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青海要聞

黨建凝聚奮進力量 合力共促鄉村振興

—— 青海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綜述

青 組
2021年11月22日08:37 | 來源:青海日報
小字號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於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作出的重大決策。青海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黨的組織路線,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青海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和中組部關於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決策部署,把黨的建設貫穿鄉村振興工作的全過程、各方面,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堅強政治和組織保証。

壓實鄉村振興政治責任

辦好農村的事情,實現鄉村振興,關鍵在黨。青海堅持把黨建資源轉化為鄉村振興資源,把黨建活力轉化為鄉村振興動力,把黨建成效轉化為鄉村振興成果,不斷強化對鄉村振興工作的組織領導。

青海省委印發《通知》,成立由省委書記、省長任雙組長,黨政班子副省級領導任副組長,省直各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全省鄉村振興領導小組,下設鄉村產業振興、鄉村組織和人才振興(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鄉村文化振興、鄉村生態振興、鄉村建設、鄉村社會治安治理、脫貧成果鞏固等7個專項組,全面建立上下貫通、條塊協同的鄉村振興工作機制。

省委組織部貫徹中組部抓黨建促鄉村振興電視電話會議精神,研究制定《關於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的若干措施》,從8個方面提出34項具體措施,對青海省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工作作出全面安排,整合組織資源、發揮組織優勢、凝聚各方力量抓黨建促鄉村振興。

筑牢鄉村振興戰斗堡壘

農村工作千頭萬緒,抓好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是關鍵。青海省堅持大抓基層鮮明導向,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深入推進黨支部標准化規范化建設,織密建強村黨組織領導的村級組織體系,著力筑牢鄉村振興戰斗堡壘。

高標准完成2021年村“兩委”換屆后,4149名村黨組織書記平均年齡45.35歲,較上屆降低4.03歲,高中以上學歷的佔38.3%,較上屆提高12個百分點,其中“一肩挑”3343名,佔比80.57%,使村級“領頭雁”隊伍成為推動基層治理、鞏固脫貧成果、領航鄉村振興的堡壘先鋒。

持續推動先進支部鞏固提高、中間支部提升晉級、后進支部整頓轉化,落實“1名縣級領導班子成員聯村、1名鄉鎮領導班子成員包村、1名第一書記駐村、1個縣以上機關單位結對”的“四個一”措施,常態化開展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排查整頓,實現動態管理、限時銷號、逐年提升。

全面落實村干部“基礎報酬+4項補貼”報酬體系和正常離任村干部生活補助政策。印發《青海省村(社區)“兩委”成員考核辦法(試行)》,落實村干部考核評價機制。持續從優秀村“兩委”主要負責人中考錄鄉鎮公務員和考核聘用事業編制工作人員,激發村干部在鄉村振興一線干事創業。持續推進村黨組織活動場所標准化、規范化建設,打造黨員活動、服務群眾的共同陣地。

充實鄉村振興一線力量

鄉村振興重在引領,關鍵在干,核心要素是干部。青海省緊抓換屆契機,堅持盡銳出戰,將一大批政治過硬、本領過硬、作風過硬的優秀干部充實到縣鄉領導班子,鍛造了推動鄉村振興的過硬干部隊伍。

青海省嚴把人選政治關、品行關、能力關、作風關、廉潔關,注重選配熟悉黨的建設、產業經濟、科技創新、“三農”工作、生態環保、依法治理、文化服務、人才工作等方面的干部進入縣鄉黨政領導班子,推動黨政正職把主要精力放在“三農”工作上,當好鄉村振興“一線指戰員”。

對艱苦邊遠鄉鎮,在公務員考錄、事業編制人員招聘時適當降低報考門檻和開考比例,加大選調生工作力度,推動各地對現有空編缺員的鄉鎮在2年內補齊人員。推動編制資源向鄉鎮傾斜,統籌選派省、市州機關優秀年輕干部和選調生到鄉鎮挂職,充實加強一線工作力量。嚴格落實新錄用公務員最低服務期限、規范從鄉鎮借調工作人員,保持鄉鎮干部隊伍相對穩定。

青海省還向1716個脫貧村、易地扶貧搬遷村、鄉村振興重點村選派5221名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推動派出單位與幫扶村實行責任捆綁,從人才、技術、項目、資金等多方面支持鄉村振興。同時通過一系列舉措確保駐村干部選得優、留得住、干得好,切實履行好宣傳黨的政策、建強村黨組織、推進強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為民辦事服務等職責。

提升引領振興實戰能力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政策性強、涉及面廣、任務艱巨,對各級黨員干部和群眾的能力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青海通過更加系統化、經常化、實戰化的培訓,全面提升黨員干部群眾的思想認識和實踐本領。

