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戏曲吸“粉儿” 爱上传统文化

2020年07月15日10:08  来源:青海日报
 

  相声表演。

  文化消费受青睐。

  眼下,高原风光正好,炎炎夏季的闲暇时光怎么过?除了浪山、烧烤、自驾游……还有赏画、品茶、听戏等惬意悠闲的“慢生活”,无不使人感受着恬淡静谧的生活之美,在快节奏中放慢心态,在日常的生活里发现精彩、沉淀心灵,渴望把一成不变的日子过成诗……我们看到,随着各种新消费场景的流行和它所催生的产业经济,给人们带来了更加丰富多彩的选择,提升着幸福美好生活的体验。

  “90后的我,喜欢上了听相声。”平日工作忙碌的张颖,最近总会趁周末休息时间,去西宁市城西区的“喧个来”相声社听相声,看表演,她说,相声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欢乐和启迪。以前只是在电视上看相声表演,如今,可以随时近距离地欣赏到相声表演,更有带入感,更加亲切了。

  传统文化能否点燃年轻人对传统艺术的热爱?我们在张颖身上看到,当传统文化走进群众的日常生活,有了新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通过“网红打卡”等方式,与传统文化对话,并产生了深深的共鸣。

  古香古色的木桌木椅,穿着大褂的演员,一张桌子,一块惊堂木……穿过七彩霓虹下的熙熙攘攘,走进“河湟戏苑”,仿佛穿越了时光,去听演员们说一说人间百态,芸芸众生。

  “相声是曲艺界的老形式了,在我们小的时候很流行,现在已经很少见了。”相声演员张璠是“喧个来”的驻场演员,每周末他都会和同伴们一起赶场到河湟戏苑来说几段。看着陆续就座的观众,他的思绪也从几十年前抽离出来,“我们这个社团选择的节目大多是老段子,让观众身临其境地品味原汁原味的曲艺。” 《说学逗唱》、《美好生活》、《欢声笑语》……精彩的表演,赢得台下阵阵掌声。从西宁赶来听相声的市民张先生是一位中学老师,带着孩子听了好几场,他说,要让孩子从小就接触到传统文化,在轻松欢乐的环境中,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

  “让传统文化火起来,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就要寻求文化传播的新出口。” 张璠对记者说:“我们将舞台之上的相声表演搬进了群众的视野,成立社团近四年的时间,看到越来越多的观众喜爱上了相声,尤其是年轻人居多,他们对传统艺术文化的接受度和认知度越来越高,也十分愿意去了解和体验、学习。”

  除了相声,戏苑还有京剧、秦腔等戏剧表演,为了体现“戏剧其实很好玩”的一面,戏院的编剧也下足了工夫,不同于往常一板一眼的表演,在节目中用当下年轻人熟知的网络语言引入话题,将表演与观众互动相结合,用年轻人喜爱、接受的方式来传播传统戏剧文化。

  我们看到,随着消费升级,文化消费则象征着大众生活品质的提高,公众期待与市场潜力让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商场里的剧场、茶馆里的舞台、与台下融为一体的戏院……这些新型演出场所打破了传统剧场的殿堂模式,在开放式的空间中,呈现灵活、自由的演出形式,让舞台不再处于观众仰望的视角,让艺术不再隐于神秘的幕布之后。

  “在这样的小戏院里听相声,互动特别多,演员会把我们的反应融入段子,这也调动了我们的积极性,感觉跟大剧场完全不同,很有趣。”观众张俊是戏院相声的老粉丝了。相声社、小戏院……随着这些新型剧场一一亮相,看演出也变得像吃饭、逛街一样平常,这边独好的风景也为青海全省文化消费注入了一股新力量。

  链接:“喧个来”相声社位于西宁市城西区博纳广场内,人均消费50至80元不等,包括茶水,干果。每天晚六点开始演出。

  “河湟戏苑”位于平安区袁家村旅游景区内,每周五至周日安排相声、京剧等戏曲演出,演出场次时间从下午十四时开始,人均消费五十至七十元,。

(责编:刘沛然、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