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旦的“光影人生”

孙海玲

2020年08月10日09:25  来源:青海日报
 

  用手机分享曾经放映电影时的旧照。

在家门口的草原上捡垃圾也是日常工作之一。

席地而坐学习文件。青海日报记者 李兴发 摄

慰问贫困户。

  七月的果洛,雪山巍巍,碧草茵茵。

  从玛沁县城出发,大约三十多分钟的路程,我们来到了玛沁县东倾沟乡,眼前这位“50后”藏族汉子脸庞清瘦、身形高大,穿着一身藏式服装,走起路来脚下生风。

  他叫祁旦,曾经是一名电影放映员。祁旦家的一个小盒子里保存着一件“珍宝”,这是一个年代已久、略有斑驳且断了线的电插头,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并不值钱的小物件,藏着祁旦的一生所爱。

  “这是我曾经放映电影时放映机上坏掉的一个电插头,我一直保存着,看到它,我就想起了放映时的日子。”在祁旦家里,他用熟悉的乡音将这段30年的“光影人生”娓娓道来。

  祁旦是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东柯河村六社的村民,1957年,他出生在一个牧民家庭,1973年,勤快的祁旦被乡政府推荐为乡上惟一的电影放映员,年仅16岁的祁旦开始了自己的“光影人生”。

  从此,一个人、三头牛、一条路,在大山里默默行走了30年。

  上世纪80年代,电影是农牧民难得的精神食粮,在牧区群众的心中,电影代表了热闹、新奇。为了满足农牧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祁旦30年如一日地奔波在平均海拔4100米以上的村社,寒来暑往,跋山涉水,用一场场电影丰富了牧区群众的生活。

  一台放映机、一个配电箱、 一台发电机、两台音箱和一些电源线是农牧区电影放映员的基础配置,更是祁旦30年“光影人生”中最忠实的伙伴。

  “那时候的设备比较笨重,放映机、发电机、汽油、音响、配电箱等设备加起来有200至250公斤的重量,每次出去放映需要三头牛来驮。”祁旦回忆道,那时候,县上要求每年要放映300天电影,自己几乎是全年无休,每一次外出,要走遍全乡的每一个村社,出去一次最少需要45天,每次出行都是自己带着帐篷、糌粑、酥油,电影放到哪,他就把帐篷扎到哪。

  地处阿尼玛卿雪山脚下的玛沁县,是“三江源”生态保护区,全县境内高山林立,河流纵横,平均海拔达4100米以上,高寒缺氧,气候恶劣。

  农牧区电影放映基本都是在室外搭幕,牧区地广人稀,时常要走上几个小时、几十公里才能遇到一户人家,尤其在每年10月至来年4月份长达半年的寒冬中,祁旦总是在风雪中奔波着。

  高原上的天气多变,风雨雷电说来就来,复杂的气候环境增加了放映员的危险性。有一次他在工作的时候,突降大雨,大家都跑到附近的帐篷里躲雨,只有祁旦一个人在风雨里忙乎,当时他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先要保护好发电机!”

  顾不上自己被暴雨打湿,他先用厚毛毯将发电机盖住,就在他把毛毯盖上发电机的那一瞬间,随着“刺啦”一声巨大的火电声音,祁旦被电击至好几米开外的地方。“当时火花塞出了问题,但我并不知道,当我用毛毯去盖住发电机时,被电击了,我被甩到几米远的地方,现在想来还有些后怕。”

  在祁旦30年的放映工作中这样的“遭遇”有太多太多,但却始终没有让他退缩或者放弃,每次“历险记”过后他都要反复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根源,防止再次出现危险情况。

  每次放映电影回来,祁旦并不是先回家休息,而是先把放映设备安放到乡上的仓库里。“其实放在自己家也是可以的,但家里的帐篷我怕下雨漏水损坏器材。”说这话时,这个爱设备超过爱生命的藏族汉子眼睛里闪烁着泪花。

  每隔一段时间,他都要去县上的电影公司换新的影片,从家到县上有32公里的路,很多时候没有顺路车,祁旦只能徒步去换,每次都要从县上背着三十斤重的片子回来,来回一趟需要走9个小时,为了不耽误第二天的正常放映,祁旦常常是深夜“行动”。

  记得有一次,他和同伴一起去县上换片子,因为没有吃饭,饿得两腿发软,他们就在县上买了一个罐头,当他们满心欢喜地打开罐头时,一股酸臭味扑鼻而来,原来罐头早就过期发霉了,他们只好将凑着喝了一口已经发霉的水,然后继续赶路。

  有时候因大雪封路,拖拉机开不出去,他就骑马将放映电影的设备带进去。“每次送电影进牧区,乡亲们都很开心,看完一场接一场,有时会放到天亮。”能丰富牧民们的文化娱乐生活,这件事意义很大,祁旦说,再苦再累也值得。

  去县城换片子的路上经常是饿着肚子,有时候连一口水都喝不上,有时候遇到大雪封山没有路……这些艰难经历在祁旦的放映生涯中数不胜数,他却从未因为换片子而耽误过计划的放映时间。

  《渡江侦察记》《血战台儿庄》《地道战》……早些年祁旦为乡亲们放映的一部部爱国题材电影激发了他入党的决心。

  “电影中,共产党员不怕累、不怕苦,甚至会为了共产主义事业牺牲的精神让我深感敬佩,他们一心为了人民,也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那时候我就想着一定要加入中国共产党。”祁旦说。

  “为老百姓放映电影也是在为人民服务,今后我一定会风雨无阻,当好一名电影放映员……”1984年,祁旦写下了一封入党申请书。

  “记得入党时间吗?”

  “1984年11月12日。”祁旦脱口而出。在他的心里,入党的这一天是神圣的,也是铭心刻骨的。因此,对这个时间他记得尤为深刻。

  入党后,祁旦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虽然放映员的生活辛苦又枯燥,但我一点都不觉得累,因为我非常喜欢这份工作,我觉得放电影也是在为人民服务!”

  “每次放电影时,乡亲们的高兴劲就像过年一样。他们经常热情地留我住宿,留我吃饭,把我当成共产党的干部。这时,我心里真有一种特别幸福的感觉,觉得自己是一个少不得的人!”群众们非常喜欢他,远远看到他都会迎上来,帮他抬东西。

  “一听说祁旦大哥要来放电影,就忍不住要来看。”村里很多同龄的人,是看着祁旦放的电影长大的,从牧区到定居点,这些电影丰富了他们的精神世界,也为他们打开了了解广阔天地的窗口。

  从1973年至2003年,他的脚步穿梭在藏乡雪山,因这份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不管是在牛背上、牧区的拖拉机里,或是定居点的文化室中,祁旦成功完成了每一场放映任务。

  由于放映工作周期长,夫妻二人经常聚少离多,祁旦常常是顾不上家,对此质朴的妻子毫无怨言,默默守护着家,支持他的工作。夫妻二人虽大字不识,却培养出了三个大学生。祁旦说:“我们吃了没文化的亏,所以再难我们都要供孩子上学!”

  2003年以后,随着网络、电视的普及,看电影的人越来越少加之影片比较老旧,祁旦放下了心中所爱的放映工作。

  2003年直到今天,他为人民服务的梦想依然温热。“虽然现在不干这个工作了,但我心里却一直想念着,我真希望有一天能继续为人民服务,履行一名党员的职责。”

(责编:刘沛然、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