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本網專稿

“學黨史·辦實事 對話地方領導”

專訪︱西寧市湟中區委副書記、區長郭健:化“問題清單”為“服務清單”辦好群眾實事小事微事

楊啟紅
2021年12月02日11:16 | 來源:人民網-青海頻道
小字號

近日,西寧市湟中區委副書記、區長郭健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就“湟中區如何深入了解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湟中區黨史學習教育取得了哪些階段性成果”等話題接受了人民網專訪。專訪中,郭健介紹,湟中區始終聚焦民生熱點辦好實事、聚焦民情民意辦好小事、聚焦民生福祉辦好微事,不斷開創奮力譜寫宜居宜業宜游新城區的新篇章。

郭健(右二)在基層調研。湟中區委宣傳部供圖

人民網: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開啟之年。新起點賦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喚新作為。湟中區是如何引導黨員干部把黨史學習教育同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結合起來的?

郭健:湟中區始終把黨史學習教育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在行上,教育引導全區黨員干部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的強大動力,不斷開創奮力譜寫宜居宜業宜游新城區新篇章。一是通過深學黨史,把紅色基因傳承好,增強政治自覺。全區各級黨組織採取集中學習、專題研討、參觀紅色教育基地、聆聽專題輔導報告、舉辦專題讀書班、講專題黨課等多種形式,深入學習領會黨史學習教育指定書目等內容,堅持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的一項重要任務,深學細悟全會精神,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組建區委宣講團、“青年宣講團”“巾幗宣講團”等宣講隊伍深入基層一線廣泛開展對象化、分眾化、互動式宣講,舉辦“朗讀者計劃·紅色課堂”、黨史知識競賽、演講比賽、紅歌會、百場優秀影片展映等活動,不斷激發全區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知史愛黨、愛國、愛社會的熱情。二是通過細悟思想,把奮進力量凝聚好,激發內生動力。在全區打造解放軍剿匪指揮部(慕容古寨)、寇從善故居等6處特色鮮明的“四史”教育陣地,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砥礪初心使命,不斷激發黨員干部開創“十四五”新局面的信心和動力。認真貫徹落實青海省委十三屆十次全體會議精神、西寧市第十五次黨代會精神,找准目標定位、厘清發展思路,教育引導全區各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湟中區委區政府重大部署要求上來,在譜寫宜居宜業宜游湟中新篇章中體現新擔當、展現新作為。

人民網:《關於〈“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工作方案〉的通知》強調,要聚焦群眾反映集中的共性需求和存在的普遍性問題,聚焦發展亟待解決的痛點難點問題,聚焦長期未能解決的民生歷史遺留問題,研究提出和實施“我為群眾辦實事”重點項目。在深入了解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方面,湟中區是如何實踐的?

郭健: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湟中區始終把為民辦實事作為學習教育落腳點,齊心協力化“問題清單”為“服務清單”,傾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聚焦民生熱點辦好實事。完成古城溝、蘇爾吉等6個鄉村振興示范試點和38個美麗鄉村建設項目,建立農作物良種繁殖基地3.2萬畝,新建高標准農田1.7萬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44.4萬畝,建成農村衛生廁所4900余個,改善1500戶群眾居住條件,改造農村電網183公裡,打造更加宜居宜業的鄉村環境。強化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啟動實施2021年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對30個小區的道路、地下管網、環衛設施等進行修整改造升級,建成3個生活垃圾填埋場、87座農村生活垃圾中轉站。投資286萬元完成5.35公裡通村公路路面整修及1.8公裡道路硬化工程。今年以來已分配公租房8次,解決157戶群眾住房困難問題。二是聚焦民情民意辦好小事。全區廣大黨員干部廣泛開展調研走訪活動,通過公布熱線電話、設置“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信箱等方式收集整理民眾呼聲,了解民情民意,切實解決關系群眾切實利益的就業、社保、教育、醫療等方面具體問題。今年以來,湟中區已籌集各類租賃住房1157套,配租639套。扎實推進新冠疫苗接種工作,全區累計完成第一針疫苗349528劑次,第二針疫苗296519劑次,第三針疫苗8057劑次。並針對部分群眾離固定接種點較遠、出行不便等問題,組建流動疫苗接種小組開展新冠疫苗接種工作。在上新庄鎮推行的“馬上幫”綜合服務平台,為群眾講解政策,解決群眾生產、生活困難,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裡”。三是聚焦民生福祉辦好微事。全區各黨組織以黨支部承諾踐諾活動和廣大黨員“我的崗位我負責、我在崗位請放心”崗位建功立業活動為抓手,通過開展“雙進雙聯四服務”“送溫暖、獻愛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志願服務等活動,深入開展環境衛生綜合整治、綠化美化、微心願認領、學雷鋒志願服務等活動。目前,全區黨組織累計踐諾辦理實事1202件﹔黨員累計開展學雷鋒志願服務12177件、完成認領微心願2223件,切實以實際行動解決群眾身邊的微事,讓群眾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愛和溫暖。

人民網:湟中區自覺把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作為重大政治任務,高標准高質量謀劃推進各項工作,截至目前,黨史學習教育取得了哪些階段性成果?

