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彦蝶变

罗 珺

2020年07月02日08:49  来源:青海日报
 

今日班彦村更加蕴润清秀,流连迷人。青海日报记者 韩起翔 罗珺 摄

6月15日,雨后的班彦新村空气清新、花红柳绿、村民们朝气蓬勃、神采奕奕,场景美的仿佛油画一般。顺着干净整洁的村道,走进“五十镇吕有金酩馏酒作坊”,吕有金一边忙着酿酒一边感慨着这几年来发生的变化。

一条山路,七公里长,八道弯儿……曾经在山顶上的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村历来经受着“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困境,偏远的地理位置成为了老班彦村脱贫致富的“拦路虎”。所以,要想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就得从实施易地搬迁开始。

在全村人民的期盼下,终于村子搬到了山脚下、公路边。更让大家感到高兴的是,2016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了刚搬下山的班彦新村,走进了吕有金家,也走进了村民们的心里……

谈起这几年村子里发生的变化,吕有金一遍遍感叹着,那种幸福感和获得感溢于言表。“这几年从村民到村子,从里到外,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我们这一辈子都想不到的变化,现在的生活也是我们想都不敢想的生活。”

村子搬下来后,对于吕有金来说,最大的事情就是搞好产业。“当时想的要么办个农家乐,要么做我的酩馏酒,后来村里的农家乐多了起来,我就一门心思搞起了酩馏酒产业,2017年就收入了10万多元,当年我们家就脱贫了。”

吕有金家有着祖传的传统酿造青稞酩馏酒的秘方和手艺,从奶奶那一辈就开始酿酒,酿酒是全家都会的手艺活。班彦村还在山上的时候,吕有金就在家中放羊、种地,靠天吃饭的年代,庄稼地基本没有收成,全家的收入都靠家中的几个酿酒大缸。

搬进新村后,吕有金继续他的酩馏酒产业,陆续有同村或周边村庄的人过来购买,吕有金很快产生了要做大做强和带动更多村民的想法。但好酒也怕巷子深,为了让更多人了解班彦村的酩馏酒,县工商局主动找到吕有金,给他办上了“作坊证”,成立了“五十镇吕有金酩馏酒作坊”。 为了改善酩馏酒的生产环境,吕有金前后花费了30万元,搭建了阳光棚,对酿酒作坊进行了整体改造。“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吕有金的院子里,储粮间、发酵室、蒸馏室、沉淀层、成品间……每个房间的功能清晰明了,门口装上门帘,把作坊与外界隔离开来。不仅如此,吕有金还把同村的一个小院租下来,作为一家人的生活区,把原先自己的家完全作为生产区。

去年7月份,手续办好,证照齐全,这对吕有金来说,算是完成了一件“大事”。“作坊的手续办好以后,就跟找到了一份工作一样,心里踏实了,以后也算是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这就说明我的作坊卫生、安全都有保障,酒的质量有了保证,市场就会越来越好。”作坊开起来,日子好起来,阳光洒在吕有金脸上,也照在他的心里。

如今,吕有金的作坊每天都有来自西宁和海东的订单,专门跑来购买的回头客也有很多。去年,吕有金的酩馏酒作坊达到了5000公斤的产量,收入有15万元。同时,他还带动了村里的两户贫困户,一年能够给固定工人2万元工资收入。

从山上搬到路边,村民的生活半径扩大了,致富门路更宽了。

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变和提高,吕有金同其他村民一样,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上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就拿一眼就能看出来的说,以前在大山里,哪哪儿条件都差,村民们家里的卫生也不好,自身的卫生也不讲,出个门就是‘土棒棒’,精神也没有,天天蹲在墙根下晒太阳,浑身是土,家长里短没有‘真话’,也很少有人外出打工,大家都在‘混日子’。”吕有金谈道,那时候的生活环境,让每一个人的眼神里充满忧愁,看不到对生活的的期望。

“现在就不一样了,新村这么美丽,大家不仅开始讲究卫生了,也开始琢磨怎么赚钱了,连六七十岁的老奶奶也在做盘绣拿工资,老人们平日里下下棋跳跳舞,精神生活丰富了,大家越活越年轻。还开阔了眼界,像我平时也经常带着家里人去外面旅游,让家里人出去见见世面,顺便学习别人搞乡村旅游的经验。”言谈举止间,吕有金已不像是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了。

说起下一步的计划,吕有金一下子来了精神头。“我发现现在来班彦的游客越来越多了,很多人就会询问有没有好吃的小吃啊,能不能住宿啊,所以我就想在村子里开办一个原生态的大型风情园,集餐饮、住宿和娱乐于一体,村里有手艺的人都可以进驻合伙,带动的村民就更多了,也能让村子走向乡村旅游的致富路。”吕有金对未来十分憧憬。

接下来,班彦村将结合省级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建设和市级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不断发展壮大现有产业,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运营模式,让更多群众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从而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同时,依托国家及青海省乡村振兴政策引导,以打造乡村振兴实践教育及青少年户外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为亮点,以农业产业化及盘绣工艺品加工为重点,以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为基础,通过村容村貌、基础设施、文化建设、治理体系等多方面建设的同步推进,将班彦村打造成集教育培训、休闲旅游、乡村文化体验、现代农业生产、农特产品初加工等功能于一体的乡村振兴标杆。

(责编:刘沛然、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