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本網專稿

新春走基層

青海尖扎:黃河岸畔唱響鄉村振興富民曲 

陳明菊
2023年01月23日14:38 | 來源:人民網-青海頻道
小字號

隆冬時節,黃河岸畔的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藍天、白雲、紅燈籠相映,新春氛圍異常濃郁。

草莓溫室大棚、志和養殖專業合作社、城上村文化大院……尖扎縣秉地理之賦,揚自身優勢,按照“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要求,構建特色產業體系,屬於尖扎人民的富民曲正在黃河岸邊唱響。

尖扎縣城年味濃。人民網 陳明菊攝

尖扎縣城年味濃。人民網 陳明菊攝

草莓映紅振興路

“大年三十之前,草莓早早地訂完了,辣椒賣得也不錯,要的人多。”王志艷兩口子在尖扎縣康楊鎮巷道村承包了18個溫室大棚,種了6棚草莓、10棚辣椒、2棚西紅柿。海拔高、光照足、晝夜溫差大,這裡的草莓色澤鮮艷、糖分高、水分足,深受顧客們的喜愛。

王志艷草莓大棚喜豐收。人民網 陳明菊攝

王志艷草莓大棚喜獲豐收。人民網 陳明菊攝

“過年期間,6棚草莓能賣6萬多塊錢,來年還想擴大種植規模,往特色路子上走呢!”王志艷指著自己的草莓大棚坦言。

“家裡孩子老人沒人照顧,外出打工不敢想,自從村裡承包商建了溫室大棚,我們能在家門口掙錢了。”在王志艷務工的馬麗開索說,負責溫室大棚採摘和拔草就能月入3千,很滿足!

據巷道村黨支部書記馬吉成介紹,“我們村200多畝土地被承包出去了,承包商們拿來建溫室大棚等,發展生態農業與休閑觀光旅游。村民們不僅能拿到土地承包的錢,還能去溫室大棚掙工錢,拓寬了村民致富渠道,方便了他們就業。”

規模養殖鼓足村民腰包

從尖扎縣城驅車15分鐘到達加讓村,路程近、道路平整,規模化養殖的雞和雞蛋“分分鐘”被送到尖扎人民的餐桌上。

尖扎志和養殖合作社的養雞場。人民網 陳明菊攝

尖扎志和養殖合作社的養雞場。人民網 陳明菊攝

“我把合作社建在了半山腰上,抬頭望得見山,低頭看得見村。”尖扎縣馬克唐鎮加讓村黨支部書記、合作社負責人吉合加說,“我們村不比黃河邊的其他村子,條件相對差一些,一直沒能組建真正屬於村民自己的合作社,成了我的一塊心病。”

直到2021年8月3日,“尖扎志和養殖專業合作社”正式揭牌,這才真正意義上邁出了全村產業發展的第一步。

“邁開了第一步,以后的路就好走多了。”2022年,在大家的精心照料下,養殖11000多隻雞,總收入達到68萬余元,產蛋量一天有12000多枚。“前兩天,剛給村民們分紅22萬多。”說到這裡,吉合加的聲音都不自覺拔高了幾度。

“1萬多隻雞就能分紅這麼多,這根本想象到不到,還以為今年拿不到分紅呢。分紅那天,很多村民后悔沒有早點加入。”吉合加說,“下一步,就要帶著全村人一起富。力爭在2023年年底,村民分紅翻三番”

“養雞場擴大規模、養豬場投入運營、鄉村旅游接待點建設即將提上日程……”吉合加將眼前的廠區劃分得清清楚楚,對未來規劃信心滿滿。

文化惠民,富足百姓精神

冬日的暖陽下,城上村文化大院樂曲聲起,負責人尹永順介紹,以前過年的時候村民沒地去,湊在街頭巷尾拉家常,現在有了文化大院,村民們閑了就來轉轉,社火表演、曲藝演奏等活動,不僅能看還能參與。

城上村文化大院賢孝表演。人民網 陳明菊攝

城上村文化大院賢孝表演。人民網 陳明菊攝

如今,老百姓車有了,房有了,生活富裕了,精神生活富足也緊跟腳步。

“2006年5月20日,賢孝被納入中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退休以后,我便自發組織起了民間賢孝團隊,想把傳統文化傳唱下去。11位老人吹、拉、彈、唱,樣樣拿得出手,我們還經常去省上表演呢!” 30多年黨齡的李增奎老人精神氣兒十足。

“鄉村振興的戰略實話好,扎實推進五大振興的部署真全面,鄉村富民的政策一個更比一個好啊……” 滔滔黃河流經尖扎縣,綿延96公裡,滋養出河谷肥沃的土地,鄉村振興富民曲又在黃河岸邊唱響。

(責編:況玉、甘海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