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原創稿件

三江源國家公園氣候暖濕化明顯 生態系統持續向好發展

2022年11月12日14:38 | 來源:人民網-青海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西寧11月12日電 (楊玥)本網從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青海省氣象局獲悉,近61年來,三江源國家公園持續變暖,降水量增多﹔平均最大積雪深度階段性變化明顯,年最大凍土深度迅速減小,氣候生產潛力和植被覆蓋度增加,沼澤濕地碳儲量增多,河流流量總體增加,生態系統持續向好發展。

其中,三江源國家公園氣候暖濕化明顯,三江源區年平均氣溫呈顯著增溫趨勢,降水量總體增多。1961—2021年間,三江源區年平均氣溫為1.0℃,平均每10年升高0.33℃﹔三江源國家公園平均年降水量為457.8mm,呈略增多趨勢,平均每10年增多9.8mm。

三江源國家公園生態系統持續向好發展,最大積雪深度階段性變化明顯,年最大凍土深度迅速減小,平均每10年減小8.4cm,尤其是2017年以來最大凍土深度持續偏小。同時,三江源區氣候生產潛力顯著增加,平均每10年增加16.5t/hm2。

長江源冰川。 張永攝

此外,2000—2021年,三江源區植被覆蓋度呈波動增加趨勢,平均每年增加0.25%,高植被覆蓋度主要分布在三江源區的東南部。1961—2021年間,河流流量總體增加。黃河源園區唐乃亥水文站年平均流量總體呈減少趨勢,自2003年開始流量呈增多趨勢。長江源園區直門達水文站和瀾滄江源園區香達水文站流量均呈增多趨勢,平均每10年分別增多25.5m3/s和2.7m3/s。

瀾滄江畔水草肥美,牦牛成群。張皓芃攝

2000—2020年間,三江源區沼澤濕地總碳儲量呈波動增加趨勢,平均每10年增加0.13×106tc,三江源各地沼澤濕地總碳儲量變化趨勢有所不同,其中治多縣和唐古拉鄉西北部、曲麻萊縣北部沼澤濕地總碳儲量略有減小,其他地區呈增加趨勢,尤其是黃河源園區沼澤濕地總碳儲量增加趨勢最明顯。

鑒於未來氣候變化持續變暖會給生態系統帶來較大風險,相關人員建議加強對三江源國家公園氣候變化及生態系統的監測力度,深化氣候變化影響機理研究及極端氣象災害風險評估,持續開展生態環境保護,提高生態系統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促進生態系統的穩定、可持續發展。

(責編:陳明菊、甘海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