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路上,西宁城乡“齐步走”

 陈 曦

2020年08月14日10:11  来源:青海日报
 

脱贫户采收种植的当归。大通县委宣传部供图

奶牛养殖场内,养殖户喜笑颜开。大通县委宣传部供图

养殖场内工人在分拣鸡蛋。大通县委宣传部供图

表彰脱贫光荣户。湟源县委宣传部 供图

  2016年至2018年集中攻坚,全市6.5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330个贫困村全面退出,辖区三县顺利“摘帽”。

  2019年建档立卡系统192户、563人全面脱贫,全市实现绝对贫困“清零”。

  2019年,全市485个非贫困村100万元的村集体经济发展引导资金全覆盖。人均5400元的有劳动能力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到户产业扶持全覆盖……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宁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制定了“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的脱贫攻坚目标任务,高位推进、压实责任、靶向施策、民生兜底、补齐短板、凝聚合力,狠抓问题整改和责任、政策、工作“三落实”,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脱贫摘帽后,全市坚持频道不换、靶心不散、力度不减,扎实推进“补针点睛”专项行动,加快实施“九大脱贫后续巩固行动”,全面巩固提升脱贫质量,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靶向精准施策 稳步增收脱贫

  走进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向化藏族乡将军沟村村民李成栋的家中,干净整洁的院落、牛棚里茁壮成长的牛犊以及一台标有“脱贫光荣”的崭新拖拉机,静静地述说着这个家庭的故事和美好的未来。

  然而对于过去的李成栋来说,现在的一切都是不敢想的。那时候,由于缺少劳动力、缺少技术、缺少发展方向,他们一家辛苦劳作一年下来的收入还不到2000元,而整个村子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仅有2400元。

  直到2015年11月,奶牛的声声低吟打破了将军沟村的寂静,也打开了村民们脱贫致富的大门。驻村工作队通过调查摸底,盘点资产,迅速摸清致贫原因,并结合实际确定了“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化发展模式,利用每户每人5400元产业发展资金为20户贫困户购买奶牛53头,发展奶牛养殖产业。

  与李成栋一样,村里曾经有过养殖经验的村民们都借此走上了脱贫的道路。大家纷纷忙着搭建牛棚、准备饲料、对土地施肥……这个过去几乎与世隔绝的村子变得热闹了起来。

  自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西宁市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累计投入各类产业扶贫资金16亿元,实现了“五个全覆盖”,即:每个贫困县不低于1500万元的扶贫产业园引导资金全覆盖;贫困村每村228千瓦光伏扶贫全覆盖,三县3个光伏电站建成并网发电,每个村集体每年净收益25万元左右;贫困村每村50万元的互助发展资金全覆盖; 485个非贫困村100万元的村集体经济发展引导资金全覆盖;人均5400元的有劳动能力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到户产业扶持全覆盖。

  同时,三县入选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投资8100万元,在27个村实施乡村旅游扶贫项目。争取国际农发基金贷款1.98亿元,实施青海六盘山片区扶贫开发项目4类43项,惠及3.97万贫困人口。

  加大民生保障 补齐发展短板

  走进位于湟源县日月藏族乡的兔尔干新型农村社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凸显河湟文化、整齐划一的二层小楼房,处处可见新农村新面貌新气象。这里居住着从小茶石浪、大茶石浪、乙细3个整体村和牧场、下若药、兔尔干3个村的部分社整体搬迁下来的2600多名村民。

  今年54岁的曹成海是2017年3月份从小茶石浪村搬到这个社区的,坐在自家宽敞明净的大客厅里,他高兴地对记者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还能住上这么好的二层小楼,又温暖又干净又方便。看病容易不说,孩子上学这个最关键的问题也解决了。”

  作为全省第一个新农村社区,如今的兔尔干新型农村社区游客服务中心、污水处理厂、幼儿园、休闲广场、停车场等旅游和生活设施已逐一建设完成。2017年,兔尔干新型农村社区被列入第四批全国传统村落名录,所在的日月集镇也被誉为“日月山下第一镇”,荣获了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称号。

