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破除人才瓶颈着力构建具有海北特色的人才工作体系

——海北藏族自治州人才工作综述

顾文雄

2020年07月22日09:16  来源:青海日报
 

  党的十九大以来,海北藏族自治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深入实施“人才强州”战略,持续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构建具有海北特色的人才工作体系,全力破除制约海北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瓶颈,为“五个海北”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坚持党管人才,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日趋完善。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构建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建立党委常委会听取人才工作专项报告机制,凡是涉及人才工作重大政策、重大项目和经费安排事宜均提交书记专题会或州委常委会研究审议。建立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用考核“指挥棒”引导人才工作任务落实、责任落实。健全完善政策体系,建立州级领导“1+10”联系服务人才工作机制,完善《关于“西海英才”计划的实施意见》《海北州柔性引才引智管理服务办法》《海北州州级领导干部联系优秀人才制度》《山东对口支援海北州柔性引才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持续推动政策和机制创新,为全州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坚实的政策机制保障。

  拓宽引才渠道,人才智力帮扶成效明显提升。持续加大援青柔性引才力度,创新人才智力帮扶模式,为海北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先后引进山东省经济、交通、城市规划、农牧、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专家人才,到海北开展智力帮扶活动1000余人次。探索“项目+资金+人才”引才新模式,重点聚焦高原现代生态农牧业、全域旅游、电子商务、新型城镇化建设、会培、中藏药康养等新兴产业和重点领域,通过援青渠道柔性引进各类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70余人,团队3个。探索“校长+教务主任+骨干教师”的新模式,实现中小学“一对一”结对帮扶全覆盖。按照专业一对一、学校多带一和“1+5” 模式(1名管理干部+5名骨干教师),推动海北职业教育帮扶全覆盖。127名“齐鲁名师”主动参与带教培养、师徒结对、远程互动、合作教研,为海北培养骨干教师180余名。探索医院结对医院、专家带教人才、专家基层义诊、专家帮建学科的新模式,建立医生团队帮扶机制和“一对一”导师培养机制,258名“山东名医”为海北州新建科室11个,帮建专业25个,培养本土医师286名,多项手术和诊疗技术填补海北医疗空白,“大爱无疆·海北光明行”“专家上高原、健康进帐房”“爱心医疗救助工程走进海北”和“专家下基层、义诊送健康”等义巡诊活动为海北白内障、先心病等患者带来了福音。“山东专家”“山东老师”“山东医生”已成为海北群众公认的惠民品牌。

  搭建平台载体,本土人才培育全面发力。规划实施“双十双百”工程,提出3年时间打造十个“名师名医名家工作室”、实施十项“人才工程”、引进百名“优秀人才”、培育百名本土型“拔尖人才”的目标,绘就海北人才队伍发展蓝图。创新实施人才培育“百千万”工程,依托“两弹一星”理想教育学院红色资源优势,搭建州委组织部主体培训和山东对口支援人才交流培训平台,探索以州内“理想信念教育”加州外“现场教学观摩”的分段培训模式,州内每年培训各类人才2000余名,异地培训3000余名,网络培训10000余名、覆盖面达100%,每年选派30余名人才赴省内外挂职锻炼。实施专业技术人才攀登工程,充分发挥中央和省级人才支持政策撬动作用,实施专业技术中端和初级人才培养项目,每年培训中初级人才100余名。入选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培养领军人才1名,拔尖人才5名。遴选本土优秀人才10余名参与“西部之光”访问研修,为进一步塑就“政治合格”“信念坚定”“业务精湛”的新时代人才队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强化服务保障,人才发展环境持续优化。积极打造“近者悦、远着来”良好生态环境,让人才充分感受“家”的温暖。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海北州优秀人才联系管理工作的意见》和《海北州人才库管理办法》,严格落实分层分类做好党委联系服务人才工作要求,将高层次人才、本土优秀人才、援青人才纳入州级领导联系服务范围。召开高层次人才建言献策座谈会,充分发挥专家人才智囊参谋作用,进一步激发了各类优秀人才服务海北、奉献海北的干事创业激情。积极推动人才公寓建设,筹资近6000万元在西宁建设海北州干部人才服务中心,投资2400万元新建海北州援青干部人才公寓,打造硬件配套“高标准”、软性服务“贴心化”的人才之家。制定出台《关于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基层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优惠政策》等务实举措,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建立“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的基层人才高级职称评审制度,推动基层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聘工作迈上了“双线晋升”的“快车道”。同时,持续做好优秀人才选树宣传、表彰奖励力度,切实营造了重才爱才、育才用才、鼓励创新的社会氛围。

(责编:陈明菊、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