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腳泥”換來真感情(一線行走)

深入基層,真抓實干才是硬道理,才能贏得群眾的信任與支持
雲霧在身旁飄蕩,山路依地勢蜿蜒。趁著周末,郭映東再次前往江當村,考察肉牛養殖產業發展情況。這條從家到村子200多公裡的路,他已經走了5年。
2017年,中國建設銀行青海省分行鄉村振興金融部副總經理郭映東被派駐到江當村做第一書記。4年后,村子整體脫貧,他被公司調走,但心裡仍放不下鄉親們,每隔一段時間都要回村看看。村民見了他,會親切地喊一聲“郭阿爺”。他對記者說,深入基層,真抓實干才是硬道理,才能贏得群眾的信任與支持。
江當村位於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南縣,海拔超過3100米,氣候惡劣。村民收入主要來自青稞、油菜和燕麥種植,每畝收益不足300元。
經過考察調研,郭映東發現,玉米草作為高產飼草,種植價值遠超燕麥等作物,如果能大面積推廣,收益可觀。
玉米草能否在高寒地區種植?郭映東決定試一試。他買來種子、薄膜、化肥,自己動手,起壟覆膜,找專家要來教程,一步一步學著做。工作之余,他挽起褲腿,下地干活,不怕臟累。有村民開玩笑說:“城裡來的人胡整呢!江當不可能種出玉米草。”
一天晚上,突降冰雹,郭映東急忙從床上爬起,來不及穿雨衣就跑到田裡,先將幼苗扶起,再把浮土踩實,整整忙活了一晚。功夫不負有心人,看著玉米草快趕上自己的身高時,他高興得熱淚盈眶。
后來,江當村開始以村集體為主體,承包村民土地推廣種植玉米草,試種第一年畝均收入突破1000元,較之前翻了3倍多。
從不到1畝到今年的400畝,玉米草種植面積不斷擴大,作為增收致富產業,目前已在全縣推廣。牧草的種植還為村牛羊養殖業的發展打下了基礎,村集體經濟已達到200多萬元,人均年收入從5年前的2500元增加到現在的1.2萬元。
為實現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郭映東和現任第一書記將農業專家、養殖能手請進村,培養產業帶頭人,並組織鄉村振興專家服務團,指導農牧民生產。他還協調貸款業務在江當村開展試點,目前在貸余額已超過1000萬元。
如今,每次推廣新產業,村民無不積極參與,“我們相信兩腳沾泥的郭書記,他接地氣、干實事,跟著他,我們的好日子越過越紅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青海:夏山如碧 群嶺起伏是林海的波浪
- 青海省東部的峽群寺森林公園群山起伏、綠意盎然,林間的白楊、零星點綴的野花、青青草地、涓涓細流清新自然﹔各種喬木高大挺拔,林地清新濕潤,散發著芬芳﹔古剎掩映在深林之中,神秘悠遠。峽群寺森林公園所在的峽群林場是天然次生林,林向整齊,由成片的天然雲杉、山楊純林,少量雲樺混交林及人工青楊林組成,高山杜鵑、金露梅、銀露梅等灌木鑲嵌於林間,構成了獨特的自然景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