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艰辛一路歌

——“育新机开新局·青海在行动”系列报道之二

刘 伟

2020年07月14日09:23  来源:青海日报
 

穿越湿地,领略壮美的高原风景。

装扮一新的格尔木火车站一角。

  6月30日,承载着期望和梦想,格库铁路(青海段)建成通车,这是促进西部大开发、加快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发展的关键一程。从此,花土沟、茫崖等地无铁路运输的历史宣告结束。

  跨越大漠长野,沙山之巅——格库铁路自格尔木引出,经浩瀚的大漠,广袤的草原,穿过阿尔金山脉,终抵丝绸之路名城库尔勒;延绵铁轨宛如一条金丝带,串起无数自然景观与文化瑰宝,让千年丝路文明越发灿烂。

  格库铁路首列和谐号列车停靠在站台等待发车指令。 本报记者 刘伟 摄

  连接百姓生活

  “格库铁路首列客车即将发车,花土沟,我们来了!”7月1日上午8时,K9901次列车发车前,列车长徐学彬在朋友圈发布的一段视频引来好友纷纷点赞。

  徐学彬说,按照客运计划,7月1日、3日,格尔木至茫崖镇区间分别开行一对旅客列车;从7月6日起,列车开行时间调整为每逢周一和周五开行一对。

  “有幸担任格库铁路青海段第一趟客运列车长,心里说不出的高兴。等到格库铁路全线开通后,我们还会带着更多的旅客去领略西部风光。”踏上新的征程,徐学彬显得十分激动。

  一直期待着格库铁路开通的,还有在花土沟做零售生意的姜勇。多年前,他和妻子从四川老家来到格尔木打拼,经营着一家零售商品批发部。听说花土沟通了火车,他一大早就赶到了车站。

  “以前每次去花土沟、茫崖送货,自己开车往返要整整一天,运费成本高,人也累。以后就省心多了,直接办理托运,在火车上睡一觉就到了。”姜勇笑着说道,花土沟通了铁路,自己是最大的受益者。

  而作为格库铁路始发站,新建的格尔木火车站也随即投入运营。宽敞的候车室、舒适的座椅,超市、母婴候车室等功能一应俱全……走进车站,每到一处,都能感受到温馨设计与诸多时尚元素。

  “站房分为地下一层,地上两层。形成‘上进下出’的旅客流线,地下层为出站层和功能设备用房,地上层为进站层,有进站厅、售票厅及行李厅,共设置有1050个候车座椅。”第一天在崭新的站房工作,格尔木火车站站长陈伟显得精神抖擞。

  “进站厅采用人脸识别系统是一大亮点,旅客只需4秒就可进站,一次性完成票、证、人的核验过程。”陈伟介绍说,候车厅内采用3D全息投影技术为来往旅客提供列车信息和出行指导,并配备智能照明和智能引导等现代化科技系统,为旅客提供便捷的出行服务。

  新站落成,有欢声笑语,也有别离惆怅。作为格尔木火车新站承建单位,中铁建工集团项目部党支部书记吕超心情格外复杂。

  吕超说,新站投入使用,为项目建设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接下来,除了留下少部分人手对工程质量进行查漏补缺,其他人员即将打点行装,奔赴新的“战场”,几年来和工友们朝夕相处,临别时颇为不舍。

  蓝图变为现实

  09∶54,“列车到达乌图美仁站,运行平稳,无异常。”

  12∶57,“列车到达花土沟站,沿线轨道两侧无流沙干扰,运行正常。”

  7月3日,格库铁路青海段安全运行进入第四天。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格库铁路总设计师冯德泉时不时地盯着手机,及时关注着前方技术人员传回的路况信息。对于冯德泉来说,格库铁路每一个细枝末节早已了然于胸,然而几天来,他还是熬得眼睛通红。

  梦圆时刻,难忘来路。回想格库铁路建设历程,从设计到施工,冯德泉和中铁一院的勘察设计工作者一次次翻山越岭、修改方案,历经了无数个不眠之夜,这里饱含着他们的智慧和汗水。

