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繡”:指尖上的“舞蹈”
“青繡”是土族盤繡、藏繡、皮繡、撒拉族刺繡、回族刺繡、河湟刺繡等的總稱,歷史悠久、種類豐富、技藝繁瑣。走進位於青海省西寧市湟中區李家山鎮的馬蓮花“青繡”保護基地,設計獨特、種類多樣、技藝精湛的“青繡”作品映入眼帘,香囊、荷包、鞋墊……每一件作品好似繡娘們指尖跳躍的“舞蹈”。
“青繡”作品。人民網 張莉萍攝
陳玉秀是馬蓮花“青繡”保護基地的負責人,從小跟隨母親學習刺繡的她一心想著如何傳承保護和發揚這項青海特色的技藝。曾今,面對著設備、資金、廠房等一系列問題的陳玉秀也百般無奈。自馬蓮花“青繡”基地落戶湟中區以來,湟中區積極協調各部門為基地發展“開綠燈”“找便利”,從基地的建設用地審批到項目資金落實,從項目傾斜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從東西協作產業幫扶到基地專業化人才培訓,竭盡全力全方位、多鏈條、多層次支持和幫助基地的發展。
“青繡”產品。人民網 張莉萍攝
為了保護傳承“青繡”產業發展,幫助更多繡娘過上美好生活,2020年青海省下發《“青繡”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並明確,將支持“青繡”產業發展壯大,深入推廣“青繡+基地+農(牧)戶”模式,設立省級“青繡”就業工坊40家,聘請“青繡”藝人教授“青繡”技能,對符合條件的“青繡”企業發放創業補貼資金……一項項政策背后,是不斷獲益發展壯大的“青繡”企業。
產業旺,百姓興。馬蓮花“青繡”保護基地的發展帶動周邊群眾就地就近穩定就業400余人次,就業群眾人均年增收近萬元。家中上有老下有小,無法外出打工的焦維月就是其中一員,“每天都有專車來接我們,統一來這裡上班。在家門口我就能掙錢貼補家用,一個月3000多元錢已經非常可觀了。”
繡娘焦維月。人民網 張莉萍攝
“青繡”是青海廣大農牧區婦女居家就業、增收致富的重要手藝。在這間“青繡”工坊,像焦維月這樣的家庭婦女並不少見,農忙時在田間地頭揮汗如雨,農閑時變身繡娘,在指尖繡出美好生活。
“青繡”產品。人民網 張莉萍攝
3月22日,青海省政協主席公保扎西帶領部分青海省政協委員赴西寧市湟中區調研“青繡”工作時表示,“青繡”是“青海的寶貝”,更是青海“金名片”,具有很強的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
公保扎西(右二)在湟中區調研。人民網 張莉萍攝
公保扎西強調,作為青海土生土長的技藝,目前在發展中仍存在平台不暢通、渠道不夠廣等問題,“青繡”產業如何與文旅市場深度結合,實現文化價值、經濟價值,如何走出去、引進來,做大做強“青繡”產業,讓“繡娘”捧著藝術的“金飯碗”過上好生活,讓像陳玉秀一樣的“青繡”傳承人將“青繡”保護好、傳承好、發揚好,是下一步“青繡”產業發展需要思考的課題。
正在剪樣的繡娘。人民網 張莉萍攝
鮮艷的絲線在繡娘指尖翻轉,繡出來的不僅是大美青海的文化符號,更是繡娘們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熱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切陽什姐遞補奪金!遲到十年的奧運金牌
- 人民網西寧3月22日電 北京時間3月22日凌晨,在蘇炳添和中國接力隊遞補拿到奧運銅牌后,中國田徑隊再傳喜訊,倫敦奧運會20公裡女子競走冠軍成績被取消,中國選手包攬該項目金銀銅牌。著名競走運動員切陽什姐,被遞補為2012年倫敦奧運會女子20公裡競走金牌獲得者。…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