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青海要聞

青海省首次完成黑頸鶴專項調查

葉文娟
2021年12月24日08:58 | 來源:青海日報
小字號

黑頸鶴。 青海省林草局野生動物保護處供圖

  本報訊 (記者 葉文娟) 為全面掌握全省范圍內黑頸鶴種群數量、分布、棲息地狀況及受威脅因子等情況,今年,省林草局通過項目支持委托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所開展並完首次成青海黑頸鶴專項調查,此次調查尚屬首次。

  歷時5個多月,調查團隊在黑頸鶴完成高原生活史的繁殖期、越冬遷徙期兩個階段,採用樣點法、直接計數法、訪問和同步調查等方式先后對海北州、海南州、海西州、黃南州、玉樹州、果洛州等境內黑頸鶴重點分布地區進行調查,全面掌握了黑頸鶴在我省的種群數量、分布現狀、生境特征以及受威脅狀況和保護現狀。

  調查發現6個自治州有黑頸鶴分布位點104個,其中繁殖期103個位點共觀測到黑頸鶴377隻,越冬遷徙前1個位點共觀測到黑頸鶴580隻,其中海西州數量最多,佔比達46.84%,海北州次之,佔24.67%。

  “通過大量數據的調查積累,表明我省中北部為黑頸鶴高度適宜分布區,面積20408.67km^2,佔青海省總面積2.83%。東部及西北部為中度適宜區,南部局部區域為低度適宜區。此外,大柴旦魚卡鄉、剛察縣仙女灣、黑河源濕地、三江源廣袤的沼澤濕地等區域均有分布。”省林草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處處長蔡平介紹。

  據了解,全世界現存鶴類15種,其中黑頸鶴是目前世界15種鶴類中唯一一種終身生活、繁殖在高原濕地的鶴種,主要棲息於海拔2500-5000米的高原沼澤,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易危物種(VU),主要分布於中國青藏高原和雲貴高原,是高原濕地生態系統的旗艦物種,也是指示生態環境變化的“風向標”。

(責編:楊玥、劉沛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