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青海要聞

執消費幫扶之筆 繪鄉村振興新景

——“蘇青”探索東西部協作新樣本

張慧慧
2022年09月25日09:27 | 來源:青海日報
小字號

  蒜農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通訊員 朱少明 周鵬 攝

  海東市農產品在無錫市展銷。資料圖片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下單可別遲,優惠就在此”“大家知道嗎,這慕容古寨酒背后還有一個歷史故事”……6月23日,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山風景區官方直播間一場主題為“秘境湟中,高原臻品”消費幫扶直播帶貨活動吸引了近萬名網友觀看。

  牦牛肉、菜籽油、枸杞芽茶……來自青海的農副產品借助“雲端”力量走向全國,兩個多小時,平台總成交額超30萬元。

  以“直播帶貨”為代表的消費新模式成為推動地區經濟發展,幫助基層群眾增收致富的新路徑,也是“蘇青”東西部協作消費幫扶的一個縮影。從疏浚到解困,從幫銷到促產,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之路上,大力推進消費幫扶的意義愈加凸顯。

  “青貨”出青

  “資金+政策”撬動大產出

  西寧市湟中區地處西北內陸,好山好水育得一方好物,然而,受制於山高水遠難覓市場的困境,當地企業銷往東部市場的消費幫扶產品需較高的物流費用,市場競爭力相對不足。隻有在提升供給能力和保障流通方面下足功夫,消費幫扶方能落實落細。

  為進一步提高企業及合作社銷售幫扶產品的積極性,拓寬產品銷售渠道,蘇青兩地不斷加強消費幫扶產品的物流補貼扶持。其中,400萬元專項物流補貼資金用於補貼湟中企業在東部市場銷售幫扶產品所產生的物流費用。據統計,2021年,發放物流補貼161萬元,帶動脫貧人口1061人。

  與此同時,為助力“青味”走四方闖市場,進一步拓寬消費幫扶渠道,在南京市棲霞區的支持下,湟中區出台了《消費幫扶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和《繼續大力實施消費幫扶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實施方案》,積極落實建好、用好消費幫扶“三專一平台”,為暢通產供銷各環節提供保障。

  如今,大宋農業、禾田種養殖等5家幫扶企業20余款產品入駐“832”平台,7家企業入駐“全國消費幫扶青海眾創基地”,幫扶產品在線上日漸“火”起來。此外,消費幫扶產品目錄不斷豐富,開設3家消費幫扶產品體驗店,現有36家青海供應商入駐,提供約300個單品,涵蓋了菜籽油、青稞、藜麥、枸杞、藏羊肉、牦牛肉等獨具青海特色的農產品。截至目前,2022年3家體驗店累計銷售青海省農特產品價值近500萬元,特色產品在線下“紅”起來。

  借助東西部協作消費幫扶渠道,據統計,從2021年到今年8月底,從青海省銷往江蘇省的青海各類產品銷售額達2.08億元。

  一項項政策、一連串數據背后,是消費幫扶從“短期幫扶”到“長期助跑”的理念轉變,也是東西部協作在消費幫扶實踐中的又一次精准發力。

  既要“請進來”

  更要“走出去”

  “今年我種了將近4公頃(60畝)獨頭蒜,產量好的畝產能達到850公斤,政府幫忙搭建銷售平台,咱不愁銷路還能賣個好價!”這個季節,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哈拉直溝鄉鹽昌村集中連片種植的獨頭蒜長勢喜人,大型農機在田地裡來回穿梭,蒜農們正在忙碌採挖,種植大戶朱新安臉上蕩漾著豐收的喜悅。

  依托河湟谷地地理和氣候資源優勢,在蘇青兩地的共同努力下,按照“村集體+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以哈拉直溝鄉鹽昌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為主體,與江蘇東方黎明集團旗下江蘇福多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成38.67公頃高原有機獨頭蒜種植基地。成為互助縣首塊大規模、標准化有機認定基地。

  為實現高原有機獨頭蒜標准化、綠色化種植,精准對接產品需求,蘇青兩省積極協調,對蒜農進行有機獨頭蒜綜合栽培技術系統培訓輔導,堅持把土肥管理等常規技術和新技術培訓結合起來,力爭打造高原有機獨頭蒜品牌。

