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青海要聞

“‘黃河’在這裡拐了個彎兒”

劉法營 韓瑋瑋
2022年11月26日09:15 | 來源:青海日報
小字號

德令哈市火車站街道黃河路社區辦事大廳內,社區工作人員正在為居民辦理相關事宜。通訊員 韓瑋瑋 攝

時令入冬,瀚海戈壁寒風凜冽。不覺間,時間的“快列”距離2022年的“末站”已然不遠。

11月20日,記者來到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火車站街道黃河路社區,訪住戶、聽民聲、觀設施、看黨建……眼前的黃河路社區如一個高質量發展的主體長廊,展現出勃勃生機、旺盛活力。

老舊城區在改造后煥發新氣象,學校、幼兒園,商業門店在其間星羅棋布,與社區居民息息相伴,轄區內的企業持續著穩中求進的步伐,邁向“全年穩”的目標……黃河路社區在“金色世界”德令哈的南郊,描摹出一幅特色鮮明的社區發展新畫卷。

“黨的十八大以來,是黃河路社區建設和發展最好最快的十年,社區黨組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創新工作體制機制,構建起了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以轄區各行各業為平台,以網格管理精細化為依托的工作模式,讓黃河路社區徹底摘掉了‘老舊亂差’的‘帽子’,並向新型現代社區快步邁進。”黃河路社區黨支部書記、主任趙剛感奮地說,有些黃河路社區的老住戶,曾經把這些年來社區由內而外產生的巨大變化,形象地比喻成“‘黃河’在這裡拐了個彎兒”,借社區的“黃河”之名,說出內心對黃河路社區產生變遷的喜悅,同時也蘊含著社區裡的各族群眾對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提升社會治理效能。”“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在黃河路社區組織干部群眾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過程中,深感黨的二十大報告給未來加強基層社區治理指明了方向和目標,更對鞏固提升社區已經取得的成效充滿信心,社區仿佛站在“春天”的起點。

“我家居住的黃河路社區轄屬的小鹼生活區,以前全是砂石路,攤上風天整個小區都是灰頭土臉,貨運車停得橫七豎八,鄰裡間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也常引起爭端。黃河路社區幾年來對小區下功夫治理,住戶的生活環境整個變了樣,都把小區當成‘家’一樣維護,鄰裡間的情分也隨著拉近了。”在黃河路社區小鹼生活區過了30年日子的葛淑音,談起小區近年的變化,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溢於言表。

以前像小鹼生活區這樣的“三無”小區,在黃河路社區的轄區內不止一個。層出不窮的問題不僅困擾著居民,也成為黃河路社區工作人員“時時放心不下”的一塊心病。

據黃河路社區工作人員介紹,所謂的“三無”小區,一般是指無主管單位、無物業管理、無人防物防的居民住宅小區,建設久遠、設施老舊是其主要特點。而位於德令哈東南角市郊、轄區面積0.75平方公裡的黃河路社區內,便有兩個“三無”小區,這對成立於2003年的黃河路社區而言,無疑是一個長期遺留下來的發展重負。

2017年之前,黃河路社區轄區居民主要為常住人口,伴隨城市建設進程加快,部分居民購置或置換房屋,社區常住人口大量搬遷,曾經的志願者服務隊、黨員等人數驟減。而另一端是流動人口大量涌入,住戶結構發生明顯變化,加之老舊城區基礎設施老化,住戶的日常需求愈發紛繁復雜,矛盾糾紛也隨之呈現多樣化、復雜化,社會治理難度出現疊加因素。

如何在紛繁復雜中理出頭緒,開出新局?如何有效破解“三無”小區的各種難題,實現社區平穩健康發展?趙剛和社區班子成員集思廣益、凝心聚力,給“三無”小區治理梳理出“難題、問題、思考題”三道題,並圍繞答好“三道題”開出來“治疾起疴”的良方。

創新理念、轉換思路,為黃河路社區建設和發展開掘出新的源頭“活水”,社區治理上的“黃河”開始峰回路轉。

採取集中資源找點、補齊短板連線、逐項破解拓面的方式,匯集成“找准五點、鋪設三線、拓展兩面”的主體思路,各項細化的新舉措圍繞“軸心”加速運轉。

找准“五點”破局開篇。找准民生關切點,暢通了轄區群眾的關鍵訴求新渠道﹔找准管理動態點,為有效應對新變化、新狀況並做出快速反應創造了條件﹔找准最難解決點,形成事事有人管、長效有突破的新機制﹔找准黨建薄弱點,總結形成一套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新發展的工作機制﹔找准素質提升點,為黨員管理教育、社區工作人員素質提升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長效保障機制。

