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城北区中医医联体探索基层中医药发展新模式

2020年08月18日15:00  来源:人民网-青海频道
 

近年来,西宁市城北区中医医联体改革紧紧依托“省中医院+区中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村社区卫生室(站)”中医专科医联体形成的战略平台,广泛开展医院管理、医疗服务、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技术协作、人员培训、专科建设等方面合作,形成管理、人才、技术、设备、科研、教学等医疗资源下沉、互补和共享,有效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断促进了中医药事业均衡发展。

构建“利益共同体”,基层医疗机构技术水平和中医药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围绕北区中医专科医联体平台,拓宽工作视野外延,加入重庆市中医脾胃、卒中病专科联盟,与烟台解放军107医院签订帮扶协议,构筑中医专科医联体“利益共同体”。签订帮扶协议以来,累计选送各基层医疗单位27名医疗骨干前往上述医院进修锻炼,进一步推动了医联体成员单位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救治水平、管理服务等方面提升能力水平。同时,医联体积极搭建与上级医院、省市全科培训中心的沟通平台,定期输送中医药人才参加省市培训。累计开展中医业务知识培训57人次,在职在岗中医药人员参加中医继续教育384人次,累计选派出6人次到青海省中医院参加半年以上的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充实了区级中医师资力量。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形成中医特色,其中,城北区中医院被评为西宁市中藏医名院,城北区中医院糖尿病科被评为青海省中藏医名科,各医联体成员单位均能开展10种以上的中医适宜技术,扩大了中医服务范围。进一步畅通深化省内外中医人才互动交流渠道,打造“名医工作室”,遴选年轻医师“拜师学艺”,带动医院中青年业务骨干,全区现已成立6家“名医工作室”,开展师带徒9人,余顺祖工作室、李华东工作室、郑磷挺工作室先后在沙疗、蜡疗、中药塌渍新特色疗法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广受患者好评,年门诊量增加8.52%。全区“国医堂”建设不断向下延伸,由区政府投入建成工具厂社区卫生服务站、北川河社区卫生服务站“国医堂”,同时在严小村、大堡子村、西杏园村、祁家城村、花园台村卫生室开展中医药服务,全面实现乡村中医药服务全覆盖。目前,全区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乡镇卫生院、1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38个村卫生室基本都能提供中医药服务。

打造“责任共同体”,发挥合力作用推动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传承发展。对标《城北区区域中医医疗联合体实施方案》《城北区中医医疗联合体章程》,整合辖区医疗力量,探索权责一致的引导机制,开展预约诊疗、专家坐诊等服务,切实解决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出台《城北区基层医疗机构中医类别优秀人才纳入院内同工同酬管理实施方案》,完善中医药人才激励、考核机制,由区财政负担纳入同工同酬人员的基本工资,进一步稳定了基层中医人才队伍。开展医联体健康扶贫下基层巡回医疗和健康教育,对农村的多发病、常见病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强化农村居民防病和自我保健能力,不断提高中医医联体医疗服务水平。开展基层卫生中医药适宜技术知识竞赛和专业技术人员中医药特色技能操作“大比武”,在辖区医联体内建立起比、学、赶、帮、超的氛围,培养和锻炼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中医队伍,带动北区中医药事业的良性循环。

下一步,北区将进一步强化中医医联体改革,充分整合区域内医疗卫生资源,依托中藏医药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疗、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强化省市区卫生健康部门联动,做大做强北区中医特色专科品牌,完成中藏医医师基层卫生机构全覆盖,实施中医技术优势互补,实现人才、技术、设备、科研、教学等医疗资源共通、共享、共兴、共赢。(来源:西宁市城北区委宣传部 范生栋)

(责编:陈明菊、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