採取“省級抓示范、市州抓重點、縣級抓兜底”的方式,先后舉辦5期1000人的村黨組織書記省級示范培訓班,全省4149名村黨組織書記和515名社區黨組織書記實現全覆蓋輪訓。深入實施村干部學歷素質提升工程,分批次對全省符合條件的村“兩委”成員進行學歷素質培養,有效提升推動鄉村振興的能力水平。

深入摸清黨員、群眾培訓需求,精准對接有關培訓項目,依托農廣校、職業院校、農技推廣機構、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基地,組織黨員骨干、青年農民、農民合作社負責人、鄉村能工巧匠等開展農業技能、創業就業、職業技能和發展農村電商培訓,定期請各類專家和技術人員到田間地頭、廠房車間示范講解,手把手幫助黨員群眾提高生產技能。

積極發揮“一縣一基地、一縣一特色”黨員教育基地和“黨支部組織生活共享陣地”等教育培訓主陣地作用,將鄉村振興納入黨員日常教育。用好用足學習強國、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平台、“青海黨建”系列信息平台,對農牧民黨員開展鄉村振興系列專題教育培訓,推動黨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入腦入心。

夯實鄉村振興經濟基礎

發展村集體經濟是增強黨組織服務功能的物質基礎,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有效抓手。青海省在村集體經濟全面“破零”的基礎上,著力解決村集體經濟發展的突出問題,推動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青海省在完善鄉村振興體制機制的基礎上,針對村集體經濟經營規模小散、產業同質化、資金短缺、發展質量不高等問題,做實做優村集體經濟發展規劃,健全完善扶持政策,在項目建設、資金保障、要素供給、技術服務、人才保障等方面提供更多支持。深入開展紅色村組織振興、建設紅色美麗村庄試點工作,依托紅色資源助推村集體經濟發展。

同時,引導村集體經濟組織培育特色產業、優化產業結構、創新經營方式。推行建立聯合黨組織帶動村集體經濟跨區域一體發展模式,促進要素有效整合、統一調配、高效利用,實現強強聯合、以強帶弱,推動村集體經濟做大做優做強。

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

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人才資源是鄉村發展的第一資源。青海省深入貫徹落實中辦、國辦《關於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意見》,著力推動鄉村振興人才規模不斷壯大,素質穩步提升,結構持續優化,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實施農村教師特崗計劃、“三支一扶”計劃、志願服務西部計劃等人才項目,擴大向艱苦邊遠地區和鄉村一線的支持規模。堅持和深化科技特派員制度,大力推動高等學校、科研院所、職業學校和企業科技人員到農村開展農業科技服務、帶動科技創新創業。

實施“昆侖英才·黨政新苗”計劃,定向選調急需緊缺專業優秀畢業生向縣鄉傾斜。推動鄉鎮黨委和村黨組織建立本鄉本土人才資源信息庫和需求目錄,精准對接上級人才項目,吸引人才到村發揮作用。

深入實施“昆侖英才”行動計劃,加強本土農業生產經營人才、產業發展人才、鄉村公共服務人才、鄉村治理人才、農業農村科技人才培育。發揮“土專家”“田秀才”“鄉創客”作用,以縣為單位招募一批特聘農技員,培育一支精准服務產業需求、解決生產技術難題、促進農民發展致富的服務力量。

推動鄉村振興落地生根

深入推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重在行動,貴在落實。青海省不斷推動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真正把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以釘釘子精神抓好各項任務落地落實。

青海省把抓黨建促鄉村振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作為市縣鄉黨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的重要內容,納入巡視巡察工作,作為領導班子綜合評價和領導干部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推動各級黨組織書記把鄉村振興牢牢抓在手上。

省委組織部《關於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的若干措施》明確了組織、紀檢、宣傳、統戰、政法、編制、農辦、發展改革、科技、公安、民政、財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農業農村及鄉村振興等15個部門的職責,定期溝通研究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工作,協調解決有關問題,形成合力推進鄉村振興工作機制。

同時,科學調整完善考核指標體系,改進考核方式方法,強化考核結果運用,對在鄉村振興中敢於擔當、勇於作為、實績突出的市縣黨政領導干部,同等條件下優先提拔使用或晉升職級﹔對不作為、慢作為的,作風漂浮、消極懈怠、不敢擔當的,堅決採取組織措施果斷進行調整,形成調整一個、教育一片、警示一批的鞭策激勵效應。

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激勵引導黨員干部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和脫貧攻堅精神,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真抓實干、埋頭苦干。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推動黨員領導干部到鄉村一線了解實情、解決困難、共謀發展。堅決糾治基層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讓村干部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推進鄉村振興。

征程萬裡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出發。站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歷史新起點,青海省各級黨組織、廣大黨員干部將堅決扛起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的政治責任,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以實際行動奮力譜寫更加富裕文明和諧美麗新青海建設新篇章!

(責編:陳晶、劉沛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