  为让更多的老百姓享受到政策的红利,西宁市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精准锁定4078户14262人,多措并举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并已全部搬迁入住,多渠道支持后续产业发展,彻底解决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问题。并全面完成攻坚期内贫困户危旧房改造计划,改造危旧房4098户。15年教育资助政策惠及所有贫困家庭,全市控辍保学率达到99%,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组建了全国首个市县乡村四级紧密型一体化医联体,在全省率先实施了“幸福西宁·健康药箱”和13种慢性病贫困患者免费日常用药项目,受益群众分别达到56.92万人次和22.37万人次。

  同时紧盯水电路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加大投入,强力攻坚,4万贫困群众饮水安全得到巩固提升,全市乡镇大电网、行政村道路硬化、有线网络实现全覆盖,无线网络覆盖率达到98%,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9.5%。

  扶贫扶志扶智 发挥主体作用

  8月6日,在湟中区上新庄镇的小韩打字复印社内,韩洪昌手中拿着照相机正在为顾客拍摄证件照,一旁的妻子正在帮忙为进来的顾客复印文件。虽然外面飘着小雨,但二人却热得一头汗水。

  看到这样的景象,谁也想不到,5年前的韩洪昌还是一个对于未来生活不抱有太大希望的单身汉。母亲股骨头坏死,行动不便需要照料,而自己又没有致富技能,也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只能在家务农,以至于三十多岁还一直没有成家,日子过得清苦,感觉生活也没有奔头。

  2015年,有过开打字复印店基础的韩洪昌被驻村工作队注意到,在与其商议后,工作队为他找到了一条“小康之路”。利用扶贫产业资金购买新设备、自主学习相关制图软件和摄影技术。2017年,小店实现纯收入一万多元,韩洪昌家也在年底顺利实现脱贫。

  摘掉了贫困的帽子,韩洪昌也靠着自己的努力获得了一份属于他的荣誉。2019年,他因产业规模取得显著成效,并在全镇范围内起到良好的宣传示范带动作用,当年10月被评为县级脱贫光荣户,有幸被邀请参加湟中县2019年全国10·17扶贫日暨脱贫光荣户表彰大会。

  然而像韩洪昌这样的脱贫典型却不在少数。脱贫攻坚战役中,西宁市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出台了《关于开展移风易俗推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弘扬家庭美德,规范村规民约,贫困群众精神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在思想上、精神上进行帮扶,深入开展“精神脱贫集中宣讲”和“五星级文明户”评选等活动。评选表彰脱贫光荣户930户,通过身边人、身边事,引导带动贫困群众激发内生动力,依靠自身努力战胜贫困,实现勤劳致富。

  同时组织1.5万名贫困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号召贫困群众参与扶贫项目及村级公益事业,鼓励有条件的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依靠自身努力勤劳致富,实现增收脱贫。

  【视点短评】一鼓作气奔小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彰显“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价值追求,自觉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这不是阶段性的工作要求,而是我们一以贯之的使命担当。

  从2000多年前的《诗经》开始,“小康”就成为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代名词,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美好愿望。我们对小康的认识与追寻,历经时间的洗礼,一步步让梦想照进现实。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也是最客观的见证者。2016年以来,西宁市投入各类扶贫资金90.5亿元,实现3个贫困县摘帽、330个贫困村退出、6.5万人脱贫,贫困地区整体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地区生产总值、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提前实现“翻一番”,城镇化率、基本养老参保率等多项指标已全面完成。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应充分认识到奋斗的连续性。坚持党的领导,持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抓好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响鼓重锤、一鼓作气,不停顿、不大意、不放松,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决不让一个贫困户和边缘户在小康路上掉队,为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画上句号。

  坚定决心不松劲,精神抖擞向前进,只要上下一心、各方联动,对标每项任务、对表每个目标,吹响冲锋号,发起总攻势,就能以非常之举成就非凡之事,让人民群众收获满满的幸福感!

 

(责编:陈明菊、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