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樹:草原綜合植被蓋度實現“三連增” 玉樹藏族自治州林草系統以國家公園示范省建設為引領,以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為核心,以“林草長制”為抓手,靶向施策,多措並舉,全面加強草原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全州草原保護修復成效顯著,草原綜合植被蓋度從2019年的61.57%增長到2022年的62.31%,實現“三連增”,年均增長0.25%。 近年來,玉樹州結合國家草地生態建設工程項目,實施了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重點區域生態修復等重大生態建設工程項目,並採取退牧還草、退化草地治理、草原鼠虫害防控、黑土灘治理等綜合措施,持續加強草原生態保護和修復,累計治理黑土灘10.58萬公頃,鼠害防控262.6萬公頃,虫害防控36.68萬公頃,全州草地生態環境呈良好發展趨勢,有效提升了草原生物多樣性。…
陳剛:打造生態文明高地需要保持戰略定力,久久為功 原標題:青海省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召開 陳剛主持並講話 吳曉軍講話 3月28日,青海省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在西寧召開。會議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全國兩會精神,全面總結黨的十九大以來以及2022年全省生態文明建設總體情況特別是打造生態文明高地進展情況,分析任務形勢,研究相關實施方案,安排部署2023年重點工作。…
青海重拳出擊打擊野生動植物非法交易黑手 3月27日,記者從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了解到,按照國家林草局、農業農村部等十一部委的統一安排部署,近日,由青海省林草局牽頭,聯合省農業農村廳、省委政法委、省委網信辦、省公安廳、西寧海關、省交通運輸廳、省市場監管局、民航青海監管局、省郵政管理局、中國鐵路青藏集團有限公司開展為期3個月的代號為“2023清風行動”,打擊破壞野生動植物違法犯罪活動。 各部門聯合行動進一步明確了職責和分工,強化了部門間的協作,努力形成執法合力。…
“中華水塔”水源涵養能力在增強 青海省是黃河、長江及瀾滄江的發源地,素有“中華水塔”“江河源頭”之稱。在第36屆“中國水周”之際,記者走訪青海省水文水資源測報中心了解到,作為“中華水塔”,青海省多年平均出境水量呈現遞增趨勢,同時,水源涵養能力在增強。…
青海計劃完成國土綠化26.67萬公頃、防沙治沙8萬公頃 原標題:今年青海計劃完成一大批林草重大開復工項目 計劃完成國土綠化26.67萬公頃、防沙治沙8萬公頃 2023年,全省林草系統將計劃組織實施營造林、退化草地治理、濕地保護修復、防沙治沙等生態治理項目和森林草原防火、有害生物防治、林草科技推廣等一大批林草重大開復工項目,截至目前,已落實項目投資43.5億元,計劃完成國土綠化26.67萬公頃、防沙治沙8萬公頃,開展4個省級“森林城鎮”和6個省級“森林鄉村”創建工作。 2022年,青海省林草系統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統治理,加快實施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祁連山生態保護和修復項目,三江源生態保護和修復,海南州國土綠化試點示范等林草重大工程,完成國土綠化35.03萬公頃,其中,完成營造林17.8萬公頃,完成草原生態修復17.23萬公頃。…
西寧出台方案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 人民網西寧3月24日電 近日,西寧市委、市政府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實施方案》立足西寧實際,從頂層設計到底層實施,通過一系列舉措努力融入打造生態文明高地全過程,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實施方案》明確,到2025年,完成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大通北川河源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野生動植物調查,積極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評估,構建生物多樣性監測網絡和相對穩定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空間格局,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達到全市國土面積的20%以上,森林覆蓋率提高到38%,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60%以上,濕地保護率不小於80%,探索開展國家重點野生動植物物種調查監測工作,陸地生態系統類型有效保護率達到國家要求,湟水河、北川河等流域水生生物保護得到明顯改善,生物遺傳資源收集保藏量穩步增加,初步形成生物多樣性可持續利用機制。…
青海省林(草)長草原生態保護修復和管理責任清單出爐 近日,記者從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了解到,為進一步加強青海省草原保護發展,明確各級林(草)長的草原監督管理職責,壓實責任,加快退化草地治理,結合《青海省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強青海省草原保護修復的若干措施》《青海省全面推行林(草)長制實施方案》,圍繞新時期草原保護修復工作要求,由省林草局研究制定的《青海省林(草)長草原生態保護修復和管理責任清單》正式出爐。 結合草原工作實際,青海省林草局梳理形成責任清單21條,包括草原資源管理、草原保護、草原修復、草原行政執法、草原征佔用管理、草原資源監督管理、草原監測評價、草原碳匯、草原自然公園建設、草原野生植物採集、草種基地建設、有害生物防控、依法辦理使用草原相關手續、開展草原變化圖斑核查等方面內容。…
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與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簽署科研合作框架協議 日前,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與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簽署科研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推進青海湖流域珍稀瀕危物種保護與恢復,不斷提升青海湖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 根據協議,雙方將本著“優勢互補、共贏發展”原則,依托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在學術、科研、人才等方面的專業優勢,結合青海湖流域豐富的鳥類、魚類、野生動物等生物多樣性資源優勢,建立科研攻關合作機制。…
人民日報看青海:青海湖出現解凍跡象 原標題:青海湖出現解凍跡象 氣象條件或將加速湖體解凍 本報西寧3月20日電 (記者姜峰)記者從青海省氣象局獲悉:經3月17日高分衛星監測數據顯示,青海湖開始出現解凍跡象,布哈河入湖口、鐵布卡灣等地區出現小范圍解凍和冰裂。 根據青海湖周邊直線距離15公裡以內的剛察國家氣象站和倒淌河、石乃亥、黑馬河、湖東、鳥島、金灘、甘子河、泉吉等8個區域站的觀測資料,3月15日起,青海湖周邊站點平均氣溫與最高氣溫回升較快,氣溫快速升高導致湖冰出現較早解凍跡象。…