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多巴國家高原體育訓練基地制冰師明來生——
修冰找平 細心打磨(工匠絕活)
【絕活看點】
冰面要絕對平整,誤差不能超過0.038毫米﹔每次噴洒蒸餾水,厚度保持約兩毫米﹔手持洒點壺,走完45.72米的冰道,時間剛好40秒……作為一名經世界冰壺聯合會認証的一級制冰師,明來生的工作是個被數字圍繞的精細活。
走進青海省多巴國家高原體育訓練基地冰壺館,隻見明來生(見圖,青海省多巴國家高原體育訓練基地供圖)推著修冰車,雙手緊握操作杆,神情專注,仔細感受著冰面的凹凸不平,一點點給冰面“找平”。鋼刃劃過冰面,沙沙聲不絕於耳。“冰面接近220平方米,誤差要控制在0.038毫米,”明來生說,這相當於一根頭發絲直徑的1/2。
練就這手絕活,明來生用了6年。2016年,經青海省體育局推薦,他到上海參加制冰師培訓,親眼見証了一塊1800平方米的水泥地變為冰場的過程。自此他便迷上了制冰,覺得這是如同作畫一般的藝術創作。
“我從小就喜歡冰壺運動,一投一擲間滿是精彩。”明來生說,“冰壺比賽對冰面的要求是所有冰上項目中最高的,因此制冰師至關重要,我每次也是在跟自己比賽,爭取制出更好的冰面。”
實現這個目標,要經過制作底冰、噴白漆、制作賽道冰、打冰點、修冰找平5個步驟。
明來生拿起多孔噴槍,右手在前,左手在后,緩緩后退,蒸餾水在噴頭處呈霧狀散開,兩個小時后便均勻填滿了水泥地。“每次隻能澆兩毫米左右,底冰1.5厘米厚,得澆七八次,”明來生如數家珍,“水層薄,氣泡能完全析出,冰面更‘韌’,不容易裂,蒸餾水雜質含量少,發揮的是同樣的作用。”
“制作冰面就像做‘夾心餅干’,底冰和賽道冰之間,要夾一層白漆,能使賽道更清晰,便於運動員觀察。”明來生邊操作邊介紹,“賽道冰和底冰的制作過程大同小異,‘夾心餅干’制作完成后,厚度是4厘米,但每兩毫米的水結成冰就要兩個小時。冷卻完成后,就得抓緊噴洒下一層,還得時時刻刻監控冰面溫度和場館濕度,絲毫不能馬虎。”
最關鍵的兩步是打冰點和修冰找平。明來生背起洒點壺,按下秒表的一瞬,右手開始有節奏地擺動,直徑3毫米的水珠均勻地洒到光滑如鏡的冰面上,走完45.72米的冰道,時間剛好40秒。水珠洒到冰面上,會凝結成冰點。
運動員做出的“掃冰”動作便是在高速摩擦冰面,冰點融化后,冰壺與冰面摩擦面積增大,可以細微地改變冰壺的運行速度和軌跡。
為了練好打冰點,明來生一有時間就背著洒點壺在水泥地上練習。“和冰面不同,水泥地能留下水印,可以看出打點的均勻度。”剛學習的那段時間,明來生最喜歡在午后太陽直射時跑到熱氣蒸騰的水泥地上練習,“水印消得快,我能多練幾遍”。經過上萬次訓練,明來生打點時的步伐和手部動作形成了肌肉記憶,根據每秒的洒水量和場地的需水量,他計算出了走完一條冰道所需要的時間:40秒。
“修冰找平時,關鍵是穩。一是保持鋼刃水平,一點都不能傾斜﹔二要保持步伐勻速。”明來生拿起一個冰壺,俯身在剛剛制作完成的冰面上投出。冰壺筆直地滑向另一端,在接觸21.95米之外的攔線時,他按下秒表,“14秒,符合要求”。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青海:夏山如碧 群嶺起伏是林海的波浪
- 青海省東部的峽群寺森林公園群山起伏、綠意盎然,林間的白楊、零星點綴的野花、青青草地、涓涓細流清新自然﹔各種喬木高大挺拔,林地清新濕潤,散發著芬芳﹔古剎掩映在深林之中,神秘悠遠。峽群寺森林公園所在的峽群林場是天然次生林,林向整齊,由成片的天然雲杉、山楊純林,少量雲樺混交林及人工青楊林組成,高山杜鵑、金露梅、銀露梅等灌木鑲嵌於林間,構成了獨特的自然景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