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力就餐成风尚

赵 睿

2020年08月31日09:28  来源:青海日报
 

一家六口人要分食两碗米线。青海日报记者 赵睿 摄

  一对老夫妇分吃一份酿皮。

  8月22日,海东市平安区平安驿袁家村·河湟印象景区内游人如织。中午时分,各家餐饮店铺内食客云集,品味着不同种类的各色食物。

  从河北省首次来青海的王建国夫妇在过桥米线店里,点了一碗特色米线,直径15㎝的大碗上桌,四溢的鲜香瞬间让人垂涎欲滴,他俩说:“味道真不错,尤其是这个汤,咱俩吃完这碗再去尝尝前面的杂碎。”而坐在隔壁桌的年轻人点了肉酱米线,碗小却贵了很多:“老板,为啥我这个比他们点的贵2块钱,碗还小了这么多?”没等老板回答,旁边的熟客替老板回答:“他家的特色米线主要就在汤,所以碗比较大,但里面的干货每种米线都一样是二两左右,一般每个人基本都能吃饱,不过大多数人都会共享一碗。”

  在袁家村的小吃街上,大多前来的食客都会吃上几种食物,为了给肚子留足空间,经常是几个人分吃一份。商家了解这一特点,都根据自己所出售食品的特点调整分量。

  在酸奶坊,一个个青花小碗非常养眼,吸引着食客前来品尝。“酸甜可口奶味醇厚,每次来我都会吃一碗,小半斤的分量开胃刚刚好。”家住平安镇的张娜偏爱甜食,非常青睐袁家村的酸奶、甜醅、牛奶鸡蛋醪糟,因为分量不多,每次她都能吃一遍,感觉非常满足。

  从景区开业就在此经营的郭佳乐专售卤猪蹄,两年来积累了不少老顾客,有的人会专程驱车1-2个小时来解馋,一单买十几个是常事。“我感觉现在节约是大气候,我的店周围有卖豆腐脑的、手擀面的,经常有人买猪蹄佐餐,但我很少看到有人剩饭,如果感觉吃不完,一定会把猪蹄打包,而把汤食吃完。”

  不仅小吃经营者会调整分量,就连正规餐厅也会根据实际调整菜单。在撒拉人家,商家对撒拉宴的菜单做了“本地化”处理,减少了面点的数量和种类,多了一些菜品。“我们为此专门向景区管理部门申报,得到批准后才改的,改完之后客人们都评价很好。”老板说着,向一桌落座的客人介绍着自家菜品的特点,还根据人数提出菜量建议,并告知哪些可以选择打包。

  此外,袁家村景区有一套独特的考核机制:所有商家都使用景区指定的收款系统,营业额会定期进行排名,末位商家在达到一定时间后就要撤出景区。这种做法,也从侧面避免了因食物不好吃被丢弃而造成的浪费。

  记者在平安驿硒岛·生态园的包间走访中发现,有客人的12间中仅有一间剩下一点汤菜,其余的或是“光盘”,或是打包。餐厅经理王小琴说:“我们是清真餐厅,菜量比较大,我们会按照人数建议客人点菜的量,而且客人可以选择先上一部分吃,去景区里逛逛之后再上其余的,一顿饭分成两顿吃,基本不会剩,再吃不完的就打包。”

  从服务员处,记者还了解到,一个普遍的好现象是,顾客现在点餐都很理智,剩饭的量与前些年比起来减少很多,并且都会将剩下的食物打包,城乡居民的节约意识不断增强。

  反对浪费,需要每个人都行动起来。既要消费者养成节约的习惯,也要餐饮从业者们花些心思和用心服务,共同努力使节约蔚然成风。

(责编:刘沛然、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