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流动放映中坚守初心使命

——青海省农村公益电影“十三五”发展纪实

王晓东 祁莉娟

2020年07月17日09:37  来源:青海日报
 

西宁市城北区萨尔斯堡小区居民观看《战狼》。本文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左图:放映员在调试设备。

  右图:玛沁县大武镇麻吾村牧民观看《冲出亚马逊》。

  在行走于高原大地的公共文化服务大军中,活跃着这样一支队伍:他们足迹覆盖全省4169个行政村,行走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奋斗在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阵地前沿,但不管走到哪里,他们始终坚守着对电影放映的那份热爱,用一方方银幕为万千家庭烹制“文化餐”,用一部部科教影片为农牧民群众传送“致富经”。他们有着一个响亮的名字——农村公益电影放映队。

  近年来,青海省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作坚持围绕重大主题宣传,结合重要时间节点,满足群众观影需求,每年为全省4169个行政村及100多个寺院放映电影5万余场次,用放映覆盖率100%的“辛苦指数”提升高原广大农牧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探索出了一条具有青海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新路径。

  进一步增强农牧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

  2014年对于青海省公益电影放映工作来说既是发展元年,又是乘风破浪的关键一年。这一年,为顺应电影事业发展需要,青海省整合优势资源组织成立青海惠民农牧数字电影院线公司,承担全省农牧区公益数字电影放映工作,为放映队提供技术保障和设备维修、影片传输、下载、授权等服务工作。同时,以“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购买、群众受惠”为原则,在全省各县组建公益电影放映队,我省公益电影规模化、规范化、科学化放映之路由此铺开。

  立足新时代,面对新要求,如何让公益放映更好地服务于农牧民群众?带着这样的思考,惠民院线深入全省30多个县,对各县、乡、村、社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人口密度、放映条件等进行调研摸底。通过“摸家底儿”,院线打破固有思维,因地制宜探索建立了“公益影片+商业影院”“农牧区+城市社区”“电影放映+社会治理”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模式,破解了农村牧区电影放映中的难题。

  针对个别放映员业务能力不强、服务群众热情不高等问题,坚持向市场要发展,引入竞争机制,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招聘电影放映员,实行统一设备、统一供片、统一技术规范。规模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路子给全省农牧区电影市场带来了活力,也让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短短五年时间,在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放映员干事创业的激情感召下,在农牧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下,院线从无到有,业务由弱到强。截至2019年底,全省已建有农牧区流动放映队251支,其中寺院放映队5支、社区放映队2支、监狱放映队8支,共有放映员276名,覆盖全省6州2市4169个行政村。

  将一部部新片、大片送上农牧民群众的“文化餐桌”

  电影放映是一项惠民工程,要使观影群众能够看到好电影,苦练“内功”是首要条件,放映员的服务能力直接关系着群众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十三五”期间,针对基层电影放映员多是“半路出家”、文化程度不高、技能掌握不够的实际,院线每年都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到各市(州)、县举办放映员技术培训班,通过面对面、手把手的培训提升放映员的“看家本领”。在完善放映管理制度上,建立从放映地所属单位、当地电影主管部门、院线公司到省级主管部门层层监管、层层负责的“四级监管制度”,对不能完成放映任务和虚报瞒报放映场次的电影放映员实行末位淘汰。

  为提升公益电影放映“硬件”装备,解决偏远地区放映员下载影片路途远、费用高的问题,筹措资金近600万元,安装数字电影卫星地面接收设备和公益电影放映设备卫星GPS/GPRS监控,一部部“冒热气”的新片大片被送上偏远地区农牧民群众的“文化餐桌”,为全省公益电影放映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提供了坚强保障。同时对果洛藏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等地区进行数字放映设备更新和便携式发电机配发,切实改善了高海拔地区公益电影放映条件。另外,还为基层电影放映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最大限度地解除广大基层电影放映员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更好地服务群众。

  关切农牧民群众所需所盼,努力实现“点单式”放映

  青海地广人稀、山大沟深,不少地方村与村的距离少则几十公里,多则上百公里,群众居住相当分散。在寒冷的冬季,数字放映机根本无法工作,5月至10月这六个月时间,就成了公益电影放映工作的“黄金季”。

  “我们的工作有苦也有甜。”这是放映员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苦的是下雨路滑,车轮深陷泥沼,来不及多想就要卷起裤腿蹚水推车。甜的是无数个夜晚人头攒动,村民们相聚银幕前感受光影的魅力。

  “一开始村民们不太理解,大概是觉得放映员面生。如今,只要见到我,他们都会亲切地吆喝一声‘电影匠来啦!’”乐都区放映队放映员黄得梅自豪地说。提起放映队,家住乐都区的董其武竖起大拇指:“他们刮风下雨都不怕,开着小轿车风尘仆仆地来为我们放电影。”

