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打通疫情醫療救治基層診療“最后一公裡”

12月30日,記者從青海省衛生健康委獲悉,當前,全省疫情防控的工作重心從防控感染轉到醫療救治,全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強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發熱診室(門診)建設和監測,積極開展重點人群健康調查,嚴格分類分級開展新冠重點人群健康服務,做實重點人群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打通疫情醫療救治基層診療“最后一公裡”。
據了解,自2020年以來,全省各地一直持續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發熱診室(門診)建設,截至目前,全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共建成發熱診室(門診)429個,基本覆蓋城鄉基層,為新冠和流感樣輕症患者就近看病就醫提供了方便。實行24小時熱線電話和值班制度,安排專人對接居家治療感染者的相關健康咨詢、指導等工作,做到及時回應。按照國家要求,對全省65歲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狀況逐戶逐人進行摸排調查,主要調查冠心病、腦卒中、高血壓、慢阻肺、糖尿病、慢性腎病、腫瘤、免疫功能缺陷等基礎疾病的患病情況和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情況。並根據感染后風險程度等將調查的老年人分為重點人群(高風險)、次重點人群(中風險)、一般人群(低風險)三個類別,並分別用紅、黃、綠色進行標記,顏色不同,服務內容不同。截至12月18日,全省共調查65歲及以上老年人50.24萬人,實現了“全覆蓋、不遺漏”,共摸排出高風險6.06萬人,中風險9.48萬人,低風險34.7萬人。
全省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嚴格按照分類分級、突出重點的原則,對一般人群提供一級服務,主要開展健康教育、指導做好個人健康防護、宣傳疫情防控政策、督促接種新冠病毒疫苗、並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值班電話或家庭醫生的電話通知到每一戶重點人群家庭。對次重點人群在提供一級服務的基礎上,對居家治療的無症狀或輕症,通過視頻、電話、遠程或線下等方式指導開展抗原檢測、健康監測,提供健康咨詢、用藥指導,每3天隨訪一次,至居家治療觀察結束。對重點人群在提供一、二級服務基礎上,對經評估可居家的,在上級醫院指導下,提供健康監測、抗原檢測、健康指導等服務﹔對經評估不適宜居家的或有緊急醫療需求的,指導協助轉診至上級醫療衛生機構。截至12月26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共為老年人提供健康教育41.8萬人次,為居家治療的無症狀和輕症老年人提供健康監測和隨訪服務2.54萬人次,指導用藥和抗原檢測2.9萬人次。
同時,依托現有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加快擴大65歲以上老年人簽約服務覆蓋面,對合並基礎疾病的老年人實現簽約服務全覆蓋,按照分類分級原則,做好健康管理和健康監測。加強家庭醫生與簽約老年人的聯系,確保其有就醫需求時,本人或其家屬通過微信、電話等方式能及時聯系到自己的家庭醫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青海首座共享型服務區建成投運
- 人民網西寧12月29日電 (楊啟紅)本網從青海省交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獲悉,近日,日月山共享服務區國道進出口匝道工程順利完工,標志著青海省首座高速公路共享型服務區正式投入運行。 青海首座共享型服務區建成投運。…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