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推进乡镇纪委“三化”建设 让基层监督提质增效

王丽娟 祁占红

2020年08月11日09:30  来源:青海日报
 

海东市乡镇纪委“三化”建设动员部署会。

组织各县区纪委监委有关人员赴外地学习。

海东市乡镇纪委“三化”建设推进会。

  “以前接到信访举报案,‘缺人手’是最让我头疼的问题。”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丹麻镇纪委书记、监察专员杨朝森说道,“乡镇纪委‘三化’建设开始后,县纪委监委统筹协调我们周边几个乡镇的纪委书记形成了片区联动协作组,联动协作让我们从‘一根绳’变成了‘一股绳’,切实解决了‘查案难’的问题。”

  作为我省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改革试点,海东市牢牢抓住先行先试改革契机,立足实际,部署开展乡镇纪委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以下简称“三化”建设),让基层监督提质增效,推动监督向基层延伸,有效打通监督的最后一公里。

  “基层是纪检监察工作的基础和关键环节,没有基层纪检监察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全市纪检监察工作的全面提升。”海东市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潘锋表示,“我们在摸底调研的基础上,积极向市委建议,提出了‘12345’工程,即‘一个意见引领、两个步骤推进、三类标准建设、四项工作规范、五类制度保障’的工作思路,对全市乡镇纪委‘三化’建设做出顶层设计。”

  海东市乡镇纪委“三化”建设坚持市委总体谋划,印发《关于全市乡镇纪委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海东市纪委监委统筹协调,定出时间表,明确路线图;各县(区)委主体抓,确保人员、场所、经费三到位;县(区)纪委监委、乡镇党委具体抓,有力有序全面推进,形成了“市指导、县主抓、乡落实”工作格局,通过三个“一体推进”,在实现基层纪委监督执纪“形”的重塑的同时,着重做好了“神”的重铸,着力补齐了基层监督短板,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在基层落地扎根。

  一体推进机构队伍、职能职责、硬件设施标准化建设

  “根据我们前期的走访调研,机构队伍人员不健全、职责职能不清晰、硬件设施不完善是乡镇纪委监督执纪本领弱化的直接原因。”海东市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李伟表示。

  为了解决乡镇纪委队伍、职责、硬件“软肋”,海东市纪委监委在一体推进机构队伍、职能职责、硬件设施标准化建设上“下功夫”。

  截至目前全市94个乡镇完成纪检队伍人员配备,其中包括纪委书记1名、纪检专干1—2名,兼职委员2-4名,配齐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村级监察联络员)1名。按照乡镇三级划分标准,在18个一类乡镇配置12类基础设施,52个二类乡镇配备10类基础设施,24个三类乡镇配备6类基础设施。围绕乡镇纪委、监察办公室职能职责、工作规则、管理办法等,各县区纪委监委明确乡镇纪委书记、监察专员和纪检监察干部岗位职责,厘清乡镇纪检监察职能,做到统一规范、制度上墙。

  乐都区高庙镇是海东市乡镇纪委“三化”建设一类乡镇,看着整洁的办公环境,齐全的办公设备,高庙镇纪委书记、监察专员张朋从心里乐开了花,“以前乡镇纪委基本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打印机、复印机也得借用其他办公室,人员配置还不齐,监察助理也是兼职的。现在不一样了,乡镇纪委‘三化’建设开始后,按照市、县纪委监委的统一要求,乡党委给我们增加了办公用房,添置了办公设备,配齐了工作人员,我们的办公环境变好了,人员队伍齐了,工作也更有信心。”

  一体推进双重领导、监督检查、执纪执法、能力建设标准化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是化隆回族自治县雄先乡纪委书记、监察专员索南昂日的一句“口头禅”。在乡镇纪委工作多年的他也有自己的“困扰”,“乡镇纪委本身工作多、任务重,缺少上级纪委指导,基层的监督执纪根本不能‘施展拳脚’,更不用说提升整体能力了。”说起这些这个藏族汉子不禁皱起了眉头。

  索南的“困扰”同样也困扰着海东市全市乡镇纪委为提升基层纪检监察机关监督能力,健强基层监督“毛细血管网”,海东市各县区纪委监委制定常委、委员包片分区工作制,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严格落实乡镇纪委“双重领导”制度。针对基层监督“要点”,建立县(区)、乡(镇)、村“三级联动”监督机制,强化乡镇纪委监督履职能力。同时,规范《文书审批表》《谈话通知书》等常用文书122余类,制定《乡镇纪委书记工作职责》等工作制度60余项,规范了县乡纪检监察工作流程,解决了纪检干部 “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能力建设规范化是乡镇纪委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海东市纪委抽调30名乡镇纪检监察干部到市纪委监委“以案代训”,各县区纪委监委也结合各自实际,纷纷“出实招”“亮新招”。

  平安区纪委监委针对乡镇纪检监察工作实际开展“以干代训”;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北山乡永进村监督委员会主任蒲国俊分赴各乡镇就如何开展好村务监督工作对各村“三委”进行培训;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以“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为主题,对全县纪检监察干部进行集中培训“充电”,让纪检监察干部围绕业务难点,集中讨论各抒己见。

  各县区在加强基层纪检监察干部业务培训指导的同时,化隆回族自治县纪委监委创新监察联络员到乡镇纪委“挂职锻炼”机制。

  化隆县昂思多镇沙吾昂村的马德明是第一批到乡镇纪委“挂职锻炼”的监委会主任,对此他深感自豪。“我在镇纪委‘上班’已经有1个月了,这1个月里,我每天同镇纪委书记一同上下班,一起开展信访接待和案件办理工作,通过‘亲身体验’,让我了解到村务监督的重要性,知道了如何开展村务监督。”

  一体推进监督工作、创新实践、内部监管制度化建设

  “让行之有效的做法形成务实管用的制度,这是海东市纪委监委对乡镇纪委制度化建设的总要求”,海东市纪委监委法规研究室副主任马大春介绍。

  各县区纪委监委针对乡镇纪委制定制度措施、建立奖惩机制、完善“双向述职”制度推进监督工作制度化;通过制定干部行为规范,开展作风建设,制定考核办法推进内部监管制度化。创新实践制度化是乡镇纪委制度化建设的一项创新举措,为推进创新实践制度化建设,海东市纪委监委不搞“一刀切”,激励基层发挥首创精神,各县区在实践中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做法。

  平安区纪委监委以“制度建设执行年”为抓手,大力夯实乡镇纪委“三化”建设制度体系;乐都区纪委监委开展查办案件“一案一评”活动,靶向提升乡镇纪委办案质效;互助县纪委监委对全县乡镇分区划片,成立案件办理联动协作组……

  海东市乡镇纪委“三化”建设,提高了乡镇纪委监督保障能力,提升基层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水平,推动了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决战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保障。

(责编:陈明菊、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