  如今,江蘇企業以合作訂單收購,有效解決了蒜農的銷路問題,自此,從前因銷路不暢而造成的農產品滯銷一去不返。一顆顆小蒜頭已“蒜”出大經濟,現已帶動周邊4個村8家合作社、267戶村民增收致富。

  以產業促振興。這只是青海農特產品借助東西部協作之風“走出去”的其中之一,青海農特產品憑借有機、綠色、健康的品質讓更多消費者從“頭回客”變為“回頭客”。

  以合作促共贏。如今,在南京、無錫已設立11個青海特色農副產品經營門店,蘇寧易購、南京眾彩等線上平台也都設立了青海特產銷售專櫃,展銷牦牛、青稞、枸杞、蜂蜜、菜籽油等特色農副產品,成為青海特色農產品“借船出海”的重要平台。今年8月13日,依托江蘇對口支援協作合作地區特色商品展,組織西寧、海東和青海15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的86家企業、500余種特色產品赴南京參展,三天時間僅電商直播銷售額達417萬元。

  登高望遠,在消費幫扶之路上,蘇青兩地積極對接,精准發力,激活內生動力,做好“市場文章”,加速農特產品“走出去”,讓消費幫扶的成效更顯著。

  挖掘地方特色

  豐富幫扶內涵

  “叮叮叮、當當當……”走進位於湟中區魯沙爾鎮陽坡村的民族手工藝加工產業基地,一錘一鏨間,加工銀銅器的清脆聲不絕於耳,“敲”開了傳統手工藝制品走向東部市場的“奮進曲”。

  陽坡村的銀銅器加工工藝歷史悠久,有“青海銀銅器看湟中,湟中銀銅器看陽坡”的美譽,2011年,銀銅器制作暨鎏金技藝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作為青海省的“非遺之鄉”,湟中區以“八瓣蓮花”為代表的非遺手工藝品是青海重要的文化名片。3月8日,青海湟中“八瓣蓮花”工藝品公益展銷活動在南京市棲霞區舉行,向當地民眾展示了青海非遺魅力。

  近年來,棲霞區與湟中區因地制宜謀發展,將“文脈”與“商脈”相統一,精心打造魯沙爾民族手工藝加工基地,項目一期於2021年7月18日正式開園,一個月時間入住率就突破70%。隨著項目二期、三期相繼建成,園區有望成為青海省最大的銀銅器產業示范基地,從而讓更多手工藝人更好對接消費者需求,在傳統與現代的碰撞中實現手工產品的華麗“轉型”。

  圍繞開拓江蘇及東部市場,湟中區積極對接南京棲霞山文化休閑旅游度假區管委會,借助棲霞山禪意小鎮開發建設之機,在寸土寸金的小鎮“水街”選址500平方米的商業用房,投入500萬元建設河湟文化非遺手工藝品南京銷售展示設計中心,助力實現銷售增長、對外宣傳“雙豐收”的目標。

  未來,這一設計中心將通過對湟中區非遺文化產品的展示和銷售,進一步拓寬湟中“八瓣蓮花”非遺手工藝產品的市場銷售渠道,在傳承弘揚民族民間文化藝術的同時,有效促進消費幫扶。

  從產業扶持到文化傳播,幫扶內涵愈加豐富,帶動效果更加多樣。乘著東西部協作的快車,蘇青兩地牢牢把握“幫”與“扶”的關系,既擴大規模,又注重質量,推動消費幫扶不斷提檔升級,為高質量發展蓄力。

  江蘇省對口幫扶青海省工作隊副領隊胡宏說:“消費是生產的動力,繼續大力實施消費幫扶,是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重要舉措,既關乎人民群眾的高品質生活,也關系鄉村全面振興和共同富裕。下功夫推動消費幫扶借力新產業、新業態,在生產端、銷售端提檔升級,讓更多、更好的青海名特優產品走出去,是蘇青東西部協作同心合力推進消費幫扶助農、惠農、富農的共同目標。”

(責編:陳明菊、劉沛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