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包阿奶”巧手绣出新生活

丁玉梅

2020年07月15日09:52  来源:青海日报
 

  今年端午节,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三角城镇黄草村“香包阿奶”祁有梅过得格外充实。粽叶飘香的日子里,新开的手工作坊里客人络绎不绝。忙里偷闲一算账,靠着这门好手艺,老太太挣了16000多元。

  其实,早在20多年前,祁有梅就背着包、搭车进城,像货郎一样,走街串巷卖香包、卖鞋垫。“有一次卖出去80双鞋垫,可把我高兴坏了。”在祁有梅的回忆里,那时候,家里除了几亩地,没有其他经济来源。针线活的收入,多多少少改善了一家人的生活。

  后来,祁有梅的儿女们各自成家立业,家里的日子一天天变了样。2011年,一家人搬出村,在县城安了家。住进城里后,祁有梅还是闲不住,一边照顾上学的孙子,一边在家做香包。等到了端午节,索性自己做了个架子,把香包挂在上面,推到街上去卖,每年都能挣到两三万元。

  因为手艺好,祁有梅做的香包一上市就成了大家眼中的“香饽饽”。2013年,为了把这份手艺传下去,海晏县文化馆在县城给祁奶奶找了一间铺面,还给祁奶奶颁发了海晏县级非遗保护项目“金银滩香包”传承人的证书。

  那时,正好祁奶奶的儿媳妇生了一对双胞胎,她要帮忙照顾小孙子,没有多余的时间来经营店铺。两个小孙子大一点之后,她才有时间扎鞋垫做香包,不少人都是直接上她家来购买香包。久而久之,“香包阿奶”的称呼不胫而走。

  今年,祁有梅办了经营证,在家开起了手工作坊。整整一间屋子,专门收藏她做的各种绣品,两面墙上都挂满了香包。疫情期间,她还自己设计图案,一针一线缝制了一个大香包,上面是大朵牡丹花,中间是两个穿白大褂的医生,医生脚底下绣着四个字——共战疫情。

  “我从10岁开始,随母亲学作荷包、绣鞋垫、绣门帘,农闲时我跑去找村里会刺绣的老人,向他们请教刺绣手艺,就这样学了两年多,能绣出荷花、莲花香包,自己绣香包的兴趣更浓了。”祁奶奶对绣香包着了迷,不管有多忙、多累,每天都会拿起针线。

  现在,祁奶奶白天忙着买菜做饭,收拾家务,只有晚上才有工夫做香包,以前祁奶奶想通过这门手艺贴补家用,现在家里的条件好了,祁奶奶还是在坚持做,她希望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现在,65岁的“香包阿奶”每逢周二、周五,都会定时去县文化馆,给县上的妇女们上刺绣课,出师的学生有十多位。众多学生中老太太最满意的还要数她的侄女。侄女住在湟源,时不时来海晏找祁奶奶学做香包、鞋垫,手艺还不错,这次端午节,她也挣了不少。奶奶的学生中曾有多名贫困户,祁奶奶希望他们将来有一技之长傍身,挣钱致富,传承手艺。

(责编:刘沛然、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