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日子才开始

张多钧

2020年08月31日09:06  来源:青海日报
 

易地扶贫搬迁让共和县廿地乡切扎村尕么吉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共和县廿地乡切扎村家家庭院开满花。青海日报记者 黄灵燕 摄

  8月17日下午,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城北新区环城北路的切扎措哇村。“嗒嗒嗒”,缝纫机的声音断断续续,不时还能听见孩子玩耍时爽朗的笑声,追寻着缝纫机的声音和孩子的笑声,我们来到了仁青加的新家。

  院子是用铁围栏围住的,并不算高,迈腿就能跨过去。院子的左侧,种着一片洋芋,开满了五颜六色的小花,院子的右侧,种着一些简单的蔬菜,还有向日葵迎着太阳的方向,竞相绽放。

  走进屋子,一排封闭的阳台,哥哥带着妹妹在阳台上做游戏。客厅铺着地毯,墙上挂着电视,电视的上方挂着领袖像。客厅右侧的卧室里,仁青加正坐在缝纫机前在赶制新藏服,妻子在旁边打下手,旁边一个床上摆放着成品。这间房子是仁青加的工作室。

  今年44岁的仁青加,是共和县廿地乡切扎村人,该村距离县城30多公里,是纯牧业村。早些年,仁青加一家过着游牧生活,收入微薄难以养家。如今一切都在变好,仁青加一家搬迁到了共和县城北新区环城北路的切扎措哇村。措哇意为搬迁,这个地方距离县城不足3公里,仁青加说:“距离县城这么近了,干啥都方便了,好日子才开始。”

  切扎村是共和县4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全村476户1719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74户644人,因地处偏远牧区,居住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薄弱,“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

  谈及以前的生活状况,仁青加不禁感慨地说:“以前村子里没水没电,照明靠蜡烛,吃水要到2公里外的泉眼背或用牲口驮,烧火取暖用的是牛粪。”

  2017年,共和县坚持搬迁与脱贫同步、安居与安业并重,投资2550.06万元对全村居住偏远、分散的144户471名农牧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其中将43户137人非贫困户就近分散安置,将101户334人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统规自建住房方式,易地安置于恰卜恰镇城北新区,新村取名切扎措哇村。

  走在切扎措哇村,一排排藏式新居错落有致,村广场上高高升起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格外鲜艳,平整的水泥路四通八达,路边和房前屋后种满了花草树木,干净整洁的新村内,三三两两的群众或悠闲散步,或在广场的健身器材上锻炼,脸上绽放出幸福的笑容。

  切扎措哇村幼儿园的围墙上,贴着“房前屋后都干净,人前人后都精神”的标语,展现出搬迁后的切扎村牧民崭新的精神风貌。

  “现在才知道什么是好日子,出门就有幼儿园,去县城坐公交车几分钟就到了,挣钱比以前方便了。”仁青加感觉这就是他的小康生活。

  仁青加熟练掌握着裁缝技能,以前在村里却无处施展,一年最多就是做几件衣服,挣不了几个钱。搬迁到新村后,凭借距离县城近的区位优势,仁青加和县城的一家服装公司签订了销售合同,所有原材料由服装公司提供,他只做加工,挣手工钱,每个月能做10套藏服,收入在2000元至3000元不等。

  这是仁青加一家收入的一部分。仁青加算了一笔账,作为生态管护员,每个月有1800元的固定工资,草原奖补每年3423元,搬迁后草山租赁出去,每年收入2100元,务工收入每年将近3万元,总的算下来,一家一年的收入快接近6万元了。

  相对于仁青加,隔壁的拉吉加相对困难一点。但是在各项政策的扶持下,拉吉加的生活水平也在一年比一年提高。

  拉吉加今年56岁,老伴去世了,女儿出嫁了,儿子分家了,她独自和6岁的孙子生活。因为岁数大了,无处务工,收入绝大多数来自政策性收入,草原奖补资金每年近1万元,低保每年收入8000多元,搬迁后原草场租赁收入12000多元。

  “多亏党的政策好,才能告别以前的游牧生活,住进宽敞明亮的大房子,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如今实现了。现在一年的收入虽然不多,但也能让我过上满意的生活。”拉吉加拉着乡上干部的手说。

  除了这些收入,拉吉加还有村集体产业分红。

  共和县为了切扎村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2019年依托109国道和共茶高速公路出口的公路沿线优势,投入省级乡村旅游扶贫专项资金300万元,加上切扎村建档立卡户到户产业发展资金405万元,县级财政又配套了153.69万元,实施了廿地乡切扎村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

  切扎措哇村广场旁,就是村集体产业所在地,一排2层的楼房。楼顶的“藏家客酒店”几个大字格外醒目。一层有14间商铺,用于餐饮、住宿、车辆维修等,二层有19间客房,村委会将产业楼以6年240万元整体外租。

  商铺及宾馆已经快装修完了,预计国庆节左右正式营业,届时,除了为村里贫困户提供多个就业岗位外,还能为仁青加、拉吉加等贫困群众分红,他们的生活质量及生活水平也将进一步提升。

(责编:刘沛然、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