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穷山村的蝶变“密码”

陈 曦

2020年07月15日09:51  来源:青海日报
 

  “卡什代”,一个偏远的小山村,位于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德恒隆乡最西端、卡力岗山梁上,属于典型的“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贫困偏远山区。

  “蜗居高山五百年,不如下山三五年。”在当地广为流传的这句俗语,在如今村民的生活中得到了印证:学校、综合服务中心、卫生室一应俱全,村民人均年收入成倍增长。

  从“求温饱”到“求发展”,从“走出去”到“奔小康”,村委会主任马军海正是小山村蝶变的“密码”。

  “穷的没办法,只能外出闯荡。”看了看如今的村子,村委会主任马军海讲起了自己的故事。

  2000年,18岁的马军海背井离乡,前往湖北省武汉市开拉面店。20年间,他从大学旁的一间小拉面馆做到开设分店,再到组建餐饮公司,可谓闯出了一番天地。因为是村里第一个走出卡力岗山区到外创业的人。马军海凭借自身的口碑和为人处世的态度,2015年被村民选为村委会主任。

  信心十足的马军海带领乡亲们致富,2年间,他采用了靠整村推进、改造危旧房、修路等一系列办法,但始终没有解决村民安居乐业的问题,究其原因是村子水资源少、耕地总量少、山区面积多、自然灾害多。

  “以前,村民喝水都要上山驮水,来回一次就要一个多钟头,150斤的木桶,因为山路崎岖,到家后洒得几乎只剩半桶。” 缺水成了制约村子发展的主要原因。对这点76岁的村民马由奴斯感触最深。

  缺水不仅给村民生产生活带去不便,而且还制约了劳动力。村民马麻乃之前因为每天要拉水,被束缚在家中,全家收入全靠丈夫在外打工。

  2017年马军海组织村“两委”班子研究并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一致决定卡什代实施整村搬迁。对此,村民意见一致:搬!政策的大力支持和村民的搬迁意愿,让马军海下定决心带领村民走出深山。

  易地搬迁项目按照村民意愿分为集中安置和分散搬迁安置,集中安置点选在离本村8公里、离203国道6公里的“岗蓝卡”集中安置点。

  从山梁处的旧村到山腰处的新村,短短8公里,给村民带来的却是交通便利、信息灵通的新环境,也让原来深居高山的村民逐渐安居乐业。

  如今,在化隆县水利局实施精准扶贫饮水安全项目下,山泉水引到了新村中,引到了村民家中。马由奴斯再也不用担心担水的事,马麻乃也解放了劳动力,在不远的群科镇打起了零工,家中又多了一份收入。

  俯瞰这座崭新的村落,一幢幢整齐的小楼拔地而起,一条条干净整洁的水泥路穿村而过,村民为他们的新居取名为卡什代新村,寓意生活有了新的开始。

  搬得出要稳得住更要能致富。在马军海的带领下,卡什代新村大力发展拉面经济,项目资金21.6万元投入到村民经营的拉面馆,以10%进行分红,年户均分红2500元,拉面已成为村民摆脱贫困的“致富面”。

  而在这之前,马军海已经进行了尝试。2012年小有成就的他就觉得一人富了不算富,让全村人民富起来才算富,于是把自己公司的经营模式变为公司+农户的形式,也就是开设拉面店由马军海的公司来完全投资,然后跟村里的农户签订协议,让他们来经营,除了开支,利润平分。此项举措先后带动五十多个农户全部脱贫。

  “很多人赚钱以后去自创门路了,七个藏族同胞在果洛、玉树、拉萨、成都开起了自己的拉面店,一个个自己当上了老板。”马军海说。

  同时,下山后的卡什代新村还在扎实推进生态扶贫上做足了文章:实施退耕还林132公顷,全面完成投资达448万元的防护林项目,造林面积达1266.7公顷,让群众吃上“生态饭”,走上“致富路”,利用1.33公顷拆旧复垦的宅基地修建牛羊养殖场,总投资达150万元,正在建设当中。

  “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为村集体上缴12万元,其中6万元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6万元用于建档立卡户分红,户均分至4000元。”马军海说。

  为持续推进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和提质增效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村“两委”班子对3.33公顷的原村庄进行复垦,并积极申报牛羊托畜所,以此做到“户户有致富产业,家家有增收项目。”如今,一幅美丽乡村的蓝图正在卡什代新村变为现实。村民们开拉面馆、打零工,搞养殖……大家都积极发展生产,勤劳致富,日子过得越来越有奔头。

(责编:刘沛然、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