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寧市城西區率先創建20個寧靜小區 2月2日,記者從西寧市城西區獲悉,城西區積極開展寧靜小區創建工作,完善創新機制,成立組建了監督檢查小組,目前已有20個小區安裝上了噪音測試設備,成為了寧靜小區。 目前,20個寧靜小區均安裝了噪音檢測設備,設備顯示屏上實時反饋噪音分貝、PM_2.5和PM_10的指數。…
今年青海省低免收費公共體育場館將增至76個 2月1日,記者從青海省體育局了解到,今年全省免費或低收費開放的公共體育場館將增至76個,補助資金將達到5660余萬元。 公共體育場館免費或低收費開放政策是構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的重要舉措之一,政策實施以來,不僅推動了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擴大了全民健身場地設置增量,而且帶動了更廣泛人群健身的熱情和積極性。…
德令哈:搶工期抓進度 緊鑼密鼓開新局 贛鋒鋰業年產1000噸金屬鋰及副產氯氣綜合利用項目、中車海西州新能源裝備制造零碳產業園項目……連日來,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按照“產業興市、工業強市”建設目標和“1245”發展思路,提前按下項目建設快進鍵,不少企業呈現出“搶抓開局”的勢頭,吹響了今年加快項目建設、擴大有效投資的號角。 據了解,年產1000噸金屬鋰及副產氯氣綜合利用項目從去年9月開工以來,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快馬加鞭抓進度。…
助企“面對面” 紓困“零距離” “企業在生產經營中有哪些困難?”“新項目推進情況怎麼樣,有哪些阻力?”“政策兌現、招工用工情況如何,需要我們提供哪些幫助?”“這個建議很好,要持續跟進落實。”……2月1日9時,西寧市委常委、副市長,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南海晏帶領開發區管委會經發、應急、投資、人社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和東川工業園區管委會領導班子走進青海中利光纖技術有限公司,訪企問需。…
記錄偉大時代 描繪奮斗畫卷 圖①至圖⑧依次為本報重慶分社記者王欣悅(右),上海分社記者巨雲鵬(右),西藏分社記者徐馭堯,經濟社會部記者李心萍(右),海南分社記者趙鵬(左二)、孫海天(右二),雲南分社記者李茂穎(右),安徽分社記者田先進(右),人民網記者顧斐菲(右)在“新春走基層”活動中深入採訪。 連日來,人民日報社派出多路記者,參加2023年“新春走基層”採訪活動。…
讓民族團結進步之花在青海高原永遠綻放 在青海不謀民族工作,不足以謀全局。青海省兩會堅持把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作為各民族最高利益,堅持把促進民族團結進步作為做好青海工作的重大任務,要求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凝聚起在新征程上共同團結奮斗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