郭健: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湟中區經濟發展、干部作風建設、黨群干群關系持續向好。

產業發展勢態好。今年,湟中區堅持把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作為加快發展的重中之重,以“三鄉工程”為牽引,在全區380個行政村組建鄉村產業促進發展有限公司,圍繞特色產業發展壯大鄉鎮經濟,促進“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發展﹔大力推廣清潔能源互補技術,持續優化“兩區三園三帶”農業區域性布局,在雲谷川、西納川地區全面實施設施農業改造提升工程,通過周召榮能人帶動引進北京宏遠有限公司5億元投資,並整合鄉村振興資金4000萬元實施李家山食用菌產業發展項目,調整東西部協作資金4000萬元、整合鄉村振興銜接補助資金3000萬元在西堡鎮打造大型奶牛生態養殖基地,帶動特色產業規模化、產業化發展﹔與中恆山海文旅集團簽訂投資意向協議,計劃投資45億元,打造魯沙爾文旅產業新城。擴大集中光伏電站建設規模,實施分布式光伏、風力發電項目有序推進循環經濟發展,與中電集團江西電力公司協商合作建設湟中光電產業園項目﹔圍繞貴強物流園和絲綢之路國際物流城集散中心,構建集“倉儲+配送”於一體的物流配送服務體系,打造輻射全市乃至全省的快遞集散中心。

作風建設轉變實。全區各黨組織及廣大黨員干部深入汲取黨史力量,不斷強化作風建設,提升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黨員領導干部堅持“四必訪”要求,下沉村社一線聽民意、察民情、訪民生。截至目前,共調研走訪困難戶、重點戶816戶,老黨員、老干部403人,群眾代表、“兩代表一委員”526人,矛盾多、問題多領域376次。通過調研走訪,廣大黨員干部真正了解了群眾的實際需求,針對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梳理匯總,共征集到急難盼愁問題574個。通過建立問題清單,限時整改,共解決了428項問題,真正以實際成效取信於民。各行政服務機構及時公開工作職責、辦事程序、收費標准、監督方式等內容,並為“老弱病殘孕”特殊群體開設綠色服務窗口,安排業務精煉、責任心強的干部,分析原因、專項受理,為群眾疏通辦事梗阻。依托“大數據”平台、構建網絡服務終端,實行網上咨詢服務、辦理業務,真正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的政務服務理念。與此同時,為癱瘓在床、出行不便的群眾提供上門辦証服務。組建“高考接送車”愛心車隊,在高考期間免費接送考生等行為也得到了群眾的一致好評。

民生服務成色足。改建海湖新區至魯沙爾鎮三級公路19.8公裡,四級公路2.34公裡﹔鋪設燃氣管網237公裡,完成“煤改氣”96蒸噸﹔“三李公路”沿線及各村綠化栽種樹苗2萬余株,山坡綠化完成2841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5.8平方公裡,6千畝高標准農田正建設中﹔投資1213萬元培訓城鄉勞動力64期3019人,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540人。為768戶建檔立卡脫貧戶發放貸款3529萬元,為3家扶貧龍頭企業合作社發放貸款共計1000萬元。這些民生項目,真正把實事辦到群眾的心坎裡,得到了群眾的一致好評。

人民網:下一階段,湟中區將如何統籌好黨史學習教育中的“規定動作”和“自選動作”,高質量高標准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

郭健:下一階段,湟中區委區政府將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把招商引資作為一號工程,全面優化營商環境,精心謀劃儲備項目,精准對接引進項目,精細服務實施項目。與此同時,圍繞公共服務、環境改善、衛生健康、鄉村振興、養老扶幼、幫扶解困等方面辦好8大類41項民生實事項目。基層黨組織以“為民辦事在一線、化解民憂零距離”黨支部承諾踐諾活動為載體,在充分調查研究、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分門別類梳理制定辦實事清單,對標推進,壓茬落實。廣大黨員干部以“我的崗位我負責、我在崗位請放心”崗位建功立業活動為載體,強化服務意識,在本職崗位上履職盡責擔當。在此基礎上,湟中區將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立足新型城鎮化主戰場和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加快發展城市副中心、河湟文化西寧產業園和現代農業示范基地,努力把湟中建設成為全省生態文明建設核心區、現代產業發展集聚區、“三鄉工程”引領區、新型城鎮化示范區、國家級旅游示范區、創新社區治理試驗區,聚力把湟中建設成為宜居宜業宜游新城區。

人民網: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湟中區將如何利用好人民網“領導留言板”,辦理好群眾留言,走好網上群眾路線?

郭健:當今時代,互聯網已經成為了解群眾、貼近群眾、為群眾排憂解難的新途徑,網絡理政也成為領導干部的必修課,走好網上群眾路線是密切聯系群眾的必然之舉。湟中區將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廣開言路,創新網上問需於民、問計於民的方式,發揮書記信箱、區長信箱等網上渠道的最大效益,充分激發人民參與熱情和創造活力。持續加強政府門戶網站規范化運營,認真及時做好網上留言的辦理工作,加強跟蹤問效,全力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確保群眾合理合法訴求有效落實,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與此同時,不斷完善網絡理政機制,將網絡作為了解民情、匯集民智、服務決策的重要途徑,鼓勵引導廣大群眾為湟中各項事業發展建言獻策,讓互聯網這個“最大變量”成為“最大增量”,切實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造福群眾的生動實踐,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責編:劉沛然、張莉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