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技术人才 助力产业发展

谭 梅

2020年08月26日09:39  来源:青海日报
 

  在安小龙的指导下,西葫芦长势良好。

  平安富硒羊肚菌喜获丰收,2020年产量是去年的2倍。海东市富硒委供图

  格尔木市河西农场试种的“海水稻”。海西州人才办供图

  立秋不久,在海东市平安区白沈沟富硒果蔬种植示范基地人参果大棚里,累累的果实挂满枝头,让人垂涎欲滴。大棚主人李治云忙着剪枝、管护,采摘人参果,丰收的喜悦洋溢在他的脸上……

  李治云告诉记者:“根据市场需求,他家现在承包了十个大棚调整了种植结构,从云南引进新的人参果苗子,根据专家的指导和种植要求,年初倒茬以后头茬的果子长得很不错。”有“富硒”的优势,且绿色纯天然无污染,果子供不应求,李治云初步计算,一个棚大概能产2000公斤,能赚3万多块钱。

  丰收自然喜悦,而喜悦的背后,李治云也碰到很多困难。“新引进苗子的时候,总会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还好有安工的指导才能有目前的收获。”被李治云亲切称为“安工”的,就是他这座大棚的技术指导员甘肃省农科院副研究员安小龙。

  人才请进村

  让技术生长在泥土里

  近年来,海东市充分发挥人才和科技优势,引进科技型、实用型等各类人才进入田间地头,立足当地自然条件,引导发展富硒果蔬种植,促进了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2014年青海启动了‘三区’科技人员专项计划,我觉得实施科技创业的春天又一次来了。”安小龙说,自从成为了平安区“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的科技人员之一,就致力于平安区高原温室富硒果蔬发展的项目,引进示范推广日光温室富硒蔬菜、水果新品种新技术,打造高原富硒果蔬品牌。

  自打白沈沟富硒果蔬种植示范基地建成开始,安小龙就成了这里大棚里的重要人物,主要负责平安区白沈沟富硒果蔬种植示范园的技术指导工作。在平安只要提到日光温室,他精湛的技术和扎实的作风就无不为大家而称道。白沈沟富硒果蔬种植示范基地园区规划面积5000多亩(每亩≈0.067公顷),在他的精心指导下,现已完成日光温室种植1000余亩,从苗木种植到生育期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各环节,都有他指导村民们进行科学管理。

  因为反季节果品种植的缘故,冬季管理,春季摘果,让每年春节家家户户举家团圆迎新春的时节成了大棚生意红火的时节,也成了安小龙最忙的时间。为提高大棚油桃种植水平,安小龙放弃团圆相聚休闲度假的春节时光,手把手地向种植户传授花朵授粉、调控技术,提高果品的产量与质量;为改变传统的栽培方式,他亲自操作演示,修剪整枝;为了控制病虫害,他天天出入温室,诊断病情,开方配药;他充分发挥自身专长,向农户推广了26项高新技术,受到当地百姓的一致好评。

  富硒果品的成功种植,带给当地村民的是翻番的收入。守着富硒大棚这方“宝地”,不少群众也开始研究起种植技术,在已有果品的基础上,不断引进和尝试新品种果蔬的种植。

  而位于海东市平安区古城回族乡古城村的富硒羊肚菌则在今年4月实现大规模反季种植。据海东市富硒委副主任时福存介绍,“今年种植的这批反季羊肚菌在6月底已经开始采收,一亩地产量达200公斤,是过去产值的2倍。”之所以有了如此好的产量,也是跟新种植技术引进和专家指导分不开。

  2017年,经过多地考察和多方论证,平安区首次从四川省农科院土肥所引进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并邀请四川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专家蒋元继传授种植的要领,在平安区三合镇瓦窑台村进行反季羊肚菌试验种植,2018年,在前期试验种植成功的基础上,今年大规模在古城乡新建的39座大棚里种植反季节羊肚菌,带动周边农户1600人就业。

