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使者

刘 伟

2020年07月20日09:09  来源:青海日报
 

工作中的寒梅。通讯员 夏静 摄

  “寒梅医生请了长假,估计是去了唐古拉山镇。”6月16日,当记者专程前往寒梅所在医院拜访她时,医院科室里的两名护士几乎异口同声地说道。

  “我在山里,这里信号不太好,晚一会儿再联系吧……”果不其然!几经周折拨通寒梅的电话,她却早已身在长江源头——唐古拉山镇。

  熟悉寒梅的人都知道,每年夏天,她总会抽两三个月时间去唐古拉山镇,一是为了看望住在那里的哥哥,其次,也为了看望从祖国四面八方赶来的环保志愿者。岁月流逝,不经意间,这种生活她已坚持了二十多年。

  年近七旬的寒梅是高原病医生,曾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人民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同时,她也是当地出了名的环保“老大姐”。在本该享清福的时候,“老大姐”却一直没闲着,退休后,不仅被一家医院聘为坐诊医师,而且还是国内多家知名环保协会的“金牌会员”。

  用她的话来说:“有些藏族老乡不懂汉语,加上很多老病号都希望我继续从医,现在我身体还可以,就发挥点余热吧!”

  “寒梅大夫对病人特别好,尽自己所能地帮助别人,遇到生活困难的患者,她总会偷偷地垫付医药费,其实这些钱也不多,她的工资主要还是‘捐献’给环保事业了。”说起寒梅的故事,值班医生杨盼打开了话匣子。

  杨盼说,寒梅在坐诊看病的同时,经常去给各类科考队、环保组织做医疗保障和藏汉翻译。每年都会去六七次,每次多则一个月,少则一星期。这些年,在她的影响下,医院也会时常组织一些公益环保活动,去青藏线上捡拾垃圾、在街头开展环境保护宣传等。

  ……

  寒梅的环保生涯还得从杰桑·索南达杰说起。

  他们既是同学,也是从小一起在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索加乡长大的伙伴。大学毕业后,杰桑·索南达杰回到了治多县,寒梅去了格尔木工作。虽然天各一方,但也常有联系,让寒梅没有想到的是,多年后,和昔日的发小久别重逢,竟然是为了藏羚羊。

  “藏羚羊?怎么,你把工作辞了开始放羊了吗?”起初,寒梅不知道藏羚羊,更不知道可可西里。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总面积达到450万公顷、被称为人类最后一片净土的可可西里正在经受着一场空前的浩劫。利益的驱使下,盗猎分子对藏羚羊进行疯狂的捕杀,使藏羚羊濒临灭绝。为此,杰桑·索南达杰组建了中国第一支武装反盗猎队伍(野牦牛队)。在可可西里旷野上,杰桑·索南达杰带领队员沿着盗猎者的足迹,不停地搜索、围捕。格尔木,可可西里的北出口,也是藏羚羊皮绒的主要交易点。

  每次经过格尔木,杰桑·索南达杰准备完食品、油料补给,总不忘去看望寒梅。渐渐地,寒梅在和杰桑·索南达杰的谈话中知道了发生在这片荒原大地上令人揪心的事。在此之前,可可西里对她而言既陌生也非常遥远。

  1993年底,当杰桑·索南达杰最后一次从格尔木进入可可西里,找到寒梅时说,等这次回来大家一起过元旦。没想到,短暂的相见竟然成了永别。1994年元旦过后,寒梅听闻杰桑·索南达杰为保护藏羚羊遇害的消息时,泪如雨下。

  此后,可可西里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藏羚羊、关注长江源头。随着各项保护政策的实施,可可西里保护站、沱沱河保护站相继建成,一批又一批环保斗士踏上西行的列车,走进长江源头,他们在领略青藏高原壮美风光的同时,也开展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活动,这些队伍中,总不乏寒梅的身影。

  也正是从这时起,她下定决心,将杰桑·索南达杰未完成的事业进行下去,义无反顾地投身于环保志愿者工作中,这一干就是二十多年。

  沱沱河,是万里长江的源头,长江水从这里流出,自西向东。在唐古拉山镇,青藏铁路沱沱河大桥与青藏公路沱沱河大桥并肩而立,沱沱河保护站就坐落于大桥不远处。西南望,沿昆仑山脚向前行进,便是一望无际的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这里,是环保志愿者魂牵梦萦的天堂,也是寒梅长久以来寄托哀思的乡愁所在。

  这些年,寒梅多次跟随科考队和环保志愿者协会深入长江源头、可可西里腹地,担任随团医疗保障任务,同时也积极参与多项环保志愿者活动,其中包括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的建设、青藏铁路沿线的垃圾调查、高原野生动物种群调查以及诸多环保宣传项目。

  每次出行,她都会自费购买两三千元的药品,以备不时之需,活动结束后,又把这些药品分发给当地的牧民。扭伤脚踝、刮伤皮肤、呼吸困难、休克……没有人统计过这些年寒梅救助过多少人,只是经常会有同事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感谢电话不时打给寒梅。但她说的最多的就是:“感谢你们为这里做的一切!”

  也常有人劝她保重身体,以后少参加一些这样的活动。她说:“是啊,年龄不饶人,身体大不如以前了。不过还能跑,就多跑几次吧,以后跑不动了再说。现在政府在可可西里设立了保护站,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多少年都没有听到盗猎藏羚羊的事了,这是好事!说明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了,小康生活,怎么能离开大自然的庇佑?”

  环保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用这句话形容年近七旬的藏族医生寒梅,再贴切不过。

  净土之上,寒梅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对大自然的敬畏。或许在她看来,这是对好友在天之灵最好的慰藉,也是对这片土地最真挚的呵护。

(责编:刘沛然、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