  据介绍,格库铁路最早可追溯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原称青新铁路,早在1919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就对该铁路线作出过规划,是兰州至若羌、若羌至库尔勒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铁一院三代铁路设计师先后对格库线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勘察,完成了部分施工图。2010年,得益于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格库铁路规划终成蓝图。

  格库铁路沿途经过柴达木、塔里木两大盆地和阿尔金山脉,是第一条从山系中部穿越阿尔金山的铁路工程,其阿尔金山特长隧道也是全线惟一的一级风险隧道和重点控制工程,设计和施工难度较大,对设计者而言是个不小的考验。

  冯德泉告诉记者,格库铁路在穿越阿尔金山的越岭段时,沿线地形最大高差达2500米,经过勘察研究,最终决定用16‰大坡度,采用双机牵引的方式,减少桥梁和隧道工程的设置,大大节约了工程投资。

  针对铁路沿线风沙大的特点,中铁一院沿袭了青藏铁路“生态铁路”设计理念,在线路两侧采取多种措施防沙固沙,从根本上防止线路被风沙埋没,保证了运营的安全、可靠。

  此外,通过采用CTC列控方式,满足了沿线无人区大部分车站实现无人值守的需求,为保证铁路的长期安全运营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今天,距中铁一院1956年首次勘察也已经过去了63年。格库铁路建成让中铁一院四代勘察工作者绘就的蓝图变为现实。”冯德泉说道。

  打造精品线路

  国家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交通运输,而铁路是交通运输的骨干力量。近年来,青海省大力推进铁路重点工程建设,区位优势日益凸显,全省东进西出、南来北往的交通格局已然形成。

  铁龙驰骋,天堑变通途,也为沿线各地打开了一扇通往广阔天地的窗。

  犹记得,2019年12月18日,历时近7年建设的格尔木至敦煌铁路正式开通运行。由此,去敦煌旅游不用再绕行兰州,从新疆借道入藏可缩短约1000公里,路程节减时间近6小时。

  时隔半年,格库铁路建成运行,更让青新两省区各族群众感到欢欣鼓舞。该铁路从中国西部中心将青海与新疆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同时,与格敦铁路相交汇,一并成为西北通向中亚的另一条国际大通道。

  两大铁路干线自然风光、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是古丝绸之路文化集聚地,也是青海、甘肃、新疆重要的旅游观光带。

  格敦线上,沙漠、戈壁、绿洲和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石窟壁画造就了人类艺术的殿堂。沿线仅国家级景区就有14处,除了领略古老敦煌的魅力,还有锁阳城、玉门关、汉长城等历史文化遗址。

  格库线上,列车行进在巍峨的昆仑山下,宛若镜面般的翡翠湖散布在铁路两侧,一路上,草原、冰山、雅丹地貌,构成了青海西部美丽的自然景观;穿过阿尔金山,进入美丽的新疆,各种自然景观更是数不胜数。

  “如今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旅游成了必不可少的生活内容,铁路的贯通不仅丰富了群众生活,而且打响了昆仑山文化旅游这张牌。”说起铁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在格尔木从事旅游包车生意的张磊感触颇深。

  两年前,张磊还是当地一名出租车司机,眼看格尔木至敦煌铁路马上通车,让他萌生了为沿线游客包车的念头,于是他毅然选择创业。在当地旅游部门的帮扶下,张磊和表弟贷款购置了三辆旅游大巴车,并和多家旅行社签订包车协议,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在张磊看来,格库铁路全线通车后,沿线景区的客流量将会有大幅度提升,未来会有更多的人投身于铁路沿线旅游产业中,目前,他已开始联系新疆地区的旅行社,谋划更具吸引力的旅游线路。

  站在新起点,迎来新机遇。在铁路大动脉的带动下,古老的丝绸之路穿越千年时光,开始焕发出新旧交替的光芒。

(责编:陈明菊、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