“活水”汩汩涓涓,在黃河路社區的“江面”匯成一片波瀾。

鋪設“三線”、拓展“兩面”也同時發力。在外塑形象、苦練“內功”中集聚成不竭資源,推動黃河路社區整體建設正本清源、風正帆懸。

“以前一家人都巴不得離開居住的小區,隨著黃河路社區整體治理和發展建設越來越好,我們和好些鄰居都打消了遷出去住的念頭,因為這裡的辦事大廳方便快捷,各種管理和服務規范也透著貼心和親民,有的住戶人搬走了,可社保、醫保等各類手續還想留在黃河路社區裡……”從葛淑音老人的話語裡,分明能掂量出這裡的各族群眾對這片在老舊小區中“脫胎換骨”的新家園,有著日積月累中形成的情感和依戀。

基層社會治理闊步前行,其身后的強大動力是聚焦“問題”,社區黨建工作拓展了新空間﹔聚焦“考題”,紅色教育在社區蹚出了新路徑。“三道題”如一個個堅實的台階,牽引帶動著黃河路社區在新時代弄潮“大河巨川”之上,並迸發出強大的輻射力和感召力。

“通過建設大黨委—各行業黨組織—網格黨支部—單元格黨小組等七級組織格框架,按居民區、‘兩新’組織、個體商圈劃分設置了45個紅網格,以社區黨員、在職黨員及企業黨員為主要力量,‘定人、定崗、定責’,配備網格管理員、調解員、協調員等56名紅網格工作人員,與群眾零距離開展工作。在社區的鄰居街坊中,每一位社區志願者都擁有‘超高人氣’。”黃河路社區黨支部委員、社區副主任毛小麗談及黨建工作對社區建設的支撐作用充滿了信心。

在黨的二十大精神的輝映下,黃河路社區錨定的目標更加清晰,腳下步伐更加勇毅。在瀚海一隅發足前行的黃河路社區的身影中,也分明映襯出“時代之變、中國之進”的風貌。

(責編:楊玥、劉沛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青海已下達各類涉農資金66.75億元
  人民網西寧11月24日電 (楊啟紅)本網從青海省農業農村廳獲悉,截至10月底,青海共落實省級以上涉農財政資金67.48億元,已下達各類涉農資金66.75億元,資金下達率達98.92%,全省農業項目資金支出進度達到80%,較上年同期增長18.5%,切實推動穩經濟擴投資各項舉措落地見效,為守好全省“三農”基本盤提供了堅實保障。 據了解,今年以來,全省農業農村部門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以高質量發展為統領,以項目建設為支撐,統籌整合涉農資金、集聚要素資源、打造創新平台、強化服務保障,農業項目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在加強農牧業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牧業生產條件、推進農牧業產業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瑪爾擋水電站完成溢洪道堰閘段混凝土澆筑
  人民網西寧11月24日電 本網從國能青海黃河瑪爾擋水電開發有限公司獲悉,近日,瑪爾擋水電站溢洪道堰閘段左右邊牆混凝土澆筑至3257m高程,較2022年施工計劃提前13天完成,為2023年10月底下閘蓄水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溢洪道為3孔開敞式布置,由引渠段、堰閘段、泄槽段和舌型鼻坎段組成,總長約570.6m,其中堰閘段閘室頂高程為3283m,底部建基面高程為3238m,溢洪道堰閘段長為50m,單孔淨寬11.0m,孔徑尺寸11.0×17m(寬×高),圓弧與泄槽斜坡以i=0.01坡度相切連接,總量101164立方米。…
青海新認定7家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
  人民網西寧11月24日電 (張莉萍)近日,青海省科學技術廳根據《青海省科技企業孵化器認定管理辦法》和《青海省眾創空間認定管理辦法》,經各單位申報、主管部門推薦、現場考察和專家評審等程序,認定海西州創新創業科技企業孵化器為青海省2022年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海南州鄉村振興眾創空間、青海省青繡專業化眾創空間、尖扎縣瑪龍文化專業化眾創空間、西寧市體育專業化眾創空間、青海每日新家政服務專業化眾創空間、同德縣電子商務專業化眾創空間為青海省2022年省級眾創空間。 近年來,青海省科技廳不斷優化創新政策環境,制定《科技支持促進創業就業和物流暢通保產業發展若干舉措》,修訂《大學生創新創業引導資金管理辦法》,持續加大對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的培育建設力度,引導開展專業化服務和活動,持續激發企業創新活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