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条有产业有产品能就业的路子

尹耀增

2020年07月12日08:02  来源:青海日报
 

对于农牧业发展来说,传统型、粗放型的农牧业要进一步增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调整优化种养结构,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本地优势,狠抓产品质量,从产前、生产、加工、流通、消费五个环节着手,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增强产品核心竞争力。

对海北而言,应该严格按照有机农畜产品标准、检测和认证体系,选择一批由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和种植养殖大户等经营主体生产经营的现有优势产业基地,重点围绕牛羊肉、粮油生产、乳制品、羊毛纺织品、蜂产品进行精深加工,形成品质优良、生态安全、特色鲜明、供应量足的中高端农畜产品供给格局。

在采访中,记者感触最深的有四个“必须”。

必须注重科学技术推广应用,如牲畜及粮油品种的选定、化肥农药及兽药的减量使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运用等,提高农牧业发展质量。

必须注重农业、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不断提升“链条”效益。

必须注重品牌意识,深入加强品牌建设和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有了叫得响的品牌和过硬的产品质量,方能持续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必须与时俱进,依托时下非常热门的电商服务平台,进一步扩大县乡村三级电商综合服务覆盖面,促进更多农畜产品实现网上交易。

做优一产、做大二产、做强三产,加快形成多极支撑的产业体系,“走一条有产业、有产品、能就业的路子”才是农牧业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责编:刘沛然、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