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记者从青海省民间文艺家协会获悉,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批准青海省马莲花民间公益文化传承公司为“中国青绣传承保护基地”,这是我省青绣第一次被国家命名为传承保护基地。此次传承保护基地的建立为青绣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表明青绣是有历史、有技艺、有文化的绣种,将对青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青绣是青海各民族民间刺绣的总称,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体现了青海各族人民传统的审美思想和美学观念,表达着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美的执着追求,镌绣着各族人民追求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深情厚谊。青绣具有历史悠久、题材丰富、风格古朴、工艺高超、制作精致等特点,青海刺绣作品还曾获得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项“山花奖”。
目前,青海省约有30万人从事刺绣,是全省参与人数最多、应用最广泛、影响最长久、与各族人民群众生活最密切的一种民间艺术。近年来,青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青绣的产业发展,并把它视作增强“大美青海”的文化魅力与农牧区妇女“巧手致富”的重要途径与工作抓手。
马莲花民间工艺文化传承有限公司负责人陈玉秀是民间工艺家和青绣行业领军人物,凭借高度的文化情怀与社会担当,收集整理大量的青海民族民间传统绣品,学习研究代表性的纹样与针法,在创建“产、学、研、游”为一体的青绣主题文化基地,带领广大妇女学习刺绣、增收脱贫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继承和发扬“两弹一星”精神中勇攀科技高峰 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 ——摘自…【详细】
弘扬“两弹一星”精神 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 1964年10月16日,大漠深处一声巨响,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详细】
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副坝工程坝体混凝土正式封顶 8月27日,记者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有关部门获悉,柴达木盆地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格尔木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副坝工程坝体混凝土正式封顶,标志着该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海西州格尔木市乌图美仁乡境内,是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