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草甸做“CT” 问诊江源生态隐患

——江源科考探测高原草甸地下空间结构见闻

李 宁 李思远 吴 刚

2020年08月31日09:22  来源:青海日报
 

  8月13日,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的科考队员周华敏(右)与吴庆华在澜沧江上游扎曲附近核对数据。

  8月10日至19日,由17位研究人员组成的江源科考队完成了对长江正源沱沱河、南源当曲、北源楚玛尔河和澜沧江源的水资源和生态状况的综合科学考察。

  新华社记者 吴刚 摄

  新华社记者 李 宁 李思远 吴 刚

  “波形图数据出现异常,可能遇到了石块,这条线得重新走一遍。”从事地球物理探测研究的周华敏博士盯着眼前的电脑屏幕发出提醒,身后的几名同事拿起仪器核对数据。

  这是由长江技术经济学会和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共同牵头组织的2020年江源综合科考的一幕。8月10日至19日,由17位研究人员组成的江源科考队完成了对长江正源沱沱河、南源当曲、北源楚玛尔河和澜沧江源的水资源和生态状况的综合科学考察。

  周华敏说,江源地区生态脆弱,水土流失风险高,薄弱的覆盖层一旦遭到破坏,裸露的黑土滩就会像疮疤一样分布在山坡,极易造成沙化,威胁整个生态环境,“就像人类皮肤受到创伤出现病变一样,草甸也会生‘皮肤病’。”

  “我再调整一下行进路线和高度。”从事地下水环境研究的吴庆华博士几乎把身体贴在了草甸上,他一手扶测距轮,一手推地质雷达,缓慢行进。“土地泥泞,草甸凹凸不平,为保证探测不出现误差,只能一寸一寸地挪,确保地质雷达紧贴地面。”

  几经调整,实时绘制的地下空间结构图在电脑屏幕上徐徐展开,黑白两色波形图清晰地记录了地下鼠兔洞穴的深浅大小、坑道密度、连通情况。

  过去,观测鼠兔洞穴多依靠“土办法”——灌水、烟雾、挖掘等手段,不仅对草甸植被造成严重破坏,且耗时长,观测效果差,事后还需回填修复。

  如今,运用新技术,探测鼠兔洞穴像是做“CT”,帮助地质工程师观测肉眼难以直接看到的内容。“根据接触的介质不同,地质雷达所发射的高频电磁波会产生不同反射,经电脑计算合成可视化波形图,这和体检做‘CT’检查原理相似。”周华敏说。

  从事水文与水资源研究,连续两年登上青藏高原的袁喆已经成为一名“老江源”。在他眼中,鼠兔洞穴意味着相关灾害对地表植被的破坏,也表明了地面径流发生的变化。袁喆说,鼠兔洞穴成为降水入渗地下的“优先通道”,不仅减少了地面径流的形成,更降低草甸涵养水源的能力,一定程度上影响江源地区水生态系统。

  “江源的一点点改变,可能会对全流域带来全局性的影响。”长江科学院副总工程师谭德宝说,希望科考能为保护地区生态提供参考,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纯净的土地。(新华社西宁8月28日电)

(责编:刘沛然、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