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浙江杭州高新区(滨江)喜讯连连:新华三集团成为中国移动2020年第一标的最大中标企业;杭州中恒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研发全栈式5G通信电源解决方案;浙江大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自动红外体温筛选设备供不应求;浙江红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巡检机器人,连续中标云南电网、内蒙古电网、国家电网的特高压输电等项目……特殊时期,杭州高新区(滨江)却韧性十足、活力迸发,不少高新企业逆势增长。数据显示,上半年该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4.5%,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4.8%。
杭州高新区(滨江)为何能展现出强劲韧性?
重视创新,优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应对疫情带来的冲击,杭州高新区(滨江)企业积极开展国产芯片的适配研发,加快集成网络、技术、存储、安全等国产化电子元器件的整机设备开发,强化芯机联动,新华三、矽力杰、纳晶科技、长川科技等优势企业均实现快速增长,上半年区域集成电路产业营收增速达到18.7%。
创新非一日之功,高新区企业长期专注于研发。近年来,宏杉科技、恒生电子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 20%—30%。2019年,杭州高新区(滨江)全社会研发投入166亿元,占GDP比例持续多年保持在10%以上。中恒电器相关负责人表示:“2017年到2019年,中恒电气持续投入研发,不断推动技术的更新换代。”自2017年起,中恒电气瞄准5G,分别与腾讯、阿里巴巴携手,全资组建联合实验室,进一步推进各项研发工作。
抢抓新机遇,发力新产业。高新区内海康威视、大立科技等企业,基于视觉识别领域的技术积累,将数字技术嵌入生命健康产业,快速投产红外热成像仪、核酸检测仪等新产品,开拓新增长点。据统计,上半年杭州高新区(滨江)医药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产值增长41.3%和42.4%。
杭州高新区(滨江)产业发展保持活力,与良好营商环境密不可分。在复工复产之初,高新区(滨江)政府快速出台政策,及时拨付各类资金31.87亿元,协调解决企业问题6396个,以“主动报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的理念服务企业,使企业损失降到最低、复工达产快人一步。对此,创业者游步东深有体会:“杭州高新区(滨江)为安商稳商提供的一系列服务,让我们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能够安心在这里大展身手。”
“今年是杭州高新区(滨江)成立30周年。30年来,高新区(滨江)打造出一条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从关键控制芯片设计,到传感器和终端设备制造、物联网系统集成、网络通信设备、信息软件开发以及电子商务运用,再到网络运营服务、云计算、大数据应用、网络安全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全产业链体系,培育出一批具有竞争力的行业冠军。”杭州高新区(滨江)有关负责人说,未来将构建更有韧性的产业体系,完善更有活力的企业生态系统,形成发展动力更强、抗压性能更好的协同机制,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第一书记当“家教”(扶贫印记) 张元太正在向牧民了解生产经营情况。 张元太正在为牧民家的孩子辅导作业。 8月,草原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季节。一大早,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玛龙村第一书记张元太就和同事赶到牧民家里,调研牲畜生长情况。当看到一对小姐…【详细】
奋力谱写美丽中国青海新篇章 云锁牛心山。 白永花 摄 生态三江源。 海北州林草局供图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给予青海的生态定位,也是给予青海的发展定位,更是党和人民给予青海的殷切嘱托…【详细】
天然林:青海大地 最美的生态底色 赵金德 摄 天然林是大自然对人类生存发展最好的馈赠,也是保障人们生产生活的天然屏障。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天然林保护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天然林保护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党的十九大…【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