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倌”的好光阴

丁玉梅

2020年07月06日09:31  来源:青海日报
 

在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沙柳河镇尕曲村青青草牛羊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宋永魁看来,小康生活就是“光阴”一年比一年好。

7月4日,初见宋永魁,穿着西装踩着皮鞋、浓眉大眼的他笑起来有些腼腆。宋永魁说,几十年来,他的身份一直是个放羊娃,只是社会越来越发达了,放牧的方式越来越先进了,牧民的口袋也越来越鼓,生活越来越富了。

宋永魁兄弟姐妹一共4个人,小时候家里穷,哥哥姐姐要上学,宋永魁主动担起责任,9岁的他到当地牧民家帮忙放羊,每个月的工资是一只小羊羔。

五年后,等宋永魁有了五十多只羊,他带着自己的“家当”回了家,家里没有草场,宋永魁每天到村里的公共草场放羊,年复一年,羊的数量越来越多,宋永魁“羊倌”当得很满足。

19岁那年,宋永魁父亲生病,家里欠了2万多元的外债,哥哥姐姐也到了嫁娶的年龄,宋永魁还是在放羊,只是放羊的时候,花的时间更多了,也更用心了。

2011年,宋永魁一家的转机来了。

镇上的干部建议宋永魁办合作社,不但有补贴,贷款也更容易。听了这番话,宋永魁心动了,找了自己常来往的几个朋友。

一番讨论,有6个人愿意和宋永魁一起办养殖合作社。养殖合作社的事情一拍板,流转地、盖畜棚,6个人入股草场的、入股牛羊的,贷了3万元的贷款,大家伙风风火火地干了起来。

放羊娃成了理事长,宋永魁有些不适应。

作为乡镇重点培养的对象,宋永魁时不时要参加一些专业技能培训。2011年,专家带着学生和参加培训的农牧民,来到了宋永魁的合作社。

教授看到合作社有260只二月龄的羊羔,给大家讲如何给二月龄的羊羔断奶。宋永魁却坐不住了,在一百多人的课堂上站了起来,“您说要给两个月龄的羊羔断奶,羊羔饿死了,教授您能负责吗?您一个坐办公室的人,说这话靠谱吗?”教授听了宋永魁的话,笑着和他打起了赌。

当时教授向宋永魁承诺,合作社二月龄的羊羔断奶后,要是死了他来赔。宋永魁听完之后,胆子也大了,给100只二月龄羊羔断奶,喂草补饲料,十天后羊羔生长有了变化,要比没断奶的长得好。

“这就是二月龄的羊羔,现在断奶了。”宋永魁领着记者来到合作社养殖区,几十只五月份出生的小羊羔在羊圈蹦跳嬉闹,雪白圆滚的身子很招人喜爱。断奶后,这些羊羔平均体重达到了13公斤,再过一段时间,一只能卖1400多元。

至此,宋永魁才放心大胆地给合作社的羊羔断奶,给母羊补饲料,将“两年三胎”的技术运用到养殖过程中,合作社效益大幅提高。

合作社发展了一年之后,羊从原来的200多只增加到了500多只。眼看着合作社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好,然而2014年羊价的低迷,如当头一棒,让宋永魁他们几个人赔了100多万元。

“多亏了党的好政策!”2015年合作社没钱运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海北州支行,给宋永魁他们贷了100万元的贷款,解了合作社的燃眉之急。

重整旗鼓之后,靠这笔贷款,宋永魁收购了1000只母羊和1000只羊羔。当年8月,这批羊羔出栏,宋永魁赚回了本钱。

2016年,精准脱贫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沙流河镇尕曲村的32户贫困户,入股到了宋永魁的合作社。看到合作社发展得这么好,大家明白了“抱团”发展的好处,又有82户入股到了合作社。到现在,周围乡镇入股合作社的一共有114户。

如今,宋永魁越发重视科技的力量,每年自己掏钱去外地学习养殖技术。宋永魁笑着说,以前穿着皮袄球鞋放羊,一年到头也挣不上几个钱。现在穿着西装打着领带,开着车放羊,发个朋友圈,就有不少人联系你买羊。

去年合作社纯利润达到了97万元,现在合作社有4000多只羊,1000多头牛,昔日放羊娃宋永魁的“光阴”一年比一年好!

(责编:刘沛然、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