  据羊肚菌种植大棚负责人者旭告诉记者:接下来他将借着专家指导及高校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形成“产、学、研”联盟,采取“公司+科研示范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由企业进行科研示范,对菌种提纯复壮,同时为农户提供优质菌种、营养袋和生产技术指导,由农户和合作社进行种植,形成规模经营,逐步将羊肚菌产业发展成为平安区新型产业。

  而像安小龙、蒋元继这样,带着农业农村发展所需要的科技、信息、管理、资金走进田间地头,把技术创新的成果就地转化,让老乡们的腰包鼓起来,产业发展快起来的富硒产业专家在海东市还有很多。为充分发挥富硒资源优势,打造一二三产融合的富硒产业链条,推动富硒产业集群发展,2016年至今,平安区引进培养26名产业人才,成立“海东市平安区高原富硒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专家工作站”,持续推动平安区富硒产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成为平安区本土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

  安小龙说:“作为青海省‘三区’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经历更让我明白,科研是要解决生产一线的实际问题,要壮大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三区’科技人员专项计划的实施,为像我这样的科技人员搭建了一个转化科研成果、服务基层创新创业的平台,我可以理直气壮地下乡服务农户了,通过创新创业促进成果转化落地,增加农民收入,实现我的科技创业梦。”

  以项目引才

  带来田野里的新希望

  青海可以试种“海水稻”了!这消息令人欣喜。

  所谓“海水稻”并不是在海水中能生长的水稻,而是对耐盐碱水稻的形象化称呼,指能在盐碱地、滩涂等高含盐量的土地上生长的特殊水稻。而地处柴达木盆地核心区的格尔木市,就拥有适宜“海水稻”生长的特殊地理条件,今年6月,在海拔2800米的格尔木市河西农场,100亩“海水稻”开始试种,德令哈市也试种1亩。这是“海水稻”首次在高海拔的青藏高原试种植。目前水稻长势良好,已出穗。

  据了解,“海水稻”的种植是我省首届“智汇三江源·助力新青海”人才项目洽谈会期间,引进的“高海拔耐盐碱水稻种植专家团队”,依托袁隆平、李继明等院士专家团队研究的第三代杂交水稻技术及其耐盐碱水稻种植成果,借助分子生物学、常规回交育种技术及水稻种质资源筛选,进行高海拔地区耐寒耐盐碱水稻育种研究。

  据实施该项目的青海昆瑶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鄢芙蓉介绍,针对格尔木独特的自然条件,袁隆平海水稻团队通过自主研发技术、优化最优配比,运用水稻耐盐碱试验、耐寒试验、耐旱试验等方法专门培育出了高原寒地海水稻。6月初,温室大棚里培育出的海水稻被移栽到盐碱地中。

  “通过‘人工+机械’的方式新开垦的盐碱大田试种的100亩水稻,旨在进行数据观察,培育水稻耐盐碱新种质,筛选出适宜柴达木盆地气候和土壤环境的水稻品种。”袁隆平海水稻团队工作人员表示,同时开展高海拔耐盐碱水稻标准化种植试验示范,制订一套高海拔盐碱地水稻种植技术标准,为后期大面积试种提供数据样本。

  这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2020年以项目引才的一个典型。近年来,海西州紧抓“五个千”产业集群发展和区域特色产业需求,把项目引才作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促进发展循环产业的有力抓手,推动实现人才与项目深度融合,以产业催生人才聚集,为海西“一优两高”战略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撑。

  数据显示,通过项目引才、兼职引才、飞地用才、顾问指导、挂职引进、退休特聘等方式,2020年海西共确定人才项目16个(含援青项目2个),涉及项目资金54亿元,涵盖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新材料、高原特色生物等多个领域。青海省首届“智汇三江源·助力新青海”人才项目洽谈会期间,集中签约项目7个(其中重点项目1个,援青项目2个),引进高端创新人才32名,高海拔耐盐碱水稻种植专家团队1个、膜分离技术团队1个,正逐步形成“人才紧跟项目走,项目依靠人才兴”的互融互促局面。

(责编:刘沛然、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