个生态管护岗位。同时,严格落实各项生态补奖政策,在一个战场打赢‘脱贫攻坚’和‘生态保护’两个战役,使更多贫困群众从生态保护中获益,实现生态保护和脱贫攻坚的良好互动。”张善明说。

  据了解,自2016年以来,省财政紧紧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整体目标,累计投入资金达840亿元,年均投入210亿元,占我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2.8%以上,全面支持贫困县教育、医疗、就业、住房、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保障,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落实落地。截至目前,全省1622个贫困村、52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基础保障、公共服务、内生动力明显增强。

  五年来,省财政始终坚持把稳定增收和持续发展作为脱贫攻坚重中之重,切实发挥好财政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政策体系,构建了省级专项扶贫资金每年增长20%以上的投入保障机制。

  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侯碧波说,2020年我省全面落实中央关于省本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占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比例不低于30%,省级专项扶贫资金每年增长20%以上的投入要求,持续加大省级财政投入。今年,仅省级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就已安排21.6亿元,较2019年18亿元增长20%。我们将继续把产业扶贫作为财政支持脱贫攻坚各类投入的优先支持方向,积极创新和推广切实可行的资产收益扶贫模式,探索出一条符合青海实际的脱贫攻坚之路。

(责编:陈明菊、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