  在这样的默契互动中,放映员们奔跑在乡村田野、牧区草原上,他们利用乡镇召开会议、赛马会等群众较为集中的时机,把放映帐篷扎在牧民的帐篷旁边,扎在赛马会场,追着农牧民放电影。“不用花一分钱,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和城里电影院一样的电影!”这是群众发自内心的感受,灵活贴心的放映方式得到了农牧民群众纷纷“点赞”。与此同时,放映员发挥植根基层、熟悉群众、流动性强、覆盖面广的特点,利用白天休息时间走访群众、了解掌握群众所思所想、所需所盼,真正做到“点单式”放映。

  基层放映队伍中涌现出了许多先进个人和集体,诸如从业36年放映近万场的海东市“敬业奉献道德模范”叶胜春,荣获“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并有着“草原夫妻放映队”之称的许国强、马玉梅夫妇……他们用一颗颗为民的初心、惠民的热心、爱民的真心点亮了高原群众的生活,让一个个寂静的夜晚因为电影而喧闹起来。

  商业影院“搭台”,公益译制影片“唱戏”,形成“1+1>2”的协同效应

  近几年,青海不断拓展公益电影放映的内涵和外延,强化宣传喉舌作用,在履行文化惠民职责的基础上,不断拓宽放映形式,让党的文化惠民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他们积极探索放映新模式,把公益电影从农牧区“搬到”城市,率先在全国开展公益电影放映进学校、进寺院、进工地、进社区、进监狱、进农村牧区的“六进”活动,尝试“广场放映”“厂矿放映”“军营放映”,使公益电影放映与义务教育、民族团结、基层治理、社会帮教等工作紧密结合,其社会效益得到明显提升。

  随着群众文化生活需求的增长,公益电影逐步实现了从“站着看”到“坐着看”,从室外看到室内看的转变,这是公益电影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为了实现这一转变,青海省先后在玛多县、兴海县、贵南县、同德县、互助土族自治县、久治县、达日县等影剧院设立公益放映厅,并完成了农村电影放映设备对接2k放映设备的调试工作,免费为公益影厅放映安多藏语译制影片240场,解决了藏区影院闲置和农牧民群众观看译制影片难的问题,进行了商业影院“搭台”,公益译制影片“唱戏”的有益尝试,形成了“1+1>2”的协同效应。“十三五”期间,青海省首个公益电影放映室和公益电影固定放映点,分别在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极乐乡和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过马营镇建成,村民们坐在温暖的电影放映室看电影,激动地说:“以前放电影,如果碰到下雨,大家都赶紧往家里跑。现在有了这么好的电影放映室,不论风吹雨打都能看电影了!”

  “高质量+主旋律”组合的影片已然成为引领公益电影市场的新风尚

  现如今,“高质量+主旋律”组合的影片已然成为引领公益电影市场的新风尚。在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重大主题宣传中,青海积极发挥小银幕的大宣传作用,先后开展爱国主义优秀影片放映、“我和我的祖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公益电影主题放映、“传承红色基因、共建巩固国防”国防教育优秀电影展播、“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优秀影片展播等放映活动,用一道道精美的电影大餐丰富群众的“文化餐桌”,在全社会营造出欢乐祥和、喜庆健康的文化氛围。

  在助力高原文化奔小康的进程中,在公益电影“扶志扶智”上出实招,制定贫困村公益电影放映计划,专人负责内容实施和影片放映,与各地放映员签订《贫困村公益电影放映责任书》,每年为相关群众放映公益电影19464场次,观众达280万人次。

  扩大安多藏语译制影片的放映半径,形成译制、放映一体化的放映新模式

  作为一个多民族地区,青海近一半的人口为少数民族,而这当中藏族人口又占绝大多数。为满足藏族群众的观影需要,惠民院线积极与青海省民族语影视译制中心和国家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沟通协作,在提高优秀影片译制质量、增加译制影片订购数量、收获公益电影放映“粉丝”上下功夫,不断扩大安多藏语译制影片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放映半径,形成译制、放映一体化的安多藏语影片放映新模式,让众口不再难调。组织订购了《红海行动》《湄公河行动》《上甘岭》《铁道飞虎》《勇士》《冲出亚马逊》《唐山大地震》《太行山上》等一批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国产译制影片,在全省藏区开展红色题材电影放映活动,年放映场次达万场之多。

  这些优秀国产译制影片的放映,在巩固全省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从骑着马去放映到开着小轿车去放映,从黑白胶片电影到彩色数字电影,从势单力薄到形成合力,青海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作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用荣誉“奖杯”和群众“口碑”铸就高原公共文化服务的精神高地,让越来越多的农牧民群众分享了中国电影发展的累累硕果,也感受到时代的飞速发展。

(责编:陈明菊、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