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的“温情”

张洪旭

2020年07月09日09:37  来源:青海日报
 

  6月22日一早,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负责人肉保和他的同事像往常一样,开着车正在都兰县沟里乡合支龙野生动植物保护救助中心附近进行日常巡山。

  “快停车,看那边,好像是一只雪豹。”顺着身边同事手指的方向,肉保看到一只皮毛有些浅浅的雾灰色雪豹正趴在一堆乱石之中。

  当时,那只雪豹一直盯着我们,双眼雪白,身上有黑色蔷薇形小花,尾梢比较粗,应该是一只成年雪豹,它应该正在觅食,看到我们后它并不怎么害怕,而是在原地来回走了一会,才离开。肉保回忆着当时看到雪豹的情景。就在发现这只雪豹的前5天,肉保和他同事还拍摄到一只岁数比这只较老一点的雪豹在山中觅食。

  肉保介绍,雪豹具有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每日清晨及黄昏为捕食、活动的高峰。行动敏捷机警,动作灵活,善于跳跃,三四米的高崖可纵身而下。白天很少出来,有时会躺在高山裸岩上晒太阳,上下山有一定的路线,喜走山脊和溪谷,经常沿着踩出的小径行走。因其常在雪线附近和雪地间活动,故名“雪豹”。雪豹的频繁出现,离不开一个个辛勤工作的野生动物保护卫士。

  10年前,肉保辞去了任职10年的村委会主任一职,卖掉家中140多头牲畜,通过各种方式筹措70多万元资金,举家从都兰县城搬到沟里乡,凭借自己的力量,搭建起了都兰县沟里乡合支龙野生动植物救助站。

  野生动植物救助站所在区域地形主要以高原山地为主,高山河谷、草原灌木丛、湖泊湿地等特殊地理环境和独特的气候条件,为各种野生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料,据统计,这里生活着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共16种。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以及生物链弱肉强食的作用,不少野生动物时常需要人类的救助。而肉保正是在了解到野生动物的困境之后才决定凭借自身的力量搭建起野生动植物救助站,为那些受伤的小动物们提供帮助。

  近年来,都兰县严格落实野生动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对濒危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力度逐年加强,野生动物栖息地得到修复,野生动物栖息环境逐渐恢复,野生动物数量呈稳定增长趋势。当年肉保搭建的简易野生动物救助站现如今已成为都兰县沟里乡合支龙野生动植物保护救助中心。

  2017年,都兰县成立了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协会倡导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到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工作中来,依靠生态道德规范人们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行为。目前已有70多名关注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人士自愿参与到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工作中。

  盛夏时节,沟里乡合支龙野生动植物保护救助中心附近枝繁叶茂,绿意无垠,救助中心内,一只藏原羚正伸出脖子去餐桌上取食。“它是我们救助的小动物之一,在这里时间久了,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家庭中的一员。”肉保笑着说。

(责编:刘沛然、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