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發布2022年度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白皮書 1月31日,記者從青海省檢察院了解到,近日,省檢察院發布《2022年度青海省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介紹青海檢察機關把握時代發展新形勢、地方治理新要求和人民群眾新期待,充分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為發展護航等工作情況。 《白皮書》指出,2022年,青海省檢察機關聚焦打造生態文明“高地”、建設產業“四地”的全省工作大局,圍繞服務高標准建設國家公園、統籌江河流域保護和發展、扎實推進生態系統保護修復、持續改善人居環境質量等生態文明建設重點任務,以檢察能動履職探索構建重點生態功能區域生態公益司法保護新機制,在“一片”(三江源地區)、“一圈”(環青海湖地區)、“一線”(祁連山南麓青海片區)三個區域,試點開展生態環境公益訴訟巡回檢察,探索以“屬地檢察+巡回檢察+專項治理”解決河湖跨流域、地域跨區劃、管理跨部門的“三跨”生態環境問題的新路子,立案辦理了熊狼傷人傷畜、保護青海湖裸鯉、青海湖流域草原失火等公益訴訟案件278件,辦案效果初步彰顯。…
青海省命名第四批青海省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 近日,青海省委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暨省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工作領導小組印發《關於命名第四批青海省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的決定》,命名湟源縣小高陵紅色旅游教育基地、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烈士陵園等40個單位為第四批青海省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 西寧市5個,湟源縣小高陵紅色旅游教育基地、大通縣烈士陵園、城北區柴達木路民族團結進步主題公園、西寧市林草局(北山美麗園)、西寧市總工會(榮譽室暨宣傳教育基地)﹔海東市3個,海東市河湟文化博物館、樂都區卯寨景區、平安區平安驛河湟民俗文化體驗地﹔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4個,德令哈農墾文化博物館、烏蘭縣都蘭寺、天峻縣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基地、海西州民族歌舞團﹔海南藏族自治州4個,同德縣民族團結進步展館、興海縣藏醫院藏醫藥文化展覽館、共和縣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共和縣中醫院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海北藏族自治州3個,海晏縣時代楷模紀念館、海晏縣西海郡博物館、祁連縣紅西路軍解放軍二軍紀念苑﹔玉樹藏族自治州4個,稱多縣直本倉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玉樹州警史館、玉樹州古籍保護中心、囊謙縣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果洛藏族自治州3個,果洛州檔案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暨民族團結進步展館、果洛州工人文化宮、果洛州圖書館﹔黃南藏族自治州3個,黃南州委黨校、澤庫縣第二民族中學、同仁市仁俊藝術傳習院﹔省直單位11個,青海監獄歷史博物館、青海省自然資源博物館、青海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青海農牧科技職業學院、青海省博物館、西寧南北山尕布龍工作舊址、青海省瑪可河林區、“新青海精神高地”主題教育展館、青海美術館、青海省科學技術館、國家稅務總局青海省稅務局廉政教育基地。…
青海調整失業保險金標准為每人每月1692元 人民網西寧2月1日電 近日,青海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聯合青海省財政廳發布《關於調整失業保險金標准的通知》:根據《失業保險條例》(國務院令1999年第258號)規定,按照失業保險金標准維持在最低工資標准90%的調整機制,經青海省政府同意,自2023年2月1日起,青海全省失業保險金標准統一調整到每人每月1692元。 本次調整適用於參加失業保險並符合享受失業保險待遇條件的城鎮企事業單位失業人員。…
青海省2023年公開考錄公務員公告發布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和《公務員錄用規定》及青海省公務員考錄有關政策,現將青海省2023年公開考錄一級主任科員及以下和其他相當職級層次公務員有關事宜公告如下: 一、考錄人數、程序、范圍和條件 (一)考錄人數。2023年全省公開考錄一級主任科員及以下和其他相當職級層次公務員共1231名。…
數字基礎設施助力傳統產業發展:“雲端放牧”牛牛牛…… 初春的青海,室外北風呼嘯,搖得樹枝咯吱作響。但在屋內,孫海雲坐在熱炕頭上,盯著手機打開聯通智家平台,實時查看600多米之外養殖場牦牛的進食情況。…
2023年青海預期實現城鎮新增就業6萬人以上 人民網西寧1月31日電 (陳明菊)“從‘十四五’的整體目標、去年目標完成情況看,既體現了實事求是、積極穩妥的底線思維,又體現了‘跳起來摘桃子’的進取精神,並為應對不確定性預留了空間。”1月31日,青海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黨組書記、廳長胡斌在青海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會議上表示。…
黃南州尖扎縣各中小學2023年春季學期線下開學安全平穩有序 安全有序推進線下復課是學生、家長和社會各界的殷切期盼。 自1月29日起,黃南州尖扎縣組織各中小學2023年春季學期線下安全平穩有序開學復課,讓學生迎來期盼已久的校園課堂生活,全縣各中小學9929名學生錯峰錯時有序報到,報到率達100%。…
青海人社2022“成績單”:城鎮新增就業6.2萬人 人民網西寧1月31日電 (陳明菊)1月31日,本網從青海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會議上獲悉,2022年,青海累計為企業減負20.38億元,失業保險參保計劃完成比例等指標走在全國前列﹔全省城鎮新增就業6.2萬人,農牧區勞動力轉移就業108萬人次﹔實現全省8項行政審批和182項公共服務事項100%“一網通辦”。 助企紓困、打造特色勞務品牌、建強人才隊伍、惠民社保……會上,青海省各市州人社局、部分廳屬單位亮出2022年“成績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