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所盼的,就是我们要做的”

钟倩

2020年07月17日09:22  来源:青海日报
 

  喝上了放心水、多了致富路、冬天用上了暖气、小广场上笑声阵阵……如今的沙让村村民过上了以前想也不敢想的生活。

  沙让村位于我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脑山地区,距离县城约30公里,全村70户337人,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5亩,主要依靠零散的牛羊养殖和外出务工增加收入。可是,随着脱贫攻坚战打响,增加产业、引水修渠、文体建设,短短几年间,沙让村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多渠道“造血”

  村民们又多了一条致富路

  “村民们所盼的,就是我们要做的!”这是省政府办公厅综合三处四级调研员、化隆县石大仓乡沙让村驻村第一书记吴顺利常说的一句话。吴顺利2018年来到沙让村,他深知,村子要发展,群众增收是关键。

  沙让村的玉米亩产只有300至400公斤,收入不足1800元,吴顺利争取50万元扶贫资金建牛棚、购奶牛,成立了化隆县沙让村养殖合作社,联接广大种、养殖户形成产业链,提高了增收效益。

  结合沙让村地理位置、气候和海拔条件,沙让村发挥滴灌通村优势,试种了20亩花椒,花椒亩产50公斤、经济收益1万元左右。今年受疫情影响,村民购买鸡苗成了难题,吴顺利又联系省政府办公厅工会发动干部职工捐款3.45万元,购买3400多只鸡苗,村民们又多了一条致富路。

  当地饮用水检测不达标,村民安全饮水一直是老大难。 2019年8月8日,沙让村安全饮水项目竣工通水。

  用上机器耕田

  住上暖气校舍

  “轰轰轰——”农用四轮拖拉机打破了山野的宁静,也吸引了周边的农民站在远处看热闹。“这些地有的七八年都没人种了,草长的齐人高,拿锄头半天都砸不出来个坑,还是机器厉害,半天就耕了两三亩地。”村民们一传十,十传百,消息马上就传开了。

  沙让村地处山区,由于单家独户种粮效益比较低,许多农民进城务工,离聚居点远的、坡度大一点的田地就逐渐荒废了。吴顺利争取到9家爱心企业的捐款和青海唯一在世的97岁老红军鲍彦章同志的爱心捐款,一共有73730元为沙让村购置了农用四轮拖拉机及液压翻转犁、旋耕机配套农具。机械化耕作“唤醒”了沙让村的沉睡田地。

  “不仅要通过项目来解决群众的生活,更要让群众感受到社会的关爱!” 2019年元月,一些陌生人来到石大仓乡,带着米面油和棉衣、棉鞋、袜子和8.1万元现金,发放给全乡81户贫困户和49名老干部、老党员、362名学生。九峰矿业捐赠了36台价值5.4万元的取暖设备,彻底解决了沙让村办公楼及教学点学生冬季取暖问题。

  “我们中国好人真多!”几名孩子感动地嘀咕着,而这背后是吴顺利跑前跑后半个月、走了几十家单位和企业一一介绍情况,真情打动对方换来的。

  欢声笑语小广场

  脱贫扶智新面貌

  物质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贫穷。沙让村的老老少少喜欢打篮球、射箭,历史上曾夺得过化隆县的篮球比赛冠军,更有几个“射箭高手”。为了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满足大家的精神追求,吴顺利先后多次协调文体部门,给村里解决了篮球等运动设施。如今,村上的小广场每天热闹非凡,一个篮球场分两半,大人、小孩各一半,满场上球来球往,欢声笑语不断。

  2018年,首届“沙让村乡村振兴杯”篮球赛举办,全乡12支代表队共124名运动员参加,沙让村村民当了一次梦寐以求的“东道主”。2019年,沙让村和文家山村联合举办了“文加山村民族团结射箭比赛”,沙让村射箭队取得团体比赛第三名。

  扶贫先扶智,今年“六一”儿童节,吴顺利和省政府办公厅直属机关党委协商后,组织45名女干部给石大仓乡45个贫困家庭孩子当了一回“爱心妈妈”,送去了衣服、书、玩具等各种节日礼物和节日贺卡,满足了孩子的“微心愿”。

  看着机关年轻干部在镇政府大院中与孩子们一块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孩子们脸上灿烂的笑容,吴顺利心里乐开了花。两年来,吴顺利先后协调项目资金430余万元,筹措爱心捐款36.25万元、捐物价值36.57万元,用实际行动取得了群众的信任,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最近,他又协调了180万元河道治理和30万元村环境整治资金,为呵护好沙让村的碧水蓝天净土走好“最后一公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添了一份力量。

(责编:陈明菊、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